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對於準公共化這個政策的風向好像很混亂
網路上罵聲一片
但是現實生活中好像不全是這樣
我是不知道那些用"聽自己保母說"來推斷全區保姆都很反對加入的人是訪問過幾個保姆啦
不過就我在座談會現場看到認真聽完講解的保姆們,大約有六、七成都有意願簽耶
前面某篇還有人信誓旦旦說:
「全台灣沒有任何一位保姆要簽!(紅字)」
奇怪了?
那怎麼前兩天上課我還聽到有保姆舉手問說:
「可不可以現場簽,因為不想再多跑一趟」
目前看到喊最大聲罵最大聲的大概分幾類:
1.原本收費就偏高怕加入要降價的保姆
2.老娘有錢拜託不要跟我搶保姆的家長
3.看網路說很爛就覺得爛的保姆/家長
拜託1跟2自己去旁邊手拉手玩
然後3你們最近很多說明會可以參加
今天還看到有人連保姆應收得收都沒搞清楚就爆氣的(嗯???)
既然有這個六千塊補助,就會變成誘因
只要這六千補助還在,準公共化就勢必會變成趨勢
家長想要更多補助>偏好準公共化保姆>提升保姆加入意願>更多家長拿到補助
讓高價保姆跟付得起高價的家長自成一國(還是加減給你2500啦)
讓排不進便宜公托的普通家庭可以減輕負擔(再多給你3000)
總是有人說育兒好貴公托好難擠政府怎麼不幫忙
怎麼現在有人要多給你補助,還幫你抑制保姆哄抬價格,還被罵到臭頭?
還有家長幫忙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