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INOBLOCK 小恐龍迷入門(恐龍介紹)

作者: ling0714 (小姬)   2018-07-24 18:49:03
不知道能不能發這樣的文章,算是分享增加常識應付小朋友的恐龍為什麼XD
圖文無音樂網誌版:https://goo.gl/Sm95LC
=====================
書本介紹請看直接傳送到博客來 → https://goo.gl/2ouiHA
內頁介紹可以看這隻影片 → https://goo.gl/wddqAV
【總結】
這本是厚紙書,內頁有鏤空設計,邊角圓滑不刮手,前後封裡可以展開成大圖。
高達96頁,像本小百科,擺放起來很有成就感(喂)
恐龍名稱是用學名,但下面有音節拼法,英文不好如我還能湊合著用XD
內容一頁是現代生物,一頁是外型、或是動作接近的恐龍,
兩兩對照可以串起小朋友的想像力喔!
其實一開始拿到這本書後姬麻很忙,
2歲10個月的小芯芯翻一下就丟到一邊了(看不懂不能怪她)。
這幾天想起來要幫她翻譯(其實我也很需要翻譯XD),
在找恐龍名稱過程中小芯芯一直發問,間接的也引起了她的興趣。
結果找完資料後,一直很愛侏儸紀系列電影的姬麻比她還入迷呵呵呵。
【恐龍生活時代】
先來看個影片振奮一下心情(看恐龍就好不用看字,年代跟恐龍種類有點兒奇怪)
https://goo.gl/rHp5Kr
《TRIASSIC》- 三疊紀
地質年代: 2.5億至2億年前地理:大陸形成一塊巨大的大陸-盤古大陸,
大部分內陸地區為沙漠
氣候:炎熱乾燥,留下典型紅色沙岩;季節分明
代表生物:鸚鵡螺、魚龍、槽齒龍、板龍、翼龍、原顎龜(最早的烏龜);
植物有蘇鐵、石松、舌羊齒(針葉樹)
滅絕:隕石或火山活動(還不能確定原因及時間),除魚龍外的海生爬行動物滅絕,海洋22%
的屬消失了一半的種;但並非所有地方都損失慘重。
早期的恐龍也在這次滅絕消失,一些較發達的恐龍倖存,從此恐龍主宰地球1.5億年。
《JURASSIC》- 侏儸紀
地質年代: 1億9960萬年前(誤差60萬年)至1億4550萬年前(誤差400萬年)
地理:盤古大陸裂成兩塊:北方的勞亞大陸與南方的岡瓦納大陸,開始各種造山運動。
海洋富含鈣質,常見碳酸岩與鈣質鮞石(魚卵石)
氣候:炎熱溫暖潮濕,南北極尚無冰川遺跡
代表生物:恐龍崛起,早期有板龍、南十字龍、雙冠龍。
中晚期開始正式興盛,體型也更大:圓頂龍、雷龍、腕龍、梁龍、劍龍等草食恐龍,大型
掠食者有角鼻龍、蠻龍、異特龍等。
海洋中魚類(硬骨魚在晚期成為優勢族群)繁榮,海生爬行動物壯大:魚龍、蛇頸龍、海生
鱷魚,無脊椎動物出現新種類。
天空中翼龍成為主宰,侏儸紀後期才出現鳥類。
第一批有體毛的小型哺乳類出現,但只能在樹洞或地下求生存。
植物以大型森林為主,優勢物種為裸子植物。
滅絕:侏儸紀與白堊紀間沒有滅絕事件或生物演化的特點,只用地質分辨兩個時代。
《CRETACEOUS》- 白堊紀
地質年代: 1億4550萬年前(誤差400萬年)至6550萬年前(誤差30萬年)
地理:盤古大陸分裂成目前的各大陸,但位置完全不同。
因板塊運動,海平面一直在變化。代表地質為黏土層。
氣候:侏儸紀後期出現寒冷趨勢,冰河出現於高緯度高山,低緯度區域有季節性降雪;熱
帶地區比侏儸紀更為潮濕。
代表生物:白堊紀是恐龍的頂峰時期,侏儸紀系列電影和耳熟能詳的恐龍其實大部分都來
自白堊紀:暴龍、三角龍、腫頭龍、劍龍、甲龍、副龍櫛龍、鴨嘴龍等。
侏儸紀的海生生物(硬骨魚、魚龍、蛇頸龍)繼續繁榮,在白堊紀晚期出現滄龍,棘皮動物
(海膽、海星)繼續存活。
天空中翼龍逐漸面對鳥類輻射適應問題,在末期僅存2科。
哺乳類體型仍然較小。植物優勢物種轉為被子植物(開花植物),
蜜蜂的出現利於開花植物的演化,昆蟲也在這個時期開始多樣化。
滅絕:滅絕原因眾說紛紜,恐龍就此絕跡。從此哺乳類及鳥類壯大。
以上跟以下參考自維基百科整理而成。
【書中出現的恐龍】 (以下依英文字母排列)
《ANCHISSAURUS》- 近蜥龍
別名:安琪龍
年代:侏儸紀早期
體型:身長2~4公尺,體重27公斤
描述:北美洲最早發現的恐龍。草食性(也有一說為肉食),小型、過渡型恐龍,可用四足
也可用兩足行走,前掌可彎曲。
相關影片:http://tinyurl.com/y8lzx7ja
《ARCHAEOPTERYX》- 始祖鳥
別名:古翼鳥
年代:侏儸紀晚期
體型:大小及形狀與喜鵲相似,為現今鳥類中型大小(0.5公尺),體重1公斤
