[新聞] 7-11刷卡機收天價銀行卻步 國泰世華:

作者: pkuguy (愛看電影、韓劇的小態)   2018-03-10 11:11:02
【新聞】7-11刷卡機收天價銀行卻步 國泰世華:分店多
來源:TVBS 記者 畢倩涵 / 攝影 林亞男 報導
新聞內容,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0OFtvupsv8
文字摘要:
統一超商攜手國泰世華推刷卡服務,現在想開放其他銀行加入卻卡關,因為光是銀行負擔
機台費用跟後端維護費一年需付840萬給國泰世華,不少行庫已經表態不會加入,國泰世
華解釋是因為統一超商有5200間門市,約1萬2千個刷卡機,才會拉高整體金額。
目前只有發卡量大的幾家銀行,像是中信、玉山、台新正在評估是否要加入刷卡行列,不
少大型行庫已經表態不會進駐,原因是銀行每個月要負擔機台跟建置費用。國泰世華澄清
是刷卡機的設備、系統連結以及後台維護費用,並非外界傳的上架費、過路費,一台刷卡
機每月向銀行收費60元,但由於統一超商全台刷卡機約有1萬2千台才促使整體金額較高。
事實上,去年底統一跟國泰世華合作推出信用卡刷卡,原先簽一年獨家,現在打算提前讓
其他銀行加入,但各家超商比一比,統一能刷國泰世華卡,全家與四家銀行配合,萊爾富
跟OK超商則是開放所有銀行卡都能刷;從超商全台店數來看,分店數最高的是統一有5200
間,其次全家3100多間,第三名則是萊爾富1300間,國泰世華也強調總金額高跟分店數多
脫不了關係。
國泰世華表示每個月銀行花費約70萬,等於一年就要負擔840萬,若是愈多銀行加入成本
就愈低,因為各家一起分攤系統與設備的費用。但超商表示國泰世華是發卡量最大的銀行
,不至於影響民眾權益,也延伸出另一波刷卡銀行戰。
https://news.tvbs.com.tw/life/880490
心得:我覺得國泰世華也是有成本,一開始投入的成本,當然會想要回收。
其實全聯也是一樣,中信銀搶先占得先機,在全聯裝刷卡機,一開始也是只能
刷中信卡,其它銀行想要在用中信刷卡機也是要付過路費,到最後也只有台新銀行
願意付。國泰在小七這招說穿了和中信在全聯使出的招術一樣。加上兩家銀行
都爭信用卡龍頭的寶座,以後戰況會愈來愈激烈。
作者: MJdavid (我剛出社會)   2018-03-10 11:22:00
840萬/5200=大約一年一家店1615元
作者: kashima228 (承)   2018-03-10 11:32:00
說真的 大概是藉口 不然這些錢對銀行來說真的還好
作者: garrson (asdf)   2018-03-10 12:19:00
城鄉門市刷卡量天差地遠,5200家門市數量寫好看嚇人的
作者: b95090075 (小梁)   2018-03-10 12:19:00
這一點錢對銀行就像零錢一樣,主要是不想其他人加入吧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8-03-10 12:27:00
台灣銀行業的殺價慣用手段,用報紙帶風向嫌太貴到時候還是一狗票銀行捧鈔票搶著進駐7-11啦
作者: maydaychi (^^b)   2018-03-10 12:50:00
沒必要 悠遊卡綁信用卡儲值的早就多久了 一樣意思
作者: tenghui (私たちは春の中で)   2018-03-10 13:08:00
TWD 840萬對前10大行庫幾乎都是零用金吧
作者: ROTFL (LMAO)   2018-03-10 13:09:00
每次排隊結帳都遇到掏錢包超久的,沒遇過刷卡的可能要一段時間刷卡量上來才會想加入
作者: bryanwang (Bryan Wang)   2018-03-10 13:15:00
每次到超商結帳,連電子票證、手機支付都很少,信用卡根本沒看過結帳。
作者: tananadishow (賴皮)   2018-03-10 13:15:00
悠遊卡 一卡通 icash的聯名卡 還有街口都能刷進7-11不一定要直接刷卡
作者: kasamewon (洨狗望)   2018-03-10 13:50:00
不對哦 不能以全行看 要以部門看 840萬對小行信用卡部門不是一筆小數目 對於要求部門盈虧那就需要精打細算有些銀行信用卡部門一年行銷預算不到一億 840萬將近佔了一成 當然會有影響
作者: horusli (horusli)   2018-03-10 13:52:00
這篇新聞跟銀行服務的關係?
