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誤把朋友當敵人-發燒經驗談

作者: tasha (皮可)   2018-08-06 21:59:54
以下
希望可以幫助到正在育兒階段的各位母親們
如果引起的迴響不錯
之後會再陸續整理其他之前撰寫過的文章
分享這些年自己在診間或為病友們處理的一些經驗
===== 本文開始 =====
發燒一直是國人非常擔心的一個症狀,可能跟傳統聽到的不好故事有關,總擔憂溫度會造
成智力受損,所以發燒常常是求診最常見的原因,而求退燒也是最常的醫療需求之一,但
真的是這樣嗎?
幾個事實大家先瞭解一下:
1. 發燒可以提高生物體對病毒感染的存活率
2. 細菌在高溫的環境中會喪失其活性與毒性,如肺炎鏈球菌可在41℃的環境下自動瓦解
,不再發威。
3. 病毒也是在低溫的環境下比較活躍,在高溫的環境下就會失去它的活性及傳染力。
4.人類的白血球吞噬及毒殺病菌的能力也是在發燒的時候特別強。
5. 簡單的說,下視丘在身體受感染時將體溫升高是為了營造一個有利我方(活化免疫細
胞),不利敵人(抑制病毒活性)的環境。
如果瞭解這一點,就知道發燒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如果要病好的快一點,是該退燒還是
讓身體發揮自救的功能!
當然發燒會引起不適,增加蒸散率而導致體液流失,適當的補充水分就是發燒時最重要的
事了。
如果是一般感冒,經驗上不退燒的確會痊癒的比較快!
比較建議的做法,是不能確定發燒的原因時可就醫尋求診斷,但如果確認為一般不需特別
處理的狀況時,可以發揮身體自然對抗病菌的能力,讓疾病痊癒,也減少因藥物使用帶來
的負面影響。
但是,對於特定族群的發燒還是有適當退燒的需求:
當體溫超過38°C以上就可考慮退燒:
慢性肺病、成人型呼吸窘迫症候群
併發心臟衰竭之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
慢性貧血
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
曾有熱性痙攣或曾有癲癇發作的患者
孕婦
其他因為發燒而有嚴重的不適症狀
或者出現危險病徵,例如:
1.意識不清、持續昏睡
2.躁動不安、眼神呆滯
3.持續頭痛、頸部僵硬
4.呼吸急促、胸凹肋凹
5.心跳太慢、心律不整
6.口唇發紺、皮膚花花
7.尿量減少、哭泣無淚
8.三個月以下嬰兒發燒
如果有這些症狀,您就要趕快帶孩子到醫院詳細檢查喔。如果不確定,還是找信任的醫師
評估一下吧!
作者: ritachang708 (Rita)   2018-08-07 12:29:00
前面的事實是實話 但我覺得真的要看小孩狀況來判斷像有一次兒子快6m 腸病毒剛隔離完莫名其妙又感冒而且發燒無法順利退燒 只好跑急診被收住院 結果住院時已經有定時服藥+打點滴和抗生素 然而有天半夜摸脖子覺得一定又燒 拿起手邊耳溫槍一量出現40度簡直嚇死我 趕緊請護理師來量耳溫+給退燒藥...所以如果是不高的發燒 小孩也沒什麼不適的症狀 建議就是洗個溫水澡 持續觀察 如果有不對勁該退還是得退 該找醫生就找醫生退燒藥只有發燒才給吧?如果是我的推文的話 是指感冒用藥喔(因為有咳嗽流鼻水的症狀)發燒部分除非有燒不然不會給 但打抗生素印象中是定時的沒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