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寶寶一直排擠老爸(紀錄by爸爸)

作者: Sunnyrain (sunnyrain)   2016-09-12 22:19:38
我家寶寶對我跟爸爸差很多,對我又甜又溫柔(得意)
爸爸被排擠的非常嚴重
以下是爸爸紀錄的心情,還好他還算堅強,
我如果被兒子這樣排擠應該會想哭吧 XD
(其實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爸爸心中這麼多小劇場哈哈)
好讀網頁版:http://www.bittybeantw.com/baby/dad-versus-mom
(兒子=小豆)
自從今年二月從紐約回來後,小豆和老爸的關係每況愈下。在紐約時,
小豆還可以開心的跟老爸邊笑邊喇舌;想不到幾天後回台灣,小豆竟然排擠起我來。
小豆的一天大概在早上五點半開始,他會大喊一聲「餓!」,
然後坐起來等人把他抱離嬰兒床去臥室外吃早餐。
小豆張開眼如果看到的是媽媽,就會開心得笑出來,然後喊「馬麻抱抱」。
如果是老爸的話,他馬上皺著眉頭,眉毛變成小八字眉,
一語不發或者喊一聲「鼻要鼻要」。
這種情形持續了三天後,我估狗並整理了一些幼兒教育的理論,
從國外知名兒童心理研究中心學了幾招。
統整起來,寶寶們會在某個階段排擠雙親或者照顧者之一,那原因就是寶寶長大了,
想要傳達出他自己有選擇權,並且他可以自己做決定。總之,
小豆現在想要告訴爸爸媽媽的是:我長大了! 我要做自己的選擇。
那爸媽該怎麼辦呢? 首先如果是弱勢方,也就是被排擠的那位,要知道這件事是正常的,
心態上別太鑽牛角尖並且多跟寶寶一起玩,想點你跟寶寶可以一起做的事情,
最好是對他而言很新鮮的:像是一起出門撿樹葉,一起看著窗外數車子...等等,
讓寶寶覺得這件事是你跟他專屬的,進一步提升你跟他之間的關係;最後,
不管被排擠的多嚴重,也要時時讓他知道你永遠很愛他的。
相反的,如果你是優勢方,那你就要適當的做球給弱勢方。
以媽媽為優勢方做例子的話,就告訴你的寶寶說:馬麻在忙,請把拔陪你玩好不好?
哇! 把拔在吃水果耶? 要不要請把拔給你吃?
總之,優勢方要做的事就是要多給弱勢方創造機會,在寶寶面前裝忙,
給予另一半和寶寶單獨互動的機會,讓寶寶漸漸發掘出另一半吸引他的點,
提升伴侶在寶寶心中的地位。
最後,要謹記,風水輪流轉,寶寶心如海底針,優勢方和劣勢方可能會某一天突然互換,
一切都是正常的。
很好! 做完功課了,該用在實戰上了!
第一步,別鑽牛角尖並且想點新鮮事兩個人一起做!
「小豆,你要不要跟把拔一起丟球阿?」
我指著新運送過來的寶寶籃框,拿著軟軟的小籃球,率先丟了一球給小豆看,投籃之外,
我還中二的喊了一聲「空心」!
這一招似乎很不錯,因為我兒子馬上開心的跑過來模仿我,
可惜美中不足的是我大部分的球都沒有投進,
所以小豆似乎沒有感受到籃球是要把球投進籃框的運動,只是一謂的拿起小籃球,
然後朝著四面八方任意的丟出去,並且興奮的喊「轟勳」!
五分鐘後,他玩膩了。當我幫他撿回遠處的小籃球,準備遞給他時,
他喊了一聲「鼻要」後就跑去找媽媽了。
不過我可沒這麼容易屈服,家裡還有小豆爺爺奶奶寄上來的球池和各種球類玩具,
而在我的計畫中,為了提升我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這些將被用來打造專屬於我跟小豆的兩人活動。
不過,最後不論是寶寶版的棒球、籃球、橄欖球還是網球,
我跟小豆的兩人活動不知為何演化成:他拿起任何一種球都開心的丟出去,
然後當球滾到各種很難撿的角落時,像是櫃子死角或者床底下,他就會指著球說:把拔撿!
在我兒子心目中,這些球跟阿公阿罵或者馬麻都可以玩,然後專屬於把拔的部分就是:
把拔撿。
總之,也算是有一樣專屬於我的活動了,雖然說每次撿完床底下的球時下背都會痠痠的,
不過無魚蝦也好。
第二步,就交給老婆做球給我了!
只要周末沒有安排到醫院的值班,我跟老婆大多會帶小豆出門去玩。
小豆這種年紀的寶寶超級愛出門玩,每次只要說到要帶他出門他就會開心的跳起舞來,
然後只要有任何一個家人出門沒帶他,即便是出門上班這種,
他也會悲從中來準備痛哭一頓。
我們出門玩時,小豆有時候走得累了,就會要馬麻抱抱,這種就是最簡單的做球時機了!
