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們都該知道的──媽媽的「專業自主權」

作者: emily770301 (Emily)   2020-03-30 12:47:33
幾個月前,我在個人臉書上發表一篇文章,從我自身的挑食經驗談起,再談到對於小孩可
能挑食的心態與做法。那時,有朋友留言回覆:一個簡單的「挑食」竟然可以被妳寫成一
篇落落長的文章。
這時,我才忽然明白,原來,我一直用「做研究」的態度在面對自己成為「媽媽」這個角
色;原來,「媽媽」也是一種專業!
成為媽媽的過程,已經不曉得請教過多少前輩、翻閱過多少書籍、查找過多少資料。從孕
前準備到孕程變化、從安胎須知到生產方式、從哺乳退奶到副食品,從睡眠訓練到活動規
劃、從生理照護到身心發展......食衣住行育樂,沒有一個敢遺漏。
在這樣的過程中,「媽媽」的專業度,就在一次次獲取新知與實踐調整後,變得越來越高
(也就是所謂的「經驗值」)。
但是,「媽媽」的專業,很少被正眼看待。更不用說,媽媽的「專業自主權」,也很少被
正視與尊重。
教師有所謂的「專業自主權」,指的是尊重教師的個人專業,不會擅自到他人的教室裡干
涉其教學方式。
我認為,媽媽也有「專業自主權」。
當然,這年頭,擅自到他人家裡干涉其育兒方式的人,已屬罕見,不過實際上,對他人育
兒方式指指點點,或是任意給予評價的人,仍所在多有。
隔行如隔山,這個道理人人懂,好比我是教師,無法和工程師朋友聊他的專業,只能傾聽
他的甘苦談。然而,為什麼似乎這世界上的任何人,都可以給「媽媽」什麼什麼建議,甚
至是批評呢?
或許,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有媽媽,或許,是因為許多人已成為媽媽,所以,大家都對「
媽媽」這個角色擁有各自的認識與想像,然後,往往不自覺地將個人的想法套在其他媽媽
身上,漠視每一個媽媽的「專業自主權」。
如果這種情形演變成一種常態,我很難理解,這個媽媽要如何相信自己本身有足夠的專業
,去面對她的孩子、她的丈夫,以及她自己呢?
雖然我對於育兒頗有想法,但在與朋友們聊媽媽經的時候,也會提醒自己多鼓勵、少評論
,在對方有意願的前提下給予適當建議,或是純粹聊聊各自的心情,其實對媽媽們就已經
足夠。
寫文章也是如此。我分享自己的經驗,你願意看,願意一起嘗試,那是我的榮幸,我們可
以有更多交流。但是,如果我與你的育兒方式截然不同,那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
可以互相尊重,如同我們不會擅自闖進彼此的家門。
「專業自主權」,以教師而言,是因為在師資培育的過程中,漸漸具備了「專業」,所以
才擁有「自主權」。
然而,以媽媽而言,因為沒有進修年限,或許,得反過來,先尊重她們的「自主權」,她
們才有機會可以越來越「專業」。
感謝我身旁的人,尊重我身為一個媽媽的「專業自主權」。
但願全天下媽媽們的專業都能被正眼看待,她們的自主權都能被正視與尊重。
─────
我們不只是老師
歡迎在終生學習的道路上與我們同行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147345386807744/?d=n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