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2歲童墜橋喪命!母目睹兒掉縫隙崩潰

作者: abani (碘化鉀)   2019-11-05 21:30:24
原新聞恕刪
看到新聞後這兩天一直覺得很難過,尤其今天看到照片後更心痛
原本也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這麼多人傾向檢討被害人?
為什麼要說「我從來不放幼兒自己走吊橋」、「這麼危險的地方我不會帶小孩去」、
或是「為什麼不牽牢呢?」、「為什麼不用揹巾或推車呢?」
是因為負面情緒無處排解,所以要抨擊被害人以發洩嗎?
是因為習慣嗜血地看到弱者就落井下石嗎?
還是這樣說能夠彰顯自己高尚、彰顯自己帶小孩比別人用心呢?
思考了一夜過後,我覺得與其說是嗜血、落井下石、或自詡高尚
不如說是「拒絕面對」的防禦心態吧!
舉個例子
今天如果聽到某個長年抽菸的親友因肺癌過世
心痛之餘各位會不會有一種「還好我沒抽菸,不會得肺癌」的念頭呢?
我想大部分人是會的
藉由「我跟他不一樣,這件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這樣的心態
我們才能抵禦「下一個會不會就是我?」這種可怕的念頭進入我們的腦海
畢竟別人發生的悲劇何其多
如果覺得每一件悲劇都極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那每天光焦慮就飽了吧!! 誰受得了?
所以聽到一件慘案的同時,大部分人的自然反應都會是
「不,我跟他不一樣,我不會發生這種事」
有孩子在保母家發生意外 -> 「還好我送托嬰不找保母,保母太沒保障了」
有孩子在托嬰中心出事 -> 「還好我請長輩幫忙帶,自己的家人才值得信任」
有孩子在爺奶家出事 -> 「還好我都自己帶,自己帶才放心」
是不是很熟悉呢?
所以我認為這樣的發言應該可以算是人的本能求生反應
用來抵禦過多的焦慮念頭,保護自己的心智
但是否表示應該鼓勵這樣的發言呢?
不,我不但認為這種發言不應受到鼓勵,我反而很反對這樣的發言。
為什麼呢?
因為我覺得會發出這種發言的人,應該沒有思考過他的發言對其他人(尤其是受害者)
所帶來的傷害。
當你發出「我跟你不一樣,我沒做A事,所以我不會發生B慘劇」這種發言的時候
其實從受害者角度看這句的反面就是「因為你做了A事,所以發生了B慘劇」
例如
「因為你的孩子托給毫無保障的保母,所以才會發生意外」
「因為你把孩子送去不值得信任的托嬰中心,所以才會出事」
「因為你把孩子托給爺奶,沒親自帶在身邊,所以出事你也要負點責任」
從受害家屬角度來看就是這種感覺
即使留言者只是出於逃避、防衛的本能說出這些話,本意並不是傷害受害者
當這些留言出現一次、兩次、十次甚至千百次
受害者的心會也一次次地反覆被刺傷
最終導致不可磨滅的傷害
希望大家之後看到這類負面新聞的時候
慶幸「悲劇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的同時
能夠多想想自己這種宣洩式的發言對當事人帶來的影響
多想兩秒鐘,想想聽到這些話的人會有怎樣的心情
也許寫出來的發言就不會這麼極端了...
P.S.補個媽寶點
我自己看到這新聞瞬間嚇到腿軟
是因為「這完完全全非常有可能發生在我自己的孩子身上」!!!
參考新聞的圖,有那樣密實的圍網圍起來的吊橋
我真的會想牽著孩子在上面慢慢走啊!!!
因為那樣的吊橋大概只擔心孩子跌倒撞傷,所以我會認為牽著就不會跌得太嚴重
完全無法聯想到下面會有個孩子掉得出去的縫隙!!
所以某種程度上看到批評家長的各種推文
我也覺得深深地被抨擊到了...
真的是很可怕的事件
新聞上說政府擬把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吊橋全面安檢維護過
希望能夠確實
因為我希望孩子能在安全的環境中盡情探索學習啊!!
