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爸媽,請你一定要陪我到七歲

作者: ARAYA (一生懸命)   2016-05-20 00:29:41
現在,我們身邊很多人都在疑惑一件事
大街上那些開著賓利 Lexus BMW和法拉利的人
到底從哪裡冒出來的?
到底有什麼好的發財門路呢?
不知你有沒有想過:
人生到底是怎樣被決定的?
如果你沒有想過自己的人生,那至少考慮過孩子的吧!
過的不好的父母更應該想想,因為你肯定希望孩子過的好。
今天魚爸編輯的這篇文章,多多少少會給一些想法:
文章因為談了孩子成長的31個敏感期,還有3個影片,所以有點長,適合收藏,慢慢看,
慢慢體味吧!
文章從一部英國拍了50年才拍成的紀錄片說起。
“把孩子交給我,只要7年,我就能還給你一個男人” ——耶穌會的格言
1964年,拍過007的英國大導演邁克爾·艾普泰德開始記錄14個7歲的英國小孩,每隔7年就會找到這些孩子,拍下他們的最新狀況
,於是就有了《14Up》 、《21Up》、《28Up》、《32Up》、《42Up》,《49Up》,
直到2013年孩子都成了《56Up》裡的老年人。
講述14位孩子從7歲到56歲的人生經歷,默默追問決定人生的答案。
這不僅僅是一部史無前例引人思考的紀錄片,或者說,這是一個追問普通人命運的社會學
研究報告。
我們看著片中的主人公,看到他們從小開始,慢慢變老,看他們努力奮鬥,
看他們徒勞掙扎。
從他們的身上,我們多多少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這部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窺見到普通英國人的人生。而那些人的人生無不證實了導演最
初的推測,幼時的家庭影響對孩子的一生來說,是難以磨滅的。
每一集影片都以一句話開篇:“讓我帶一個孩子到七歲,以後隨你怎樣帶,隨他怎樣長,
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已是注定。”
我們中國古話說:“三歲看七歲,七歲定終生”,同樣的道理。
不要錯過孩子7年成長的關鍵期
有太多人曾幻想過“如果我能回到過去,我會……”如果,如果,再多的如果也是空談!
也有很多的父母一直在抱怨說,我的孩子問題太多,自己感到手足無措。
很多時候是錯過了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為什麼說七歲前很重要,今天魚爸數了一下,孩子成長的31個敏感期,幾乎全部是在7歲
前形成的。
所以不要等孩子的性格習慣已經成形了,你才來教育自己的孩子,那時候,他已經不是你
的乖寶寶了。
下面,我們就細數一下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哪些主要的敏感期。
全文見:http://www.media8.me/?tp=article&id=9343&r=araya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