作者: aiyowaya (我叫 小 王 子)   2018-03-10 14:55:00
就說銀行業間去公平會告壟斷啊 但為什麼不告因為多少也有這樣在搞競爭對手啊全聯 中信卡機 全家 台新卡機 統一超 國泰卡機
作者: prussian (prussian)   2018-03-10 15:14:00
自己規模不夠玩不起 還要放消息出來酸一下是什麼心態
作者: kutkin ( )   2018-03-10 15:19:00
心態問題而已,其實越多人用越好。越多客人用 超商才會重視刷卡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8-03-10 15:23:00
本來就不想讓太多競爭者進入,國泰又不是盤子
作者: kutkin ( )   2018-03-10 15:23:00
對民眾跟其他銀行來說 信用卡刷超商真的沒有很必要呀
作者: kutkin ( )   2018-03-10 15:24:00
不是吧 國泰是希望其他人也來用擴大市場 又想要當二房東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8-03-10 15:24:00
對別家銀行而言,利用媒體放風聲嚇跑競爭者是種策略合作對象集中幾個就夠了,越多人分食大餅就沒意義
作者: kcl0801 (kcl)   2018-03-10 15:42:00
在7-11刷過 沒有特別快 電子票證也要好久
作者: iamkher (YouandMe)   2018-03-10 15:47:00
反正代收不能刷 去全家就好 讓國泰洗洗睡吧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8-03-10 15:49:00
全家的系統也是國泰的阿能玩得起就只有中信、玉山、台新全家收單銀行是台新FamiPay只能綁國泰的卡
作者: prussian (prussian)   2018-03-10 16:00:00
不過國泰這種搞法也滿妙,以為自己是公股招標?統一定價的話應該是找玩得起的人來就好,不用廣發英雄帖
作者: kutkin ( )   2018-03-10 16:01:00
反正超商受不了就走全聯模式了
作者: prussian (prussian)   2018-03-10 16:02:00
如果只找了前幾大還有人這樣放話就有趣了之前台新開放好像也沒人這麼大嘴巴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8-03-10 16:05:00
7-11規模比全家大,當然比較有話題性
作者: jk800i (dazzliao)   2018-03-10 16:21:00
除了要給國泰錢 應該還要配合7-11出行銷費吧 跟當初全家一樣
作者: bryanwang (Bryan Wang)   2018-03-10 16:37:00
以前刷卡挑卡,現在刷卡挑機,把好市多那一套拿來用,並不會逼每個人辦國泰卡。
作者: jimyan36 (Andrew)   2018-03-10 16:56:00
不核我卡是怎麼了
作者: Austronesian (南洋群島)   2018-03-10 17:09:00
帶風向
作者: yukiss (被縫108針的小球~~~)   2018-03-10 18:28:00
有差嗎?看過皮夾放了一堆悠遊聯名卡的人丶去超商還是掏現金出來付帳XD
作者: louis0123 (阿路)   2018-03-10 19:06:00
不管一年840萬對銀行是不是小數目 但一家銀行能否從超商刷卡賺回840萬才是問題所在 現在超商支付管道多元而刷卡又沒特別優惠 所以回收難 能想得到會在超商刷卡的族群是外國人 但偏偏又限制銀行 拿外國卡的人也沒得刷 國泰打的算盤讓人看不懂
作者: kutkin ( )   2018-03-10 19:15:00
陸客:用微信行嗎
作者: kasamewon (洨狗望)   2018-03-10 21:44:00
樓上的又不太對當談一個通路不見得是要從該通路賺回 如果這個通路可以讓使用者多且頻率高 卡片在身上的機會也就高 國泰無法從好事多本身的手續費收入拿回投入的經費但如果其他利益更大就有投入誘因 所以評估的因素很多另外獨占通路也要看究竟目的為何 如果是要鞏固國泰信用卡的品牌形象 那加強獨占通路就是可以理解的手段說老實話 國泰正在走中信的路國泰目前在信用卡的行銷策略真的跟中信過去發展模式非常相似 從聯名卡海到收單通路拓展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8-03-10 23:27:00
去便利商店消費的目的本來就不是想省錢,當然回饋可以騙到一些不會精打細算的消費者過度消費為什麼便利商店要花錢搞一堆機台和包山包海的服務,因為消費者特性就是要想一站購足,而不是花更多時間節省金錢發卡目的是為了顧客維繫,增加客戶黏著度,例如用買儲蓄險刷他們銀行卡片有折扣當誘因,所以發卡是為了拓展其他商品業務
作者: mlda888 ((╭ ̄3 ̄)╭♡ )   2018-03-11 00:42:00
說個笑話:不到千萬的金額對各大銀行是天價ㄏㄏ
作者: kasamewon (洨狗望)   2018-03-11 01:09:00
都解釋過了要從信用卡部門來看 還在那邊說笑話 更何況價格是相對的
作者: mainsa (科科)   2018-03-11 16:52:00
不是付不付得起的問題 而是有沒有必要 賺不賺得回來的問題投840萬 可以賺回1000萬 那有投的價值 如果評估後覺得不能回本 再便宜也不會出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