「馬麻抱抱!」 小豆張開懷抱,臉貼上老婆的腿。
來了來了! 機會來了!
「馬麻今天身體比較累,請把拔抱你好了!」
我一抱起小豆,他四肢劇烈的揮舞,然後伸出食指指著媽媽痛哭流涕。
照著學到的知識走,這種時候不能屈服把他交給馬麻,
於是我們又再次跟他解釋一次為什麼馬麻今天不能抱他,而是由老爸來抱他。
幾次這樣下來,我們的計畫算是成功了,他不再劇烈掙扎,
只有偶爾抱一陣子後會試探性的對老婆說:馬麻抱抱?
為了維護我岌岌可危的地位,所以大多時候當然不會由老婆接手。
但說實在的,小朋友們真的是很精明,
我們常常需要從一個沒有手扶梯或電梯的捷運出口回家,而那個出口的樓梯,
從下往上看簡直一望無際,要不是那個出口離家很近,根本不會想走那一大串樓梯。
「把拔抱抱!」
沒錯,只有面對捷運出口以及中正紀念堂那一串連綿不絕的樓梯時,
我兒子才會主動這樣說。他累了,不想走那串樓梯,而他知道馬麻抱他走這個會很辛苦,
而且把拔處心積慮的要刷自己的存在感,這種差事交給把拔正好。
中正紀念堂,象山步道,沒手扶梯的捷運出口,對小豆而言,
任何一看看不到底的上下坡樓梯,就是專屬於把拔的。
一樣,無魚蝦也好,存在感多刷一點,
說不定哪一天在兒子心目中我的地位可以超過老婆,
雖然說寫著寫著我都心虛覺得不可能有這一天了。
統整起來,在小豆心目中的活動分配大致上如下:
馬麻:
1.吃早餐和晚餐
2.睡前負責抱抱
3.外出時負責陪玩
4.想哭時討拍對象
5.寶寶游泳時可以一起下水
6.睡前講故事
7.負責欣賞小豆唱歌跳舞
阿罵:
1.吃午餐和晚餐
2.一起午睡
3.負責白天出門玩的事宜
4.負責帶出門看每天中正紀念堂的升旗和降旗
5.游泳時一起下水
6.討拍訴苦對象
7.負責欣賞小豆唱歌跳舞
阿公:
1.每天回家負責抱抱
2.專門餵吃水果
3.講故事
4.討拍訴苦第一優先對象,尤其是被馬麻阿罵禁止的事宜
5.負責把自己食物的精華區,像是干貝水餃裡面的干貝,蛤蠣的肉貢獻出來
6.負責欣賞小豆唱歌跳舞
把拔:
1.撿球,當自己不想撿球時
2.外出時,當遇到超多階的樓梯時,負責抱自己
3.在家裡馬麻阿公阿罵不在時,可以給抱,但是馬麻在的時候不行
3-1.延伸至3的細項:把拔不能抱馬麻,抱了我翻臉
4.貢獻食物精華區
5.提腳踏車和重物
經過幾個月的耕耘,我也是有一些屬於自己的專屬活動,
雖然都是不怎麼重要的工具人雜事,但老話一句,無魚蝦也好。
不幸的是,大部分的時候,我還是處於被排擠的狀態。
舉例而言,我們把小豆的嬰兒床跟我們的雙人床接在一起,
所以睡覺時我們三個人就像大通鋪一樣是並排的,
唯一差別就是小豆床的另一端有防止他掉下去的木頭圍籬。
想當然爾,睡中央的一定是馬麻,如果我睡中央,
他一定會千里迢迢從他的小床爬過我去投奔馬麻才肯入睡,
要不然就是踢我直到我乖乖離開中央。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時小豆已經睡著了,我側躺在他嬰兒床旁看著他的臉,
不知不覺也睡著了,而老婆也打算就讓我睡到隔天上班,
所以當天我就睡在老婆和小豆中間,小豆睡在他的小床,
而老婆則因為我已經睡死在中間,所以睡在最旁邊。
凌晨時,我被一陣騷動驚醒,一個沉重的東西快速爬過我的大腿,
朦朧中我竟然還以為是野貓跳進來鑽過被窩。
定睛一看,原來是兒子。小豆爬到馬麻大腿上,躺著繼續睡,
重點是這小子完全就是睡著的,難道說,這小子連潛意識都在排擠我嗎?!
不過,被排擠也是有好處的,我們醫院都會有外放分院的義務性訓練,
幾個月中就會有幾週。年初老婆外放雲林分院時簡直是水深火熱,
小豆每天睡前都以為馬麻躲在被子下面,掀開被子找不到人,身邊只有把拔時,
悲從中來嚎啕大哭,當時有幾天我整晚都沒睡。
好處就在,當我被外放時,我完全不需要像老婆一樣擔心兒子沒有自己會不會分離焦慮。
畢竟,百分之百不會。
作者: ShadowInWind (炸雞)   2016-09-13 00:05:00
一起刷存在感吧(握手)
作者: afterrainsky (姿姿)   2016-09-13 07:07:00
我笑了 爸爸很用心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