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別被競爭力嚇壞,模糊了教育的根本

作者: billiron (驚驚驚驚驚)   2016-09-17 15:20:31
針對上次的心得分享
沒想到居然討論這麼激烈
看到留言,對於我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有人願意出來指正,我都是很感謝的
至於因此就懷疑是不是合格老師
這倒是儘管放心,公幼老師不合資格是進不去的
最後還是想強調一下
文章其實是想傳達,"放手" 這個概念
語氣不佳,還請多多包含 ^^"
以下是本次正文~~
網誌好讀版:
http://wp.me/p7Oe1H-3j
===========================================================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人之常情
因此我們總會不經意的注意著如何讓孩子在未來更有競爭力的訊息
也因此,台灣補習的年齡層從10年前開始往上延伸,往下蔓延 (註一)
看到有的小朋友,從幼兒園開始下課就往才藝班,英文補習班報到
有時候都會不禁反思,到底這樣是好還是不好
重要的東西很多,但我們一個一個來
就拿英文來舉例,讓孩子提早開始學習英文,
有部分原因可能是受到所謂的 "語言關鍵期" 的影響
然而,對應到近年的報導卻總指出 "台灣的英文程度逐年下降"
而根據ETS所提供的資料,台灣多益平均成績從2010~2015年以每年穩定下降兩分
從544下降到了532 (註二)
明明我們學英文的年齡不斷提早,但程度卻不見提升
事情,好像有這麼點不合邏輯,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近年研究發現,如何學好一樣東西,我們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來作探討
學習動機 :
對他有興趣,才能撐得下去
練習,練習,練習 :
只有使用他,才能刻進你的記憶迴路
蛋黃區外附近的學習效率最高,之後遞減 :
比你會的難一點點,效果最好,難太多,也沒什麼用
這樣看起來,好像和年齡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原因大致是因為,一來沒有學習動機,學習是被動的
二來,學了沒在用,事倍功半
縱使關鍵期可以提升學習效率,
但是在你討厭他的狀況下,0乘多少都是0
如果人生有關鍵期,那這個年齡一定是人格特質與品格的關鍵期
這東西越晚越難教,錯過了要救連老祖宗都說改江山更容易些
而技能的建立,相較起來建立還容易些
人格特質,是一個常被遺忘的核心重點
眾多研究都顯示,一個成功的故事,
背後其實是根源自那個人的人格特質
而剩下的只是基於此,開枝散葉的結果
但是,我們通常只看的到,最後臨門一腳的那個部分
這位伯伯,王德順,是最近看到一個很激勵人的影片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IWtVDr6DCk]
這次的伸展台走秀,我們看到的是一個79歲的爺爺,帥氣登場,秒殺全場
如果有興趣的可以回去看看他的演講 (註三)
你會意外發現,這只是他人生中一個一氣呵成的結果,
沒有意外,也沒有單一原因能解釋他的成功
因為少了任何一個部分,恐怕都沒辦法成就今天的他
話題回到孩子,比起擔心他的競爭力,
也許我們更需要的是扎好他的根
不是說,技能的培養不重要
只是也許今天紅極一時的 "大家學程式"
馬上就變成 "還在寫程式? 現在大家都在 XXX"
世界無時無刻都在變化
以前念大學是稀有動物,研究所是珍稀動物
現在叫做標配,連選配都稱不上
技能的培養因應世界的風向
這沒人能說得準
而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
只有良好的態度,才能站立於洪流中,走自己的路
"樹頭若故乎災,就不怕樹尾作風颱"
作者: collector111 (collector111)   2016-09-17 16:06:00
非常贊成你說的,人格養成比什麼技能都重要人格是核心,技能是從核心發展出來的可是對爸媽來說,學技能只要出錢,培養人格卻要花時間心力,還要足夠知識和正確觀念才做得到
作者: katherinetao (凝璇)   2016-09-17 16:39:00
一樓自婊 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