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觀察|讓發燒友多少球才能贏林丹?

作者: littlelike (o(.〝.)o)   2017-09-03 20:09:43
http://sports.sina.com.cn/others/badmin/2017-09-02/doc-ifykpysa2719416.shtml
新華社天津9月1日電題:讓多少球才能贏林丹?——業餘高手與專業球員差距有多大
  新華社記者周凱、姬燁、王沁鷗
  一邊是業餘高手薈萃,一邊是林丹、諶龍、趙芸蕾、傅海峰等大腕雲集,第十三屆全
運會羽毛球決賽與羽毛球群眾比賽正在同時進行。俗話說高手在民間,如果民間高手遭遇
“超級丹”,有贏的可能嗎?
  “跟林丹打,至少讓15球”
  經過層層選拔,來個全國各地的201名業餘羽毛球高手將在第十三屆全運會群眾比賽
羽毛球比賽中一較高下。跟職業比賽一樣,本次群眾比賽共設有男女單打、雙打以及混雙
5個單項,並根據年齡段分為A(34歲以下)、B(35歲至49歲)、C(50歲至64歲)三個組
別。
  能跟林丹、諶龍、趙芸蕾等奧運冠軍打一場球,是無數羽毛球愛好者的願望。想像一
下,群眾比賽男單冠軍挑戰林丹,畫面是不是很美?
  不過在羽壇,“高手在民間”似乎很難成立。當記者將“讓你多少球才能贏林丹”這
個問題拋給群眾比賽的選手時,不少選手表示,“除了讓球,還得加上運氣”。
  今年20歲的陳童是羽毛球群眾比賽A組浙江隊男雙選手,他小時候在溫州的體校學習
過一段時間羽毛球,目前是南京財經大學羽毛球隊的主力,平均一周訓練4到5次。
  “如果跟林丹打至少讓15個球吧,剩下6個還要努力拼,不是很有信心能贏。”陳童
笑著說。
  李寒彬是陳童的搭檔,今年也是20歲,他從8歲開始在杭州市體校學羽毛球,後來自
己跟教練學,曾獲得全國俱樂部杯團體第三名。
  問及如果跟林丹打,李寒彬直言:“差不多也要讓15個球,如果加上點運氣,可能會
贏。”
  在群眾比賽選手中,還真有人跟林丹較量過,並“贏過”林丹。河北隊男雙選手崔建
洋曾獲得2011年東風雪鐵龍杯全國羽毛球男單總冠軍,並與當時作為該賽事形象大使的林
丹打過一場,以11:10小勝。
  “林丹當時肯定沒盡力,我印象很深,林丹是穿著長褲跟我打的。能跟林丹打一場球
不容易,我反正是使勁了。”崔建洋對記者說,“如果再跟林丹打一場,最少要讓12到13
個球。”
  女雙、混雙雙料奧運冠軍趙芸蕾告訴記者,她曾和業餘選手交流過,“如果我的同伴
屬於專業選手,業餘對手就算水準再高,一局也就拿5、6分”。
  裡約奧運會男單冠軍諶龍表示,自己幾乎沒有跟業餘選手打過球,“我不知道他們是
什麼水準,如果能夠和群眾比賽的選手交流下,我很樂意,我想他們也會很高興。”
  全運會賽後當記者問林丹“跟業餘高手打讓幾個球”時,超級丹幽默地說:“讓幾分
?我可打不過他們。我很多朋友都參加了這次全運會羽毛球的業餘組,希望他們比出好成
績。”
  民間高手哪兒“不高”?
  第12屆羽毛球世錦賽女單冠軍龔睿娜擔任本屆全運會羽毛球群眾比賽湖南隊總教練,
她對記者說:“群眾比賽A組的很多球員跟專業隊差不多,他們很多堅持學球,與專業選
手相比,他們比賽經驗相對不足、技術還有點差距。B組和C組的水準差距就大了。”
  龔睿娜認為,一個是出於愛好,一個是作為職業,羽毛球業餘選手和專業選手很難相
提並論,“羽毛球這項運動需要時間去磨練,兩者首先訓練時間就相差很大,前者抽空訓
練,後者每天都在訓練。”
  今年54歲的群眾選手郭曉宏來自北京隊,他從15歲開始打羽毛球,由於沒有接受過系
統訓練,為了學技術動作他幾乎翻遍了北京圖書館裡所有關於羽毛球的書。
  在羽毛球的世界裡,薑未必就是老的辣。郭曉宏說:“業餘選手主要是從打羽毛球中
尋找樂趣,專業選手重競技,差距幾乎是全方位的。”
  郭曉宏認為首先是身體素質的差距,專業選手都進行了專門的身體訓練,練過步伐和
力量,業餘選手幾乎沒有。崔建洋也介紹:“為了這次全運會群眾比賽,省裡安排我們到
專業隊集訓一周,一看專業隊的訓練強度,差距太遠了。”
  其次是訓練的科學性。今年41歲的瀋陽市民鄧剛曾獲得多項羽毛球業餘賽事冠軍,這
位“達人”跟省隊甚至國家隊隊員交過手,坦言“被虐得找不到北,感覺自己還是不會打
球”。
  鄧剛說:“羽毛球上手容易打好難。業餘愛好者往往不注重基本功練習、賽前準備賽
後放鬆,多是野路子,這是後期羽毛球水準提升的瓶頸。”
  趙芸蕾告訴記者,羽毛球愛好者常說自己球齡十年、二十年了,老想著今天打5局明
天打10局,太注重場上的一些東西,而不太在乎活動、整理、牽拉,不太注重對身體的保
護和力量、步伐的訓練。
  發燒友如何成高手?
作為一項門檻低、簡單便捷、健身效果好的運動,羽毛球備受國人青睞。羽毛球發燒友如
何提高水準?羽毛球民間高手想要挑戰專業運動員,要補齊哪些短板?
  林丹對此表示,光自己練還不行,“首先我覺得要找一個比較好的教練。業餘打到高
水準,肯定希望再往上走一點。光靠自己刻苦練可能還不夠,還是要有一個好的教練”。
  參加完本屆全運會,趙芸蕾將正式退役,未來將從事羽毛球推廣和培訓。她說:“提
高羽毛球水準要有訓練、有體能、有康復,整體水準才能提升,不只是簡單地上場打球。

  “在比賽訓練之餘,我都會保持體能訓練,練練力量、跑跑步。業餘愛好者應該多練
力量保護好身體,在場上別光想著打球,否則很容易受傷。”剛剛在格拉斯哥世錦賽獲得
女雙冠軍的陳清晨提醒說。
  此外,趙芸蕾等名將還建議相關部門可以鼓勵職業運動員參與羽毛球推廣和教學,讓
更多的明星球員和冠軍球員與羽毛球愛好者交流互動。(完)
點評:我的話可能要讓20分,看有沒有機會靠敲框拿一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