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寶寶] 我們與xxx的距離

作者: lulicat (嚕哩貓)   2020-10-05 22:17:45
好...我想了想,還是回在這裡。
先說媽寶點。
我自己因為同時兼具
躁鬱症病友(慢性精障)及媽媽的身份,
所以會有意識地關注情緒教養的部份,
特別是因為孩子有可能遺傳到我的基因。
也希望避免在教養過程傷到孩子,
於是購入幾本書作參考:
中野日出美《童年傷痕》、
陳志恆《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尹宇相《覺醒媽媽的心理課》等等。
然後我必須說,
我很討厭「情緒勒索」這個詞。
這個詞對人際關係一點幫助都沒有,
只會淪為關係間的指責和怨懟而已。
後來有位心理師創了「情緒寄生」一詞,
更適用於解釋關係中矛盾拉拔的現象,
直指問題的核心。
既然重點是要解決關係的衝突,
使用的詞彙至少要先斟酌過吧?
回到正題。
今天要來回這篇,
不是因為對原po不滿,
更不是因為她下的標題有什麼問題。
當然她那篇原文會讓我不太舒服,
但真正想讓我跳出來寫一篇的,
是x大的回文。
我原本就不覺得原標題有問題,
「精障」這兩個字是中性的詞彙,
然而看完內文後,我會感到受傷,
或多或少是因為我覺得有被污名化。
對我而言,所謂的污名化就是,
你看完文章後,
會加深對特定群體的恐懼與焦慮。
這出自於內文對精障者描寫的偏誤。
精障涵蓋的範圍很廣,
而我身為其中的一群,
看到這些陳述自然會覺得不舒服。
但我知道她是出於害怕,
不管怎樣,在這起事件中,
她是受害者,
我又怎能期待她可以有意識地
去維護一個讓她害怕的族群?
更何況,歧視與偏見充斥於整個社會,
你不是另一個群體的人,
有不理解、歧視跟偏見都很正常。
原po在陳述整起事件始末時,
要不讓被匡架的彼方感到不舒服,
實在太難了,
所以就算我覺得沮喪,也沒有怪她。
但是,讓我更不舒服的是,
隨後x大回文的那篇,
開頭就質疑「為什麼不能講精障」?
甚至還有人說
「會說精障是歧視的,自己也是滿滿歧視」。
我不知道這是哪裡冒出的論調,
本來就已經感覺很受傷了,
還要被指責在歧視?
也有人說我何必對號入座,
但歧視這種事,
是該特定群體才比較容易感受到,
就算你是該群體的家屬,
都不見得能與這個群體有共鳴。
我從來沒有說過
「不需要恐懼精障者,
他們也是人」這種話。
今天若是我帶著孩子走在路上,
看到一位明顯看得出有情緒障礙的人,
我當然會先把孩子盡速帶離,
不管接下來要怎麼做,
都得先安頓好孩子再說。
那篇原文中,
作者遇到的情況確實是令人害怕。
但在沒有更進一步的探索之下,
誰知道那名精障
會不會也是某種程度的受害者?
當你稚嫩的孩子,手上的玩具,
被一名兩歲幼童啪地一聲打落在地,
你會直接去教訓他?
還是會告知該名幼童的家長,
請他帶回家好好管教?
你會在心裡冒出「真是個不禮貌的孩子」,
還是會帶點理解地想著
「才兩歲嘛,就是比較不受控」?
今天我們的父母官,我們的政府,
有像是要好好處理這些議題的樣子嗎?
前陣子,
政府才在研擬拿掉重病卡的精障優惠,
還好有一群關心精障議題的民眾,
在公共政策平台連署附議。
各位能否想像,
某些病況跟經濟已經極差的精神病患,
差點還要面臨沒錢看病的窘境?
我自己有在持續治療,是因為我夠幸運,
家人提供給我足夠的心理及經濟支持。
但再怎樣我也幾乎是為了長期治療,
而斷送了整個2、30歲的學經歷。
一般人可以想像我們治療的情況,
到底是什麼樣子嗎?
