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寶寶] 幾歲帶回來自己帶比較好

作者: skyoceanptt (璐璐)   2015-12-03 15:02:10
※ 引述《siaone (今天明天後天)》之銘言:
: 我只能說不是所有的假日父母都是有苦衷的
: 我自己的親人因為不想照顧小孩,所以就把小孩丟到長輩家
: 還有認識的朋友是因為覺得小孩很吵,所以把小孩丟到全日保母那裡
: 也有認識的人是為了賺錢,但是兩夫妻的收入加起來快250萬,有兩間房子
: 也沒有任何家庭負擔,純粹就是想賺錢,不想犧牲掉自己的生活品質
: 我舉個其中一個例子
: 有個朋友也是把小孩子丟給長輩顧,一個月看到小孩的日子不到四天
: 後來生了二寶以後,把大寶接回家,小孩當時2歲多了
: 結果小孩因為生活習慣大改變,極度不適應,很不聽話,很歡
: 父母也不理解小孩為什麼這麼歡,也沒認真去想
: 就只能痛打小孩,然後罵他,你怎麼那麼壞...之類的
: 常常就跟身邊的人抱怨這個小孩,然後覺得他都是被長輩寵壞
: 結果小孩不到三歲,居然出現一些自我傷害的舉動
: 看到這裡可能你會覺得很扯
: 但是想想看有一個很有名的例子,就是蔣友青
: 他也是被他母親從美國帶回來,不適應台灣的環境
: 他當時就在電視上抱怨過他的母親
: 他說的內容,這我就不多說了,自己找GOOGLE看看吧
: 我只能說,你要把小孩接回來,挑兩歲,那你自己真的要認真準備
: 兩歲的小孩處於正皮的年紀
: 他們表達能力又不是不好,有任何不開心,就是歡給你看
: 加上生活習慣以及環境大改變,生理心理一定都相當的不適應
: 你又將近兩年沒跟他相處,他有啥生活小習慣,你絕對不清楚
: 對你們兩個來說,都需要很大的耐心跟毅力
: 基本上我覺得一歲大概就是分離最久的極限了吧..
原文恕刪部分。
版媽的這個案例跟我自己親戚的案例好像…我都忍不住以為我們認識XD.
我要分享的案例跟這個版媽有像,不過結局很糟,
這個案例深深的烙印在那時才國中的我身上,影響到我自己決定當個職業媽,
每晚只零碎睡個1,2個小時也要撐下去。
因故事可能太長,我先講一下我的想法,
我覺得原原PO並不是我這個案例中那樣的媽媽,
相信原原PO是想把孩子接回帶在自己身邊的,
所以就像大多數的人回文建議的請早點帶回。
孩子並不會因為大了,帶回來就比較好帶,他的一些小習慣你不了解,
他可能因為這些小習慣變了而哭鬧,也不會說原因,而你也不了解而更挫折。
就算他比較大了會講話了,還是要知道他還是個孩子,
並不會如你想像中的有著大人的懂事與成熟。
1,2歲的他們需要是穩定環境帶來的安全感,
失去這些習以為常的安全感,對孩子來說並不好。
我自己的親戚是屬於會生不會養的案例,
第一個女兒生了之後,因為她想要有自己的生活品質,而把小孩丟給全日保母。
一個月假日也是去看個3,4次,甚至後來一個月只看個2次
,後來一直到要上幼稚園大班後才接回來。
這就是個悲劇的開始,接回來之後,女兒對親生爸媽是很陌生的,甚至是陌生人的等級。
因為一個月才出現個2次,出現2次也不過就是待個一小時就走…
所以小孩不懂為什麼要離開熟悉的保母家,他以為保母夫婦是她的爸媽。
而保母家是她的家,離開她以為的家對她來說是個巨變。
而小女孩的媽媽因為小孩一出生後就沒帶過小孩,所以她也不會帶小孩,
只覺得小孩怎麼動不動就哭,哭了又不講原因,
她覺得已經會說話的小孩為什麼還要用哭鬧來表達情緒。
又因為沒帶過小孩,所以對小孩的耐心極低。
覺得小孩就是無理取鬧…又不懂小孩的習慣,甚至不懂小孩為什麼不叫她媽媽。
不斷的哭鬧,媽媽無法安撫,生活習慣無法磨合的情況下出現了最糟的情況。
