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寶寶] 黃疸住院心得文

作者: Edster (Edster)   2015-10-26 09:20:21
有精神了,繼續發文。
續前言,這次來寫寫婦產科診所和教學醫院的差別。
我們住板橋,板橋就一間被推薦的婦產科診所,就是那間。
所謂的教學醫院也就是那板橋地區教學醫院。
寶寶體重太輕,吸允力不夠,嘴巴太小無法正確的含乳,
導致吸奶量不夠,最後體溫調節能力出問題,脫水、發燒、黃疸、嗜睡等症狀同時發生。
在婦產科診所要我們去大醫院掛急診的路上,突然覺得自己非常的失責
同時也不曉得孩子保不保得住。
這時我們還不知原因就是堅持不餵配方奶導致的。
幸好,最後在地區教學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的護理人員照顧下,
寶寶體重在一個禮拜內回到出生時的體重(22xxg, 2weeks)。
這時,開始比較婦產科診所和加護病房護理人員的差異。
不禁覺得婦產科診所的人力實在非常吃緊,在新生兒那間,
看來看去就是那三四個護理人員在輪班,而且非常的忙,而且雜事比較多。
隨時都在走來走去照顧新生兒、教學的時候也頂多就是半小時就教完親餵、洗澡。
前文有提過,雖然我預約了母嬰同室,但實際上沒有排到母嬰同室的房間。
只能去住到另外一棟大樓,醫師的休息房,鄰居也是差不多時候生產的家長。
這樣是不能帶寶寶出去親餵的。
所以在婦產科診所出院前,大概只有實際親餵三四次,其他都是擠出來餵。
這樣的教學品質與後來去找的泌乳顧問(NTD2000/hr)實在差異很大。
好歹要教一下判斷有沒有正確含到乳頭吧。
不然也該拿出體重計(最小刻度10g),教家長判斷寶寶吃的量。
再來說說在地區教學醫院的心得。
由於整間都是加護病房,那護理人員跟嬰兒的比例自然提高很多。
大概隨時都有20個護理人員,大概也是20床左右的新生兒、早產兒。
在那一個星期中,我們幾乎每天都去看寶寶。
會與兩位護理人員接觸,
一位資深的人員(服裝不同色)會負責向我們解釋病情,檢體分析進度
現在預計做那些檢體分析,要抽血要驗尿要做侵入性檢查都會跟我們說,
也有的項目要簽同意書。
另一位是負責照顧的護理人員
由於輪班的關係,我們每次去都會見到不同的護理人員負責照顧我們的寶寶,
若比較同時段,少說就看過五個左右。
有次護理人員就主動問我們想不想學親餵、瓶餵。
她也就細心的教了大概1hr,還預約了我們下一次教學的時間。
與診所不同的是,診所的護理人員非常的趕,
有時口氣實在不好,認為不會是你自己的事。
但教學醫院的護理人員相對來說比較有耐心
(在那邊遇過5個以上了,並非某人才會這樣)
我想這是因為雜事比較少和護理人員密度較高的關係。
就甘心的是:由於內人是容易緊張的人,所以只要被念了就很想趕快結束。
但加護病房的人員就說:妳不會是應該的阿! 內人就被這些話減輕了一些壓力。
開始有信心把寶寶餵養長大。
簡單小結
婦產科診所的優點:
離家近、預約後排隊比較快(<2hr),
私人診所的超音波照片可以照很多張。
地區教學醫院的優點:
護理人員雜事少,可以專心照顧寶寶,人力似乎也比較充足。
希望寶寶們不要再遇到脫水、發燒跟黃疸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