描述:化石分佈在德國南部。同時擁有鳥類及獸腳亞目的特徵,也有一些恐龍特徵(與馳龍
科相似),是最早長著羽毛的動物,科學家認為他是爬蟲類演化到鳥類的中間型,但仍然是
恐龍喔。腳上三趾有彎爪及骨質尾巴、顎骨有鋒利的牙齒。
相關影片:http://tinyurl.com/y7ge896n
《ARGENTINOSAURUS》- 阿根廷龍
年代:白堊紀晚期
體型:身長大於35公尺,體重90~100公噸
描述:可能是地球上體型最巨大的恐龍之一(大概只有超龍跟雙腔龍超越牠),草食性。(
他化石不多又不完整,真的沒什麼資訊好介紹,不是我偷懶>"<)
相關影片:http://tinyurl.com/yb5vy9m4
《BRACHIOSAURUS》- 腕龍
年代:侏儸紀晚期
體型:身長25~30公尺,身高13公尺,體重28.7公噸
描述:陸地上最巨大的恐龍之一,長頸部及長尾巴,前肢較長,頸部高舉,頭顱骨上有鼻
部孔洞。草食性。是大眾最著名的恐龍之一,請看侏儸紀公園或侏儸紀世界,牠是主要演
員之一XD
相關影片:http://tinyurl.com/ycso869s
《CERATOSAURUS》- 角鼻龍
別名:刺龍、角冠龍
年代:侏儸紀晚期
體型:身長6~8公尺,高2.5公尺,體重0.5~1公噸
描述:特徵是大型的嘴部、短前肢、粗壯的後腿,鼻端一個尖角、眼睛上一對小角。為中
大型掠食性恐龍。比較著名的牛龍(頭上兩隻角)是他的近親。
相關影片:(最多的是遊戲畫面,牛龍比他有名所以找不到哈哈哈,只好來看一下牛龍跟
愛德蒙頓甲龍的對決)
http://tinyurl.com/y8o2eubq
《COELOPHYSIS》- 腔骨龍
別名:虛形龍
年代:三疊紀晚期
體型:身長2~3公尺,高1公尺,體重15~20公斤
描述:是最早發現完整骨骼的恐龍。小型肉食性雙足恐龍,頭部有大型孔洞,四隻骨頭空
心,推測善於奔跑。可能以群體方式獵食,以昆蟲或蜥蜴為食。
相關影片:http://tinyurl.com/ybm9v73x
喜歡化石的可以看這個:http://tinyurl.com/yb8mpn6k
《CRYOLOPHOSAURUS》- 冰冠龍
別名:凍角龍、冰嵴龍、冰棘龍
年代:侏儸紀早期
體型:身長6.5公尺,身高2.5公尺,體重460公斤
描述:首頭在南極洲發現的中型肉食性恐龍,頭部有像西班牙梳的奇異冠狀物。
相關影片:http://tinyurl.com/yafdcu6t
另外這個打架的影片中的冰冠龍跟實際化石重組後的大小身形有落差(實際頭骨很大~),
看看就好:http://tinyurl.com/y8uhp52s
《DIPLODOCUS》- 梁龍
別名:樑龍
年代:侏儸紀晚期
體型:身長35公尺,體重33公噸
描述:是著名的恐龍之一,有最多骨架與實體模型的蜥角類恐龍。巨大的草食四足動物,
有著長脖子及長尾巴,前肢略短於後肢,身體形成大致水平的姿勢。
相關影片:http://tinyurl.com/y8qjpvpd
《EDMONTOSAURUS》- 愛德蒙托(頓)龍
年代:白堊紀
體型:身長13公尺,高3公尺,體重3~3.5公噸
描述:是最大的鴨嘴龍科之一。前肢短於後肢,但前肢亦有足夠長度適宜行走。最著名的
是他有木乃伊化石,保存大部分皮膚。
相關影片:http://tinyurl.com/y6wdtpvb
《EORAPTOR》- 始盜龍
別名:曉掠龍
年代:三疊紀晚期
體型:身長1公尺,體重10公斤
描述:是最早的恐龍之一,名字的意思是「從月亮谷來的破曉掠奪者」。是小型雙足肉食
性恐龍,能夠快速的短跑。同時擁有草食及肉食性牙齒。
相關影片:http://tinyurl.com/y7jdhyga
《EUOPLOCEPHALUS》- 包頭龍
別名:優頭甲龍
年代:白堊紀晚期
體型:身長7公尺,身寬2.4公尺,體重3公噸
描述:屬名意味「裝甲完備的頭部」,為最大型的甲龍科恐龍之一。整個身體及頭部覆蓋
著鱗甲,尾巴有骨質尾錘可用來防衛。
相關影片:http://tinyurl.com/y92kpbgw
p.s. 這本的恐龍數量太多了,剩下M開頭後的我把牠們放到下集囉~~
如果有興趣的媽咪可以先到網誌點下集觀看,
下集會介紹恐龍名詞的演化,恐龍介紹也會加入一些科普常識喔!
(如果分享這個不違反版規,我明天有空再弄PTT版本,謝謝)
作者: noneed2argue (ha)   2018-07-24 22:01:00
大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