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寶寶] 父母外派越南,一歲半寶寶的教養問題

作者: youareright (YYC)   2022-01-29 05:04:08
原文太長恕刪。
【關於幼兒記憶的親身經驗】
我人生最早的記憶是兩歲左右
不是什麼好的記憶,
是害怕以及恐懼,
即使到現在我都能記得那天的場景。
當時我跟母親描述她是不相信的,
然而那場景、氛圍甚至是我內心的對話都烙印在我身上,
所以,幼稚園以前沒有記憶不是沒有,
而是沒有發生會刻在靈魂上的事情,
至少我五歲以前的記憶很多都是悲傷跟害怕的。
【親疏關係】
母親因為工作因素將我交給阿姨及外婆照顧,
幼時的我不懂為什麼全家人都叫阿姨「媽媽」,
我卻得叫「阿姨」,於是我決定自己改口叫媽媽,
這其實就是我已經將阿姨視為母親的轉捩。
那時的我可能只有四歲,但我清楚知道母親會不開心,
於是在母親面前我會不稱呼阿姨為媽媽,
你以為孩子不懂?其實孩子都懂。
你以為孩子不能體諒,其實孩子可以。
但是,他永遠不會跟你親近,這是鐵的事實。
母親作為領隊能陪我的時間比原Po多,
但即使後來(六歲)回到家裡,
我卻覺得很拘束,直到現在(33歲)我仍沒有家的歸屬感。
我母親也一直抱怨、酸我為什麼跟她不親?
她懂,但她需要發洩這種無奈,
但身為孩子的我更無奈,我無法跟她說:
你有選擇,但妳把我留下,
而我沒有選擇被迫留下,
如今造成的疏遠卻要我來承擔罪責?
我能很輕鬆的牽起阿姨的手,
能很容易的抱著她撒嬌,
但看著我母親我常有一種阿姨的感覺,
我很努力跟她靠近、很努力建立肢體接觸、
很努力像我弟般地親近我母親,
但我想此生我辦不到,
因為我不像我弟從小被帶在身邊。
即使我已經為人母了,
我也無法跟我母親更親近,
即使理解她需要賺錢的壓力,
但當做了這樣的選擇就要有承擔疏遠的後果,
那不是花兩倍的時間陪伴就能彌補,
是一輩子就這樣了。
我父親過世時我僅能給我母親擁抱,
但那也讓我彆扭,
我母親罹癌時我為她護理、洗澡都可以,
但我無法像我弟很自然躺在我母親身側。
舉了這麽多親身經歷,
希望能對那些抱持著
「反正還小,等他有記憶在彌補就好」的父母有點幫助。
你問我會怎麼做?
我在知道懷孕後就跟老闆討論過了,
我會以孩子為優先,
產假到育嬰假都會請好請滿,
既然是我要生的,
我就對他沒有行為能力的時期有全權照顧的義務,
長輩再樂意我也當他們要玩孫,不是顧孫。
其實總歸一句「自己生的自己負責」
哪來那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