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母乳,沒那麼嚴重

作者: Mihuaso (米花)   2018-11-16 15:17:58
看到最近版上的母乳討論文章,很多文章不小心夾帶了不完全正確的資訊,因此希望能寫
一篇文章介紹一下實證知識,及我心中真正的母嬰親善制度。真正的母嬰親善母乳哺育,
不如說像是個盡人事、聽天命的過程。照該做的過程做了,如果沒有奶就補個配方吧;比
較困難的點在於台灣的整個背景教育並沒有給醫療人員關於「到底該做些什麼」足夠的培
養。
其實台灣目前可能還沒有達到能夠推動母嬰親善的基礎。在醫師養成過程中,其實根本沒
有母乳這一塊,所以其實大部分醫師不懂母乳哺餵。我不清楚護理師的教育,但是目前看
來也許一些護理師也還沒有經過足夠優質的母乳哺餵培訓、以及實際臨床經驗,卻必須要
在臨床上指導媽媽們餵母奶。
這邊簡單總結一下概念,從出生開始:
1. 母乳前三天不太有是正常的,擠不出來不代表沒有奶
2. 母奶除非真心想瓶餵的話其實沒有擠的必要(目前看到台灣的產婦許多都會都會在生
產完之後往針筒擠奶,其實,真的純粹是讓媽媽累的一種要求...)
3. 前三天真的奶量不夠在亞洲人是很常有的事情,正確的母乳評估方式是量測寶寶體重,
然後在寶寶吸完母奶之後馬上在量測一次寶寶體重,以了解寶寶吃進去多少。
4. 真的不夠的時候該補配方就補配方,該休息就休息,雖然母奶真的最好,但其實差別
你也看不出來;早產的寶寶除外
5. 喝母奶的大便本來就水水的,有疑問可以核對大便卡,新生兒的大便不需要有渣滓也
不需要「成形」
6. 配方奶真的比較難消化,所以比較久才需要餵一次,但不代表寶寶得到比較多或比較
好的營養
7. 配方奶的大便真的比較成形,但是真的不代表它比較好
8. 正確的餵母奶是不會痛的,會痛真的不要忍,要不然就找正確的泌乳顧問,找到正確
的哺餵方式,要不然就放棄母奶。認真的說,不要折磨自己
9. 有硬塊最簡單的方法是狂吞很多卵磷脂然後讓寶寶吸。換各種不同角度餵母奶吸到通
為止;如果你有真的超級強力的電動擠奶器,可能也有效。
10. 卵磷脂對於通奶真的很棒。
11. 按摩硬塊本身其實沒什麼意義,因為堵塞的是前端的乳管,硬是按摩硬塊可能會造成乳
管破裂,如果真正要按摩,請慎選專業
12. 寶寶掛奶真的很正常。如果寶寶沒其他問題,媽媽沒其他問題,該掛、就讓他掛吧
以上,是目前我剛好有想到的,這些要點來自母嬰衛生研究及實際臨床的經驗,以及我自
己哺餵寶寶到一歲的經驗。歡迎提出任何疑問,或是有任何不認同的地方,我很樂意討論
或解答。寫這篇是希望讓學來的知識更廣泛傳播,希望如果您身邊有哺乳媽媽或是長輩,
能夠將這裡的知識分享給他們
作者: pearlymirror (主阿我愛你)   2018-11-16 17:22:00
請問小白點正確處理方式只能去醫院挑掉嗎?
作者: boonokennedy (pica)   2018-11-16 17:49:00
我也覺得如果想要全母奶親餵, 在初期要讓奶水供需平衡時實在沒有擠出來瓶餵的需要, 對之後想要全母乳親餵沒有什麼幫助
作者: silveriodide   2018-11-16 18:15:00
我大寶配方奶長大 二寶跟我在一起就是親餵 當初我在月中看到一篇超級長的母乳部落格 長到我最後只看我想看的 重點是 一開始小孩想喝就給他喝 大一點 三四個月會供需平衡我二寶現在七個月 喝奶大概10分鐘解決 可以撐四小時 時間自己拉長我就是只有喝很多水 然後上班稍微擠一下 維持奶量我出國 就會帶擠奶器 也是稍微擠一下 當然不可能多定時 奶量就會掉 但回家再讓寶寶吸一吸就好了我覺得就喝水 真的就好了 然後讓寶寶多吸 奶就會有了 當然月齡越小力氣不夠 就會花比較多時間 長大一點真的好很多 親餵真的是倒吃甘蔗然後躺餵真的要學 對職業媽媽幫助很大 我第二胎不太有睡眠不足的問題(我38歲)我看的那篇文章說 一直把奶都擠出來 根本過度刺激小孩跟乳房會自行供需平衡但我因為白天上班沒親餵 怕掉奶量 所以還是會隨便擠一下 但隨著小孩長大 我在公司擠奶的時間縮短 奶量還更多 表示 真的有隨著孩子長大 奶量增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