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孩子(/大人)在公園能學到的事-2

作者: hemo (lacuna)   2017-01-13 19:16:31
延續前文
第二個 孩子可以學習察言觀色,增加社交能力,學習分享跟等待
這對還沒就學的孩子來說基本上就是模擬學校的情境,學習團體的求生技。
-面對不熟悉的孩子,看到對方動作大或速度快就要知道閃開,趨吉避凶是基本功。一起
玩時,學會看對方反應調整行為是進階。
-行進路線塞住,看對象考慮使用a.硬擠,b.喊借過,c.等待或d.撤退繞路,這些策略沒有
絕對優劣,只有有沒有用對地方。
-遇到喜歡的設施要學會分享輪流,玩很開心,但有人排隊就得輪流,或是一起玩。上次
看到
有小朋友願意跟我的孩子擠在搖搖馬上一起玩,心中充滿感激。
-遇到別人帶喜歡的玩具要學會不碰觸或學習詢問對方可否一起玩。以我的女兒為例,想
跟小朋友玩球,我評估哥哥可能願意一起玩,就會帶著還不太會講話的她引導她仿說,她
講完我再幫她複述一次,通常就能成功。但擺在旁邊沒人顧的滑步車,我就會直接跟他說
"
不是我們的,不知道是誰的不能玩"。
-學習等待!這個超級重要,讓孩子學習要獲得喜歡的東西需要花時間耐心等待。我的痛苦
經驗:排盪鞦韆隊伍有時等五到十分鐘才玩不到半分鐘(沒辦法,孩子年紀小也盪不久,又
不願意大人幫忙推,只好自我安慰她滿足就好,媽媽也順便練耐心),盪完又繼續排。其
實孩子在這活動中最好的獲得是過程學會等待,前庭覺輸入跟技巧升級這目的反而是其次
。等待的時間她也仔細觀察到其他孩子怎麼盪,相信有一天她就能派上用場。
每次去總會
遇到幾個寵愛孩子的家長,想說要充分利用時間,孩子先玩別的,大人負責代排,看到這
情況難免感到可惜,通常這類的孩子一回到隊伍等不到幾秒鐘就抱怨好久喔,再來他們的
動作通常也比較不純熟偏向蠻幹。代排乍看省了孩子的時間,卻也扼殺了孩子的耐心跟喜
歡的東西應該自己努力取得的概念,因為沒有觀察別人的機會,技巧也只能閉門造車了,
進化有限。
以上為早療工作者跟2y娃的媽的絮絮叨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