作者: duoduo554553 (陽光空氣微風水)   2019-11-05 22:06:00
推,那些人跟本沒血沒淚推,那些人根本沒血沒淚
作者: kimberly1225 (柚子)   2019-11-05 22:41:00
推!
作者: murphycookie (Murphy)   2019-11-05 22:49:00
推文那個真的經典,不過他是寂寞來湊熱鬧的吧,“聽說來這裡推酸文可以引起熱烈注意喔~”(類似這樣
作者: bluebear0914 (bluebear)   2019-11-05 23:18:00
謝謝分享 讓我發現自己盲點 願天下孩子快樂平安
作者: daydream0502 (pei)   2019-11-05 23:19:00
認同,一種“哎呀!還好這不可能會是我家孩子的優越感”但同時是自我安慰的心理防衛機制
作者: murphycookie (Murphy)   2019-11-05 23:22:00
某a好寂寞,還沒釣到魚魚嗎,加油加油
作者: youvegotamai (性感小野貓)   2019-11-06 00:33:00
事後論很多人都很會講,用最嚴格的標準檢驗其實沒有任何地方是絕對安全的,我看到新聞只覺得心碎,看到檢討爸媽的言論更覺得可怕
作者: alwaysdreamz (天佑台灣)   2019-11-06 00:58:00
謝謝你,很多時候真的忍不住想保護自己的心不被威脅卻不小心傷害到其他人
作者: summerlittle (夏拔辣)   2019-11-06 01:03:00
推,看這系列文章都難過地快不能呼吸,我只和我兒子認識六個月就這麼痛,不敢想像受害者家屬的創傷...不知道能如何幫助他們,想請問心理師們有好的建議嗎?
作者: murphycookie (Murphy)   2019-11-06 01:11:00
吊橋就是用來走的,你沒事都在20樓走窗台嗎,自以為很會比喻喔
作者: daydream0502 (pei)   2019-11-06 01:15:00
總之,事後諸葛這事就不用了
作者: murphycookie (Murphy)   2019-11-06 02:54:00
如果遙控飛機砸到的是小孩,眾優越感過高的父母是不是要說“早知道那附近有比賽我半徑一公里內都不會靠近的哼哼,哪像你們危機一點危機意識也沒”,然後酸酸表示“有想過遙控飛機也會飛嗎”大家覺得吊橋很安全不代表大家認為可以在上面滾來滾去跳來跳去,吊橋很危險所以才要比一般的公共設施更加強調安全措施,但不能加裝了所謂的安全措施以後又其實是有機會讓人掉下去的,這跟ez大你想表達的完全兩回事,請你不要再跳針了不管去到任何地方都沒有所謂的100%責任歸屬,家長跟公共設施都要各自發揮保護作用,但事實就是這個案例家長已經牽著手了,因為一陣風吹來小孩重心不穩往護欄靠上去,那護欄不就是為了不讓人掉下去所設置的嗎?如果今天跌下去的是一個身材瘦小的成人請問你們風向怎麼帶?這事件又不是小孩往護欄暴衝硬是衝出去一個洞才掉下去,我贊成家長不管在哪都要有危機意識,但這個案例變成輿論導向家長只能抱著小孩過吊橋喔因為底下本來就有洞啊!那到底為什麼不能不要有洞就好呢?家長緊緊牽好但也不要有洞這樣不行嗎?「吊橋是危險的地方因為隨時可能有洞你最好用輕功過去不然有機會直接掉下去死掉」改天相關單位再繼續失職,那個縫隙越來越寬摔死的就是大人,在橋上不小心跌倒然後重心不穩往縫隙滾的大人摔下去還要被檢討,這就是你們的邏輯。
作者: smileforiris (淼淼)   2019-11-06 09:43:00
酸民真的很理盲 應該現實生活中很多挫折才會連天擇加害者什麼都說的出口
作者: caramelputin (bobo)   2019-11-06 10:41:00
之前西班牙男童水井事件,父母能做的就是看到的對應保護,可是沒有辦法百分百,更何況是這樣的陷阱。我無法代入這樣的情境,實在太鼻酸,也希望媽媽不要太自責。酸民的惡意真希望他們下地獄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