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自我修復的行動/做出改變

作者: iamis (包子臉)   2019-12-13 00:25:16
這是上一篇自我對話之後,
我跟先生認真的提出固定下班時間的要求,
其實他對我一直沒有太多意見,
基本上我想幹嘛就幹嘛。
-
但為什麼我還是這麼疲憊?
現在想想,其實是自己沒有設下界線,
總覺得自己好像還是要處理孩子的一切,
等孩子睡了才可以休息,
但問題來了,等孩子睡了之後我可以幹嘛?
九點多哄睡,洗個澡收拾一下都十點多了,
這時間除了吃宵夜追劇還能幹嘛?
(但這些又不能讓我真正充電)
-
後來我找了一件事讓自己有事做,
也因為這件事,讓自己有走出去的動力,
終於放下罵罵號的孩子轉身離開。
下面是我的過來人紀錄,
也紀錄下先生逐漸長出來的育兒技能。
#媽der筆記55 疲憊媽媽的自我修復練習/做出改變
去年八月,
我參加了一個全職媽媽的情緒支持團體,
那時,諮商師曾設計了一個活動,
請我們在紙上寫下自己平常紓壓的方式,
當時我寫的是「書寫、旅行、放風、當媽寶」。
-
時隔一年,
當我提筆寫下自己希望「下班」後
可以從事的活動時,
腦海只出現一個選項,那就是「去運動」,
沒錯,這個已經跟我的日常完全平行的選項。
-
雖說生孩子之前也沒有固定的運動習慣,
只有偶爾為了減重跑跑步踩踩健身車而已。
但以前再怎麼胖,肚子上的肥肉還是緊實的,
現在肥肉不減反增,
加上因為懷孕撐鬆的肚皮,
不論從正面、側面、背面哪個角度來看,
我都想叫自己一聲「大媽」(哭跑~
-
不只如此,年過三十加上生過孩子,
長期沒有運動的結果就是身體素質不斷下滑,
現在已經不是瘦不瘦,好不好看的問題,
而是身體沒有足夠的肌肉支撐,
長期姿勢不良導致腰酸背痛也影響我的生活。
-
現在看來,
以前那個為了體重數字而運動的自己,
挺像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因為現在運動對我來說,
已是關乎健康安危,是迫在眉睫不得不為的。
-
所以,我加入了健身房會員,
這個我以前覺得有點奢侈又怕浪費錢的選擇。
因為我太清楚自己懶惰、無法自律的性格,
加入會員就是讓自己沒有理由偷懶,
而去越多次越划算也符合我精打細算的心態(笑~
-
於是,從七月開始,
我便展開了健身房的運動之路,
基本上都是晚餐後收拾休息一下,
九點到九點半左右抵達健身會館,
如果團課有興趣就上團課,
不然就踩滑步機40鐘/5公里,
再拉筋收操一下,洗完澡後神清氣爽的回家,
到家後小孩早就睡了,世界多麼美好!
-
我去運動的時間,
差不多也是小孩要上床睡覺的時間,
所以哄睡的任務就改由先生出馬。
在此之前,孩子多數時間是我哄睡的,
所以第一個禮拜的陣痛期非常可怕,
就算先生在旁邊,
小孩還是哭得像個被遺棄的孩子,
哭聲之淒厲的連我在家門外穿鞋子都聽得見,
不過,第二個禮拜之後,
小孩就開始接受陪睡者換成先生的事實,
雖然還是會哭一下,
但之後還是會主動躺在先生懷裡安靜睡著。
-
截至目前為止,
我的運動生活進行了快兩個月,
雖然生理方面的數值差異不大,
但對我個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除了當下可以很專注在運動這件事情上以外,
運動也帶給我一些成就感,
覺得自己是有能力做點什麼的。
最重要的是,在這一個多小時裡,
我抽離了帶孩子的狀態,
這一刻純粹只屬於我自己,
而這樣的純粹,
正是我內心一直渴求而不得的。
-
運動,
是自我修復練習當中最重要的一項,
而最大的關鍵是:
我真正放手將孩子交給先生,終於放過自己。
(當然也要先生是個靠得住的隊友才行
(其實先生一直很給力
#所以不是他變可靠了 #是我放下了
-
當然,我的蜜糖可能是你的毒藥,
因此重點不在於用什麼方式進行自我修復,
而在於順應自己的內心,傾聽它的需求。
-
祝每一位在育兒路上身心俱疲的媽媽們
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療癒方式:)
(待續....
——————————————
嗨,我是Check,
這裡記錄我的育兒日常,還有偶爾的自我對話
https://www.facebook.com/checkchecknote/
作者: raincloudsun (單身魂)   2019-12-13 01:14:00
我也參加健身房一年 覺得很值得 目前兒子2y5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