小女孩的媽媽開始覺得女兒很歡必霸,很不乖,
所以認為用處罰打罵可以讓小孩不再無理取鬧。
已經沒有安全感的小孩,媽媽無法讓他有安全感,又用打罵來解決這些事情。
後果可想而知…並沒有比較好,小孩變的恐懼這個家。
白天就是縮在媽媽準備給他的小孩房,可是小女孩總是縮在角落,小小聲的哭泣。
因為大聲的哭泣,媽媽會衝進來對她又打又罵。
晚上,她也不敢上床睡覺,依然縮在房間的角落,一邊想保母媽媽哭累睡在角落。
為什麼我會知道,因為有一天還是國中的我因為要考試,借住在這位親戚的家中。
看到小女孩的情況,我有問小女孩的媽媽,
為什麼會這樣,媽媽只是生氣的說:她就一直想保母呀,也不想想現在是我在照顧她,而
且一直哭煩死了,我們一家都沒辦法好好睡覺。
我聽到這些話真的很震憾…住在那幾天我都會特地去小孩房看小女孩。
雖然我不會對她打罵,試圖讓她覺得我友善,她有時也會笑給我看。
但感覺的出來她還是懼怕住在這個家裡的所有人。
講到這裡覺得很悲哀…為什麼親人會變成小女孩懼怕的人…
事情演變到最後,約3個月後,在幾次節慶假日時,小女孩被媽媽帶回來老家時,
所有親戚跟我阿嬤都看到了小女孩身上那一塊一塊的黑青…
於是大家都知道已經變成虐童了…
為了小孩好,大家開始勸說媽媽把小孩送養吧!
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再這樣下去,小女孩會出事的。
後來,小女孩找到了一個好人家願意收養她。
有經驗的孩童心理醫生都理解,故事到這裡並沒有結束。
小女孩心理受傷的很嚴重,再次換了一個家庭並沒有撫平她的傷痛。
儘管家庭裡的養父母對她視如己出,但她已經害怕家。
孩童時期心理受傷的後果影響了她,長大後,他從國中開始就逃家。
總是好不容易找到她,接她回家後,過沒幾天她又逃家了。
之後在某次逃家後,養父母就再也找不到她了。
我不知道她後來去了哪裡,也不知道她心理的痛苦好點沒有,
在我懷了自己的女兒的時候,我變的常常想起她來,也自責自己沒有幫助到她。
心疼她被迫離開她認定的爸媽(保母夫婦),心疼她渡過縮在房間角落的恐懼日子。
但我知道對她來說,我這個親戚的心疼只是屁,因為我沒有對她伸出援手。
因為這個故事,所以雖然我熱愛我的工作,但我還是堅持晚上準時去接小孩,
當個白天上班,晚上陪小孩的媽媽。
在婆婆好心想要幫我帶小孩時,我寧願黑掉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當假日父母很多人是不得己的,我相信,但就像大家說的,若你沒在孩子身邊,
未來請更有耐心的去了解你的孩子,更有愛的去包容孩子。
若孩子沒辦法與你親密,也請原諒孩子們,選擇當孩子的朋友也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就算是不得己,對年幼的孩子們來說,是你先選擇離開了我們,無論有什麼理由。
那麼怎麼要求孩子剛回來,就與你有很親密的關係呢?
你先選擇離開了孩子,又殘忍的在孩子有記憶時,要孩子離開他認定的家與父母。
也許對孩子來說,無理取鬧又歡必霸的是我們這些大人吧。
真心的希望每個來到這世上的小天使都能健康快樂的長大。
作者: katherinetao (凝璇)   2015-12-03 15:46:00
如果是雙方認識單純送養沒有這麼複雜啦但是保母未必會願意接受被帶回去養壞的孩子
作者: Giselles1014 (唉一兒)   2015-12-03 19:28:00
天啊…我快哭了 我對我保母也是這心情QQ 只是我媽不會虐打我 但我真的覺得保母是我媽媽…我媽再怎麼彌補也無法補回那一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