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寶寶] 關於寶寶學英文

作者: znwnz (znwnz)   2018-07-20 11:53:06
我很認真地把TED聽完了
聽完之後的想法是
"所以她只有講到對發音的辨識能力而已啊,
並沒有提到這樣的能力對於往後的學習有什麼樣的幫助"
所以我跑去google scholar找了她的研究論文: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96627310006811
的確她只有說到在6-12個月的嬰兒,讓其暴露在每天幾個session的第二外語環境下
可以提高他們對拼音(phonetic)的辨識能力
但是當母語的辨識能力高的時候,對於未來在語言發展上是有顯著正面的效果
但對於非母語的辨識能力提高的時候,反而對於未來在語言發展上的效果是負面的
(辨識能力測試對象是7.5個月大的寶寶,而未來指的是18-30個月大的時候)
同樣的,另外一篇研究: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575344/
對於在單語與雙語環境下成長的孩童(6歲)
在認知能力、口語表達、智力、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ing)上的差異
發現7-10歲、單語或是雙語環境下的孩子,在智力上並沒有明顯的差異
且雙語的孩子在詞彙的接收與產出(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上
且雙語的孩子在詞彙的接收與產出(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上
皆劣於單語環境的孩子,也就是說單語的孩子比較能夠掌握並辨識詞意
不過雙語的孩子在後設語言(metalinguistic,覺得類似語意辨識的意思)
以及執行功能(EF)上的表現較佳
不過這篇研究的對象是真的雙語家庭(西班牙語與英語),並非第二語言
我不是學語言學的
也找不到在學齡前精通第二外語或是雙語人在成人後的社經地位表現的研究
但是的確在雙語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擁有比較高的EF能力
而這個能力對於未來不管在學習或是任務執行上的幫助都相當大
不過,我們不是真雙語家庭阿
所以又要來研究早期第二語言學習跟真雙語家庭之間的差異性嗎?
越挖越深真的是無底坑阿~
※ 引述《sundae (聖代)》之銘言:
: 這裡想分享一篇TED演講,
: 是語言學家Patricia Kuhl對於嬰兒習得語言的發現。
: (之前好像有板友分享過,但是一時找不到)
: 提供給最近也在關注是否讓寶寶學英文的父母一些參考。
: 以下是我看完後節錄的重點:
: 1. 語言關鍵期:七歲前
: 學習新語言的關鍵期在七歲前,
: 學習新語言的關鍵期在七歲前,
: 而七歲後,能力就逐年下降,
: 這是許多學者研究後的結果。
: https://i.imgur.com/gAlWfbi.jpg
: 2. 六個月大的嬰兒可以辨識所有的語音
: 這裡的實驗對象是六個月大的嬰兒。
: 嬰兒坐在媽媽腿上,
: 當語音轉變時(如ah變為ee),嬰兒若轉頭,旁邊的盒子就會亮起來,熊貓就會開始敲鼓
: 。
: 無論身處於什麼國家、何種語系的六個月大嬰兒,都能分辨不同的語音。
: 而這種能力,會隨著年紀的增長漸漸失去,因為我們只能分辨自己語言裡的語音。
: (就像get/gate這兩個字的母音部分,在中文裡並沒有獨立出來的兩個注音符號,因此對
: 有些人來說是難以分辨的)
: 3. 六到八個月以後的嬰兒,對語言的辨識能力越來越差
: 這裡的實驗對象是日本以及美國的嬰兒,讓他們聽ra跟la兩個音。
: (這兩個音在英文裡是不同的,但在日文裡,差別是不大的)
: 六到八個月的美國及日本嬰兒,聽了這兩個音所做的轉頭測試,結果是差不多的。
: 然而,兩個月後,美國嬰兒的分辨能力越來越好,而日本嬰兒則是越來越差。
: https://i.imgur.com/ME9Hvhx.jpg
: 而越來越差的原因在於:嬰兒在聽成人說話的同時,大腦也一邊對聽到的語音做統計,當
: 統計的量達到穩定時,速度就會慢下來,也就不再吸收了。
: 而說雙語的人,在大腦中有兩套語言統計資料,他們會根據講話的對象轉換系統。
: 4. 嬰兒可以對新語言做統計嗎?
: 4. 嬰兒可以對新語言做統計嗎?
: 答案是可以。
: 這裡的實驗是讓美國的嬰兒及台灣的英文聽「圈圈」這個字。
: 如圖示,十到十二個月的美國嬰兒對於這個音的辨識能力已明顯低於台灣嬰兒。
: 但是,在讓美國嬰兒上完十二場國語課後,他們的能力就跟聽了十個半月的台灣嬰兒一樣
: 好。
: https://i.imgur.com/u4oaaMj.jpg
: 5. 真人的互動對於語言統計才有幫助
: 接下來,講者想知道「真人」是否在裡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 她讓嬰兒看了十二場的電視影片,結果發現,完全無助於語言統計。
: 嬰兒只會對真人說出來的話做語言統計,因為語言統計是由「社交的大腦」所控制。
: https://i.imgur.com/QfYfWYE.jpg
: 重點結束。
: 這個演講給我最重要的啟示是:
: 1. 越早讓小孩接觸希望他習得的第二外語越好,越晚學效果越差。
: 2. 影片、聲音無法取代真人互動,不管什麼教材、影片、音樂,沒有真人的互動,效果
: 都是不大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