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育兒津貼/托育補助/扣除額排富門檻解析

作者: q82465 (小咪媽咪)   2021-05-06 13:51:44
https://i.imgur.com/3woh3Dd.jpg
報稅季又到了,之前整理了:
【0-6歲生育補助津貼懶人包】
【排富政策對育兒就學的影響】
文章後,許多人對於所得稅率達到20%就不能領取托育補助與育兒津貼(排富政策)不太明
白,到底大約怎樣的家庭年收入會不能領到這些補助呢?
按照以下公式來簡單估計看看,你家是否有機會免繳稅、不會被排富吧!
圖文好讀版: https://q82465.pixnet.net/blog/post/224263077
■ 雙薪家庭
若夫妻所得低於【121萬 + 免稅額(夫/妻/撫養小孩/撫養未滿70歲長輩每人8.8萬;撫養
超過70歲長輩每人13.2萬)+ 一般扣除額(標準24萬,也可採列舉)+ 特別扣除額(薪資扣除
額40萬,學前扣除額: 未滿5歲每人12萬...)】可確保不會被排富。
化簡如下: 所得低於【202.6萬+未滿5歲小孩數x20.8萬+5歲以上小孩數x8.8萬+未滿70歲
老人數x8.8萬+超過70歲老人數x13.2萬】不會被排富。
■ 單薪家庭
與雙薪家庭差別在薪資扣除額只有一半,因此所得低於【182.6萬+未滿5歲小孩數x20.8萬
+5歲以上小孩數x8.8萬+未滿70歲老人數x8.8萬+超過70歲老人數x13.2萬】不會被排富。
PS. 超過的話還要看其他列舉或特殊扣除額是否能抵銷所得,才知道會不會被排富。
PS2:如果前年申報稅率達到20%但去年沒有卻被排富,或去年家庭所得稅核定稅率未達
20%,僅因單方收入超過20%而被排富,以上情形可以去國稅局申請「當年綜合所得稅核定
通知書」重新申覆後就通過了。(來源)
■ 所得稅率級距計算詳情
綜合所得稅率是按照所得淨額的多寡來分類的,年收入 - 免稅額 - 扣除額 - 特別扣除
額後才是所得淨額。
綜合所得淨額 (元) 稅率
0~540000 5%
540001~1210000 12%
1210001~2420000 20%
2420001~4530000 30%
>4530000 40%
年收入: 包含了薪資、利息、租金、獎金、交易等十項所得總和
免稅額: 每個人88000(<70歲) 或 132000(>70歲)
扣除額: 標準家庭是24萬(單身計算則12萬),列舉有可能更高
列舉扣除額: 檢附單據、列舉出各個項目來扣除。 包括: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房貸
利息、房租支出、捐贈、政治獻金等10項。 若納稅人可申報的列舉扣除額超過每人標準
扣除額的12萬元,選擇列舉扣除額就會比較划算。
特別扣除額:
主要是薪資扣除額(夫妻各最高扣20萬,但若年收入10萬則只能扣10萬)
每名未滿5歲的幼兒有學前扣除額12萬,長期照顧扣除額每位12萬(但此兩項若扣除後還達
到20%稅率或收入達670萬則會取消扣除額...)
另外還包含了教育學費-撫養大專學生每人2.5萬/身心障礙/儲蓄投資等特別扣除額。
■ 數學練習題
到底大約多少收入會達到20%所得稅率? 來做幾道數學練習題就會比較熟悉了。
(以下是以最簡單的標準扣除額值來算,實際上因為可能還有別的收入或特殊的扣除額,
例如房貸或身心障礙扣除額等等而多少會有差異。)
EX1. 雙薪家庭 1名未滿5歲小孩
夫妻年收 - 免稅額8.8萬x3 - 標準扣除額12萬x2 - 薪資扣除額40萬 - 幼兒學前扣除
額12萬 > 121萬
→ 家庭年收入 > 223.4萬元 可能被排富
用公式算更快,【202.6萬+1x20.8萬】= 223.4萬
EX2. 雙薪家庭 2名未滿5歲小孩 + 2名未滿70歲長輩
夫妻年收 - 免稅額8.8萬x6 - 標準扣除額12萬x2 - 薪資扣除額20萬x2 - 幼兒學前扣除
額12萬x2 > 121萬
→ 家庭年收入 > 261.8萬元 可能被排富
用公式算更快,【202.6萬+2x20.8萬+2x8.8萬】= 261.8萬
■ 如何降低級距
如果剛好在20%邊緣又超過一點點的話可以想辦法"降級",畢竟被排富的家庭無法請領托
育補助與育兒津貼,也沒有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和長期照顧扣除額,兩相對比之下還差距
蠻大的。
假設0-2歲送托嬰中心,就領不到托育補助: 6000x12 = 7.2萬/年。
或是0-5歲的育兒津貼: 2500x12 = 3萬/年。(今年和明年8月起加碼後又差更多了~~)
幼兒學前扣除額的部分則約需多繳12萬*12% = 1.4萬/年。
假設生雙胞胎都送托嬰中心,超過20%就比低於20%差了(7.2+1.4)*2 = 17.2萬元/年,這
種情況下捐贈數萬元讓自己降低級距說不定還比較划算~XD
以下是幾種合法的做法提供大家參考:
1. 自提勞退6%來降低所得。
2. 跟兄弟姊妹商量將長輩放在自己名下撫養,再補貼他們一些。
3. 善用儲蓄投資、保險、捐款扣除額。
4. 精打細算看列舉支出是否能比標準扣除額划算。
5. 其他歡迎提出來討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