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免疫性血小板缺乏性紫斑症

作者: goa0933 (冰心淚)   2018-11-24 18:58:46
平時不少資訊都受惠於媽寶版,但搜尋[紫斑]的關鍵字,只出現兩篇,所以自詡如果兒子康復後,要來寫一篇文章,給需要的人作參考。文章的專業資訊,因為是憑印象寫的,可能會有不正確的部分,如果有遇到,還是記得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兒子目前正值三歲活潑好動的年紀,常常不是跌倒,就是撞到,對於身上的青一塊紫一塊,向來沒有太大的在意。
在一個月前,開始發現兒子小腿上的瘀青,越來越不會消散,且越來越多,開始引起我們的注意。便開始注意兒子今天的活動與動作,再請幼兒園老師同時協助如果在學校有撞傷或跌倒,也麻煩告知我們一聲。透過注意跟晚上洗澡時全身瘀青位置比對,開始發現有些地方可能沒有碰撞,但也開始出現瘀青。
後來,在上網請問谷歌大神時,谷歌到的是血小板不足,[過敏性紫斑][血友病]...等,這些專業的名詞,讓我緊張到立刻掛三總小兒科,不過當天看診的時候,護理師看到兒子腳上的瘀青,護理師建議我直接看專科,下午剛好有小兒血液專科的醫生,當天只好很不好意思向公司多請下午的假。
下午掛了三總小兒王富民醫生,當天是教學診,所以診間很多實習醫生,王醫師非常有耐心的告知我他的專業推測,血小板缺乏,但是實際上要抽血才知道,他順便會抽血做其他檢驗,再來判斷病因。折騰了一陣子(小孩抽血的爆炸哭鬧+等待急件驗血f報告),再進診間的時候,醫生告訴我一好一壞:壞消息血小板不足一萬(正常人15-40萬,兒子只有7000),需要直接住院;好消息是其他指數都正常,排除重大疾病。
血小板缺乏:首先會先給三天的類固醇,讓抗體不會去攻擊自體血小板,三天會需要再抽血一次,觀察血小板數值是否有上升,如果沒有的話,便需要打免疫蛋白,如果給予免疫球蛋白後,數值沒有提升的話,便需要抽骨髓做檢查。
醫生特地提醒:住院這幾天,一定要注意到不要碰撞到。血小板就像磚頭一樣,凝血因子就像水泥一樣,現在就像要蓋房子,但磚頭不夠,就不能蓋好房子,所以如果受傷了,傷口沒辦法凝結,如果在體內出血,就比較會有危險,更要注意意識是否清楚跟是否有昏睡狀態。
慶幸的是打了三天的類固醇,兒子的數值升到8.9萬,醫生說可以出院,但一週後還須回診,再做一次抽血檢查,確認為急性還是慢性。急性的話,追蹤一兩次,就不需要持續追蹤治療。但如果是慢性的話,便要定期回診追蹤。
還好一週的回診,數值已經升到18萬,然後只需要注意紫斑(瘀青)出現,若有紫斑便是個徵兆,就要立刻回診檢查。
大人小孩折騰了快一週,最後兒子很健康的復原了。真的很感謝三總王富民醫生,非常有耐心跟細心的問診跟照顧,超有親和力,還在病房講了小故事給兒子聽,也很感謝台灣完善的健保制度,最後是想要告訴家長們,有時候不要輕忽小孩身上任何一個徵兆,最後附上看醫生前一天的小腿與隨便抓癢就變成小出血點照。
https://imgur.com/a/9jCxAIE
作者: duoduo554553 (陽光空氣微風水)   2018-11-25 12:49:00
謝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