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寶寶] 大寶的情緒行為問題很大

作者: shiroro (shiroro轉成長型汽座)   2017-08-02 14:47:08
媽媽辛苦了,工作忙碌還須照顧兩個孩子。
我想你一定也累壞,感到很煩躁無力。
孩子確實目前有些問題需要處理,但那不是你的錯,
請給孩子犯錯的空間,並讓他從中學習成長。
我們也是在孩子出生後才學習如何當父母,也需要給自己空間時間
去跟孩子一同學習成長,不要在自責與愧疚。
先說結論,我不認為處罰孩子會是個有用的方法。
至於可能的改善方法,我建議你可以去看一下
《跟阿得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用鼓勵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這本書會有很多有用的建議。
我下面提供的建議,這本書都有詳細說明。
大寶的行為看起來是希望獲得「過度關注」,
他傳達出的背後訊息是乏歸屬感,感受不到自我價值。
所以他一直透過類似的行為來測試父母的愛。
從時間脈絡看來,引發點是來自於二寶出生,
如果要我試着猜測他的內心想法可能是:
「自從小寶寶出生,我就感到媽媽好像不再那麼重視我,
是不是只有當我讓你忙於應付我,我才覺得媽媽愛我,我是重要的。」
孩子的想法很單純,他不曉得這種行為會讓大人感到生氣煩躁,
當他測試父母的愛,但卻無法得到他渴望的情感連結與歸屬價值感,
他卻也無法停下測試行為,甚至是更投入。
再者,因為引導出父母的不耐與怒火,孩子既無力處理與失望,
不安且孤立的感受讓他選擇用報復的心態去處理問題。
也就是那些打人或關人等困擾的問題行為,
其實傳達出的是孩子「我很難過!我很失望!」的想法。
其實解決的方法就是用鼓勵方式,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建議規劃一個特別的時間,讓你跟大寶單獨相處。作一些大寶喜歡跟你一起做的事。
等到加深情感的連結,可以跟大寶聊聊最近他的行為表現。
特別要留意的是,談話時不要指責說教。
可以用像「我注意到」「我發現」去陳述行為,試着去說出孩子可能的想法
「你是不是因為」用類似猜測的方式,來表達我想了解你。
對孩子的情緒想法表示出理解,並且傳達無論你怎麼樣的行為表現,
你都是媽媽心中重要的寶貝。
如果孩子哭了,你不曉得該說什麼,只要緊緊的抱著他就好。
只要你贏得孩子的心,就能贏得孩子的合作。
處理完情緒,再來就是行為問題。
當孩子出現那些討取關注的行為,其實是需要放手與信任,鼓勵他自己去完成。
如果之前的親子對談順利,可以繼續跟孩子討論是否有解決的辦法.
你必須讓孩子明白,媽媽只有一個,時間只有那麼多,你很需要他的合作與幫忙.
當媽媽能盡快完成本來該作的事,就能用更多時間來好好陪他。
鼓勵他自己動手吃飯;睡覺前抱抱他唸個故事後,鼓勵他自己睡;
或是讓他參與照顧二寶的工作。如果孩子耍脾氣也不用太在意,
溫和堅定的告訴他需要自己完成的事,並表示你相信他辦得到。
如果他作到了,就肯定他的努力與進步。常對他說「謝謝」與「你幫了大忙」。
這些能提升孩子自信與感到自我價值。
在設定限制時,盡讓是「先同理再引導」
例如他說想飯前吃果凍,你可以說
「聽起來你好像餓了,也很想吃果凍。再幾分鐘就吃飯,吃完飯你可以吃果凍。」
想吃饅頭也一樣,先同理感受,再設定限制。
當然面對需求不被滿足,孩子可能會強烈表達抗拒與用哭鬧發洩挫折。
這很正常,就讓他哭一下吧!
如果哭鬧時會伴隨不當行為,一定要立即制止他,
一樣是「先連結情感再糾正行為」。
緊緊握住他的手限制行動,眼睛注視他冷靜的說:「媽媽愛你,但我不要你打人。」
可以在家中佈置一個專屬他的「冷靜空間」,一些柔軟的玩偶抱枕,他喜歡的玩具等。
當孩子失控無法停止不當行為時,可以抱他過去並告訴他:
「你現在無法控制自己,你在這裡好好哭,等你覺得好一些我們再談。」
如可能時間許可盡可能陪伴他身邊,等他情緒平靜下來.
如果有時間壓力,告訴他你還有事要作,你會陪他三分鐘然後離開,等他哭完再來找你。
不要隔離也不要關,要讓孩子感覺他與父母是連結的。
當孩子冷靜後,渴望與你從新獲得情感連結,
請好好抱抱他並且再次說明規矩與設立用意。
孩子是相當重視與父母的關係與情感,他絕對會願意聽從親密之人的指示。
而且真的不用怕孩子哭,也不用覺得我們有必要滿足孩子所有要求。
孩子要面對挫折,學習處理失望情緒,才會從中成長。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理解與陪伴,以及「愛」。
希望你與孩子們能越來越好,祝福你們。
還有我真的很推薦看這本書。(真的不是葉珮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