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議題] 我單身,但我想生寶寶

作者: jeansr (星稀)   2018-01-12 01:22:10
離媽寶版的年齡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短期之內也沒生兒育女的打算,也許沒資格在這裡發
文,但看到這篇,還有下面關於從母姓的文章,還是忍不住想回
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八年級前段,無性戀,有一名異性伴侶,目前主要碰觸的是動保與性
別議題
(簡單解釋一下無性戀:不會對人產生性慾的一種性傾向,可分做會對人產生愛情
的有浪漫愛無性戀,和不會有愛情感受的無浪漫愛無性戀,我是對於愛情的感受與需求都
很低的無性戀)
我不排斥結婚,也不排斥有孩子,倒是很早就打定主意不要用生的,想領養
雖然我不一定會需要,但我還是支持開放單身者適用人工生殖法
原因很簡單:我們做的每一個選擇,每一次表態,都是在為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
而我希望未來的世界,是一個更能接納與包容多元差異的世界
原文推文提出了很多問題
我相信大部分版友們都是出自善意,也不否認有些問題確實很值得思考
但我想請大家想想,在自己或朋友準備生小孩時,都有想過這些問題,有個很好的答案了
之後才生的嗎?
"生小孩沒有那麼簡單"
"生之前有問過小孩的意願嗎?"
"想為小孩付出這種理由太薄弱"忍不住想反問,那想要和對方有愛情結晶這種理由
算什麼?傳宗接代這種理由又算什麼?
"為什麼不領養/找一夜情/結婚?"
"你真的愛孩子嗎?"
其實談從母姓時也是
"姓氏有那麼重要嗎?"
"難道從父姓你就不愛他了嗎?"
"一個家的小孩姓氏不一樣很奇怪、手足會感情不好"
呃,既然不重要,那為什麼不能從母?難道從母姓爸爸就不愛小孩了嗎?
再離題一點,談同性婚姻也會遇到的
"如果你們相愛,何必一定要結婚?"
其實,同性婚姻也好,從母姓也好,單身適用人工生殖也好,甚至在解釋我自己的性傾向
認同也好
在討論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與質疑
不是說這些質疑不重要,相反的,有許多質疑確實是有意義的
然而,這些質疑永遠只會被拿來質疑同志、單身者、性少數
卻從來不會有人拿這些問題去質疑異性戀、有性戀的家庭
即使這每一個問題都可以用來反問他們
不會有人問一對夫妻生小孩之前有考慮過了嗎?去照顧過其他孩子了嗎?真的愛小孩嗎?
不會有人問做人工生殖的夫妻既然沒有緣分,何不用領養的
不會有人問從父姓的家庭有先跟長輩討論過了嗎?姓氏很重要嗎?
也不會有人問一對新婚夫妻,既然有愛,何必踏入婚姻
其實在林林總總的反對理由下,真正的原因,說穿了,就是許多人心中有一個完美的家庭
腳本:異性戀,有性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女性都去哪了?)
其他單身、無血緣、同志家長等等的家庭,都不在這個腳本裡面,所以他們充滿了擔憂,
擔心這樣的家庭像風雨中的違建,隨時可能傾頹
我還看過有人問人工失敗數次打算領養的媽媽,你連人工都撐不過去,怎麼有毅
力愛不是親生的小孩呢
但我想說的是,世界並沒有一個真正的模範家庭標準
一百對情侶有一百種相處模式,不是只有成天黏在一起才叫做愛
同樣的,一百個人有一百種人生,一百種養育孩子的方式
一百個家庭有一百種樣貌,沒有誰是完美的,也沒有誰才是唯一的幸福的保證
說真的,從誰的姓氏很嚴重嗎?一點也不
單身者真的沒有辦法用其他方式有孩子嗎?不見得
同性伴侶完全無法用另外的契約、證明來保障彼此的權利嗎?雖然麻煩,但方法多的是
那我們爭的是什麼?
為什麼一定要修法?
一個國家的法律,反應了這個國家是怎麼看待他的人民
當這個國家的法律願意向更多人敞開大門
表示這個國家是允許,並接納這些不同樣態的家庭
承認這些人有組成家庭的權力
並且打破這個家父長、血源至上的婚家結構
再者,有版友提到法律只是最底線,但其實法律也可以走在前面,帶動社會的轉變
十年前,我國的民法才從原則父姓,例外母姓(還限制要母無兄弟),改成父母自行約定
我小學的時候,如果有同學是從母姓,是不能提的禁忌問題
但現在,約定母姓的家庭越來越多了,我想會慢慢變成不需要特別提起的常態
同樣的,同性婚姻,單身生育,在修法過後,我想也都會越來越普遍
我可以理解有人覺得台灣社會還不夠成熟,人民沒有共識
但法律不可以永遠都在等社會共識,社會不會自己長出共識的
有些人說,你們太自私,把孩子暴露在會被歧視的風險下
但難道會歧視孩子的家庭、姓氏的人,會在毫無接觸的狀況下,某天就突然不歧視了嗎?
要先讓社會大眾看見這些人的存在,我們才有機會談社會共識
確實,單身養育孩子並不是件簡單的事,要有強大的後援與財力
養孩子也不是用愛就能解決一切的粉紅泡泡,會需要很多智慧與勇氣來面對
我同時也希望透過這樣的修法,讓政府與社會大眾感受到,養一個孩子是整個社會的事
我接受有人反對這種說法,但既然如此就別再鬼叫生育率低了好嗎?
所謂後援,難道只能是配偶或家人嗎?難道不可以是摯友、保母,或者完善的托育系統嗎?
異性長輩的重要性,難道不可以讓異性友人或良好的性別教育來取代嗎?
也許有些人會有擔憂,如此一來鼓吹許多"不正常"的家庭出現,瓦解婚姻家庭制度
但什麼才是正常呢?誰來定義正常?這些"不正常"家庭已經存在了
而這正是我所希望的:
我希望透過這樣的修法,打破傳統的,充滿性別不平等的、單一的主流異性婚家戀制度。
如此一來,我們才能更細緻的看見每個人、每個家庭不同的需求
看見無數幸福的可能性
有愛才能成家,可這個愛,不必然一定要先是愛情
如果我未來有孩子,無論這孩子來自哪裡,什麼血緣,我都希望他的未來,是可以生活在
一個更加自由平等,更加多元的環境。無論他的性傾向,他想不想結婚,想不想有孩子,
想要什麼樣的家庭,他都可以找到幸福的可能性
我無法保證他會幸福,但我不希望他被剝奪這樣的機會
這也是我打這篇文章的目的
我們的每一次表態,都是在為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
開放單身女可以合法施行『人工受孕』及『試管嬰兒』 附議中
https://join.gov.tw/idea/detail/53479b9a-8cbb-4ea0-9f16-2294c97f24ac
作者: caramelputin (bobo)   2018-01-12 07:58:00
推,其實就是厭女
作者: herokiki0524   2018-01-12 11:39:00
推妳!
作者: dark19970301   2018-01-12 13:58:00
看到板上的留言,跑來推~
作者: chihlingchen   2018-01-12 20:56:00
狂推本篇 想轉到臉書上可以嗎?
作者: sakuranbofan   2018-01-12 23:08:00
推!覺得實在講得太棒了!!!
作者: energy520200 (春虫虫)   2018-01-12 23:58:00
以旁觀者的角度支持,但假設是我的小孩要被領養,幸福的父母絕對優於幸福單身媽媽,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就算沒有歧視,心裏也會缺一角
作者: syndrome1028   2018-01-13 00:18: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