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放媽一馬】母嬰同室沒得休息 國健署將

作者: louissgirl (Louis's girl)   2017-10-18 21:08:09
阿萍醫師在她的臉書回應最近又引起熱議的母嬰同室話題,
我覺得逼死媽媽的不是母嬰同室,
而是媽媽自己的矛盾心態...
因為知道母奶比配方奶好的客觀事實,
但是出於某些原因卻無法或不願哺育母乳。
這時候怪罪政策不該提倡母乳哺育未免奇怪,
因為母乳很好的事實不會改變,
與其要求鼓勵母乳哺育的政策噤聲,
是不是提出一些更有建設性的建議更好呢?
例如 建置哺乳諮詢資源
https://www.facebook.com/mothernature.tw/posts/534930426850653
給定的時間(24小時)與空間(親子同室)限制,若回到母嬰生物性的討論,是否會更清
楚些?
很喜歡Diane老師2012年來台灣演講時的比喻,「媽媽跟寶寶,像兩塊磁鐵,一定的距離
內,他們自然會吸在一起。一旦分開了,就只是兩塊磁鐵,互不相干。」
跟溫尼考特醫師的觀點很相似,以下節錄自溫尼考特醫師《給媽媽的貼心書》
■假如母親跟嬰兒之間的親情已經展開,而且自然發展,就不需要哺乳技巧,也不必量體
溫和作各種檢查,因為,他們倆比外人更明白什麼才是對的。在這種情況下,小嬰兒會用
對的速度正確的量,也知道何時該停止。寶寶的消化和排泄不必外人監控,因為情感關係
自然發展,整個生理作用就奏效了。我甚至可以進一步說,在這種情況下,母親從寶寶身
上學到的育兒心得,就像寶寶也從她身上了解了母親。
■母親與寶寶之間因為身體與精神的親密連結,產生了美妙的愉悅感覺,可是人們老是訓
誡母親,千萬不可沉迷在這種感覺之中,所以這種愉悅的感覺一下子就被人們的忠告所推
翻。這才是真正的麻煩所在。在哺乳領域裡,居然還找得到現代清教徒的蹤影!想想看,
根據這種清教徒式的說法,寶寶出生以後就得把他跟母親分開,讓他喪失可以找到媽媽的
感覺能力(這種感覺可能是透過嗅覺來進行的)!再想想看,根據這種清教徒式的天才做
法,在哺乳時把寶寶包得緊緊的,讓他無法用手抓乳房或奶瓶,整個過程中,他只能表示
「要」(吸奶)或「不要」(把頭轉開或睡著)!最後,試想一下,根據這種清教徒式的
哺育法,在小寶寶尚未開始感覺到自己和自己的慾望之外,真的有任何外物存在以前,竟
然得在固定時間一到就立即強制餵奶!
■ 假如只因為權威人士說自然哺乳是最好的,就把它當成要刻意努力的目標,那麼連自
然哺乳這個觀念也變成有害的!
溫尼考特醫師在人家質疑他:「幹嘛大費周章去跟已經做得很好的人說話?那些面臨困境
的父母豈不更需要幫忙?」他說要試著不被這個事實壓垮!他說:「我有一個很好的理由
,讓我非主動支持他們不可,那就是有些趨勢是要來摧毀這些美好事物的。認定美好事物
一直都很安全,不會受到攻擊是不智的;相反的,要讓美好事物存活就必須保衛它,則是
真的。」
我們一起來努力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