我知道一般人無法想像,
所以我不怪人。
我在x大的回文裡,
無奈地說了
「也許我們本來就不該活著,
活得這麼痛苦幹嘛」,
不是要情緒勒索。
我能情緒勒索誰?誰那麼倒楣會被我勒索?
我只是發自內心,真心誠意地覺得,
這些討論實在讓我卑微到簡直不想活。
我有我自己的身份認同,
而我的身份認同就是,
以一個長年穩定治療的躁鬱症患者為傲。
而在這個身份底下,
我不希望看到「精障者」被污名化,
這份心情有很難理解嗎?
但我也沒怪原po,
它甚至無關政治正不正確--
我們現在絕大多數的輿論,
是同情精障,還是貶抑精障,
應該不難看出吧?
如果要政府願意為了人民多作些什麼,
那就是要看民眾對精障者的了解多深,
只要夠深,
就知道這真的有部份是體制上的問題,
只要夠深,
就知道沒人可以把這件事置身事外。
如果每個人都置身事外,
那就會像今天這樣,沒有任何改變。
大家都還是一樣會害怕
在外頭碰到失控的精障者,
包括我自己。
到今天,當我想起自己躁狂發作的模樣,
都還是很希望強制就醫這塊,
能有更細緻的討論與配套。
當時我之所以能住院,是出於自願,
不然在沒有傷人傷己的狀況下,
依照現行制度,
我是不能被強制住院的。
如今回想起來,
會覺得那時候的住院對我很有幫助,
密集調藥之下,終於走向穩定。
強制住院一事,
當然還會有很多關於人權的討論,
只是我總覺得應該會有
更有利於病人及家屬的作法,
比如類似預立醫療的方式之類的。
精神病房的環境與人道問題,
也是需要探討的一環。
弱勢的苦處就在於,
我們很難有心力為自己發聲,
甚至連為自己發聲的立足點都沒有。
我已經算不錯了,
最終還能為自己的身份認同講一點話,
就算沒人想聽也好,沒人聽懂也罷。
一個進步的社會,
是要在各個群體間有溝通對話的可能。
最怕就是群體間切斷了溝通,
只剩下了一言堂。
原po把文章刪除,
我覺得很遺憾,這不是我的本意,
我相信她真的只是想提醒大家而已,
就算我覺得受傷,那也就這樣吧。
這世界不是烏托邦,
但我還是希望人們能在勞碌的日子背後,
為你們的下一代創造一個更接近烏托邦的社會。
因為,真的...
燭光會溫暖並不因為它只隸屬於某一群人,
而是所有人都可以因它而溫暖,
若你把身邊的燭火都澆熄了,
夜路走起來只會更令人恐懼。
希望每個人都能為你身邊的人打一盞燭光。
若你願意花三分鐘了解國內精障的治療困境,
請看我在電影板的po文:
https://reurl.cc/ldyDdl
以上。
作者: BlueBoneFish (暱稱不說話)   2020-10-05 22:48:00
謝謝分享 電影板的PO文很發人省思
作者: duoduo554553 (陽光空氣微風水)   2020-10-06 08:59:00
推ekimlcl
作者: orangecookie (柳橙餅乾)   2020-10-06 09:34:00
我自己看了原po文章倒沒有過度連結精障者=隨機殺人,只覺得在提醒鎖門,倒是看maru一直在那邊說才加深印象,根本劃錯重點,她的聯想給我的感覺是因為害怕那個人的行為所以針對個體做的聯想,而你是看到關鍵字就自動連結到所有群體然後一直說,誰才是帶風向的人?然後想跟l大說謝謝妳的分享,妳很努力了,妳一定會是很棒的媽媽,文字很容易誤解傷人,所以如果難受的話就別再追這串了,抱歉佔用妳的文章推文回覆別人
作者: duoduo554553 (陽光空氣微風水)   2020-10-06 10:03:00
真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