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自律與負責」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作者: emily770301 (Emily)   2020-03-23 14:11:53
寫在文章前:因為我是國中教師,所以先以教學現場所見為例,進而談到親子教養,若不
符版規,會再自行刪文,謝謝^_^
—————
在教學現場中會看到一種老師,時常幫學生打掃的老師。
大致上可分成兩類。一,是他很有愛,捨不得學生在課業重擔下還要負責打掃工作,寧願
讓他們多休息一點,或是寧願讓他們多讀一點書。二,是他太勤勞,認為學生動作慢、沒
效率、打掃不確實,於是乾脆自己來,立刻清潔溜溜。
我從來不幫學生打掃,因為我愛他們的方式不一樣,而且自知不是勤勞的人。
更重要的是,因為我相信他們能自己做到。
在掃區分配上,我力求公平、適性,且每學期重新分配。學期剛開始,我會帶著每個學生
認識他的負責範圍,並且親自示範打掃方式與標準。
初期,我幾乎每天看打掃,了解每個學生的打掃狀況,時常給予鼓勵或提點,並且慢慢培
養幹部的領導能力。穩定之後,我會減少看打掃的頻率,即使到班,也只需隨機檢查,大
多透過幹部瞭解狀況,或是適時處理突發事件。後期,看打掃變成一種形式,反而是利用
那段時間和他們哈啦、關心近況。
我從來不幫學生打掃,但上屆學生可以在國中三年中,幾乎每個學期都得到整潔競賽的最
高分,包含我安胎及產假期間。
當然,除了上述之外,配套的安排還很多,比如引導學生自我檢討、提供非物質性的獎勵
、其他班經技巧等,但最重要的是,因為他們從中學會了「自律與負責」。
如果我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到,那麼,我的教學目標就不會是要培養出一個個「做得好」的
學生,而是「願意做」的學生。
因為無論任何事,只有自律與負責地「願意做」,才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做得好」。
於是,舉凡讀書計劃、班級秩序、校慶園遊會,我都提醒自己盡量從旁引導,而非全權主
導。
的確,我們都知道「自律與負責」很重要,也知道最好從小做起,但到底是哪一個時機呢

我認為,就是在某個情況下,大人會覺得自己做比較快,而讓小孩自己來很麻煩的時候。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收玩具」。
還不到一歲的時候,當他們的玩具開始越來越多了,我就開始教他們收玩具。
起初,我會牽著他們的手,拿起玩具放到盒子裡,一邊說著「OO回家囉!」。之後,我
會開始鼓勵他們自己拿,收得少、收得慢,都沒關係,重點是他願意做。丟太大力,我會
示範如何輕輕的放;收得太慢,我會親自帶動收拾氣氛。
久而久之,他們就有了收玩具的習慣。每次進房睡覺前,遊戲區一定收拾乾淨,甚至,如
果想要玩的太多,也會在提醒之下,先收好一部分再拿新的。
如果我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到,那麼,我就會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培養他們如何「
自律與負責」,而不是期待他們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好像吃了什麼神丹妙藥,突然變得成
熟懂事,那叫天賦異稟,或是天方夜譚。
畢竟,「自律與負責」是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
—————
我們不只是老師
歡迎在終生學習的道路上與我們同行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144575067084776/?d=n
作者: phoneyeahpan (斑斑楓小華)   2020-03-23 17:41:00
真的!我覺得首先是要相信再來是放手還有等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