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贇說| 總決賽小評:一切的基礎是實力

作者: lio293123 (HAHA)   2021-02-04 14:25:58
決賽我主要關注的是男雙,比賽結果和過程,都能感受出阿山/亨德拉的一種無奈,甚至
有一些“洩氣”。首先是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然後導致信心上的動搖,最後變過去“一
定要贏”成為現在的“盡力就好”。其實可以看到,首局開始阿山/亨德拉是大比分落後
,但是憑藉自己細膩的技術和多變的控制,是能夠把年輕的李洋/王齊麟控制住的,甚至
是可以稍稍佔優的。
但是打到決勝負的時刻,看的就是誰的自信心強,李洋/王齊麟的技術細膩和全面程度還
有提升空間,但是帶著上兩站奪冠的氣勢,越到關鍵時刻,他們打得越自信,下手越堅決
。反觀阿山/亨德拉,不否認他們曾經的輝煌,但是現階段確實看出來隨著能力的下降,
自信心有些不足,關鍵分的把握能力隨之下降。
簡單來說,阿山/亨德拉現在的王者之氣下來了,尤其是在泰國這三站比賽,整體成績要
放在其他組合身上已經不錯了,但是就是達不到頂點,其實這種情況對於阿山/亨德拉這
種級別的選手造成的傷害會更大。如果早早出局,很容易找到問題和改進的點;如果一直
奪冠,很容易總結成功的經驗;可就是這種“半高不低”的位置,確實尷尬,也確實無奈

隨著世界羽聯的比賽逐漸恢復,越來越多的男雙頂尖組合會回到賽場,阿山/亨德拉麵臨
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如果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無奈失利,那麼他們的自信很可能繼續
走低。尤其是亨德拉,本身他的性格就不是很張揚,他的強是建立在能力基礎上的合理,
而不是“情緒帶動狀態”,所以一旦能力下滑,他很難通過情緒上的提升來提升狀態。
在總決賽奪冠后,李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這只是一個開始。我覺得這就是年輕隊員和老
將心態區別的明顯表現。年輕隊員輸得起,而且容易獲得自信心;而老將總會不自覺地有
以往成績的包袱,多多少少會有“輸不起”的心理壓力。直觀地說,同樣是贏球,年輕隊
員會很亢奮,老將會覺得也就那樣;同樣是輸球,年輕隊員睡一覺就過去了,老將則會想
好幾天。這樣一種心理狀態,如果長時間積累,會慢慢導致新老隊員之間自信心的差距。
總決賽和之前兩站一樣,也出現了不少一邊倒的比賽或者單局,哪怕是打到決賽了,最終
男單奪冠的安東森在第二局也只得到5分。從整個比賽過程來看,我更願意相信這些一邊
倒的局面是運動員處於整體戰略的考慮有意為之,在競技體育當中這事也不少見,足球比
賽小組賽最後一輪,出線無憂的球隊派上替補陣容來鍛煉新人、磨練隊伍的情況很常見。
相比來說羽毛球沒有替補可以換,所以只能有一些戰略放棄。從競技體育角度來說,這樣
的做法完全可以理解,只不過從項目推廣、吸引觀眾的角度來說,很多球迷會覺得這些做
法會傷害到項目。
從理想的角度來說,運動員最完美的情況就是漂亮地贏得勝利,但是魚和熊掌往往不可兼
得,想要打得漂亮,可能就要消耗太多的精力,導致最終無法勝利;想要勝利,有時候就
要有所捨棄,犧牲掉一部分精彩。既要實現奪得冠軍的目標,又要保證比賽過程的精彩,
這個平衡點確實很難找,這一點,也希望球迷朋友們能夠有多一些理解。
當然,也有很多優秀的運動員可以二者兼顧,但這一切的前提是絕對實力作為保障。實力
越強,越不需要戰略放棄,我的實力明明可以允許我拿下比賽,為什麼我要戰略放棄?大
家想想,到目前為止,有聽過馬琳戰略放棄的消息嗎?反正我是沒有,她就是比較典型的
有實力,同時也對自己實力有絕對自信的運動員,所以她的戰略就是全力以赴,而不會有
戰略放棄。
所以,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那就只能讓馬兒修煉,把自身實力提升,煉成“神
馬”,才可二者兼備,否則,那老老實實的選擇其中一項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