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寶寶保險問題請益

作者: wayn2008 (松鼠)   2019-04-24 17:57:44
: 大家好,剛上網查了許多寶寶保險的文章,
: 已經板上許多專家整理的保險組合,
: 但發現其實罐頭組合的保險公司都三家以上,
: 這樣如果有一天需要理賠,
: 不就一次要找好幾家保險公司嗎?
: 會不會太麻煩?(真心請教) (後文略)
●保險業務跟保險經紀業務有什麼差別?
→保險經紀人、保險經紀公司業務、單一家業務
→保險經紀人是需要通過國家考試
→其他在保經公司當業務基本上跟單一家業務差不多,你可以理解成這些業務是賣保險商
品的通路,他們的薪水都是由商品抽取,所以沒有額外的服務費。保經公司的業務賣的商
品比較廣泛,但也有少部分沒有銷售,如:國泰、南山、三商、保德信。
後續理賠也都差不多,只要找原本規劃的業務協助處理就好。至於說到業務離職的問題,
基本上就是回歸到該業務上層主管了,剩下的都是人的問題。
●買多家商品跟買一家商品的差別?
我舉比較簡單的例子就是「雙實支實付」
很多人都有聽過買雙實支保障不錯,但什麼是雙實支?
簡單說是買兩個實支的意思,理賠時會有兩份的理賠金
(理賠金視實際狀況及商品內容而定)
但複雜一點是除了買兩個實支,我們會希望這兩個實支能夠達到互補的效果
就算其實支無互補、缺點不要太明顯,整體規劃的商品面也要互補
目前能在一家買兩個實支公司很少,如 南山(NHS + 自負額HSD)、遠雄、宏泰等
以前新光HS跟南山HS都可以(都停售了)
不過這些規劃有個問題就是沒有互補,這樣買雙實支只是為了買而買,沒有意義
除非你預算不足只能這樣做處理。
因此,當要規劃「雙實支」時,通常會選擇不同的兩家規劃
(還會區分哪些是需要正本收據、副本收據?這會規畫的人自然會避開)
那麼當然只能分兩家購買,所以你自己想想看要怎麼找業務呢?
當然若要找國泰、南山、保德信,你就只能一家一家找
(不過這幾間頂多就實支比較能買而已)
●買多家組合時好像有很多類型的商品會重複?重複規畫好嗎?會浪費錢嗎?
重點不在重複規畫這件事,而是規劃的保障額度夠不夠。
像是你認為癌症保障初次罹癌金只有5萬、10萬的能解決現在癌症花費嗎?
因此,若保障額度不夠用,你覺得風險來臨要靠什麼?
只能靠你自己了,口袋沒錢就過不去了...
口袋沒錢的時候保險才是最該發揮作用的工具。
●買多家商品理賠會很麻煩嗎?一次要找好幾間公司?
如果能夠解決你的風險花費,你認為會麻煩嗎?
怕的是你買一間保額買得很低(因預算不足商品費率又高),結果保險金少的可憐
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這樣買保險的意義是什麼?
通常買這麼多家商品,需要理賠就是找對應商品的保險公司處理
而且需要的文件條款都有說明,有很多保戶也都會自己送理賠
如果有相關問題除了業務以外,你還可以詢問客服
他們會回答你應該準備什麼東西,其實一點都不難
最後,不管你找哪種業務,你該不會認為業務會跟著你一輩子吧?
如果業務臨時有事、離職、離開人世,上層主管又不管你
你就不會送理賠了嗎?
說真的業務很多時候只是充當送理賠件的橋梁而已
真的出現理賠爭議才會看到業務的價值
●所有商品都需要主約出單嗎?
常推薦的商品都是附約類型,因此需要主約當入門票。除非你考慮產險公司的商品,那就
能直接購買,不過要留意產險不保證續保,續保這件事對於健康險而言蠻重要的,可以拿
來當輔助較適當,但若因預算關係只能先規劃產險商品也沒關係,重要是保障的當下,之
後餘裕再來考慮保證續保的商品亦可。
●定期險只要健康出了問題就不能續保了?
像是我們常聽到的實支實付,就有保證續保的條文說明,根本不會因生了場大病而導致無
法續保,只要你繼續繳費就持續續保到該附約最高年齡。現在很多推薦的商品都有保證續
保,所以不用太緊張,保險公司不出保證續保的商品也不會推薦了。
●產險意外險不保證續保,故不該規劃?
產險公司的商品都是不保證續保的,有些是自動續保(不用重新告知體況)
產險意外險是用來拉高大家意外保障的
不管是小孩(注重燒燙傷)、大人(注重意外死殘、燒燙傷),能用較少的保費達到較高的效
益,而且產險保障範圍較廣,不可能說不規劃的。
除非你職業等級較高或是年紀較長的長輩(70歲以上)
小孩常見的意外險規劃是
新安東京的快樂童年計畫B、新十全兒童計畫B或C都是為了拉高燒燙傷保障的額度。
大人意外險則是有上千種選擇吧(?!),我的標準是
意外死殘500萬,年繳4500內
意外死殘300萬,年繳3500內
●豁免附約很重要嗎?
豁免附約就是因為怕你出了重大事故而造成無法繳保費的狀況才規劃的附約,簡單來說就
是幫你的保險再買份保險。但是要注意到的是豁免有其豁免門檻,而這些門檻大多都有相
對應的商品可規劃,再來豁免保費也不是一輩子都豁免,有些豁免到主約期滿、有些則是
豁免一定的金額等等。
因此,若要規劃豁免附約,我會選擇其相對應的商品規劃。總之,要不要規劃豁免?我覺
得先考慮整體的保障額度夠不夠?再來討論豁免的意義。
小孩保單要買豁免,豁免的被保險人通常是大人
那麼我會建議不如回頭檢視看看自己的保障夠不夠?再來談豁免。
豁免從來就不該是最優先思考的問題。
作者: mandyjasmine (妹娘)   2019-04-24 21:05:00
推松鼠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