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如何教導孩子分享?

作者: elisafang (愛麗莎)   2015-06-04 10:14:05
好讀排版:http://is.gd/MU90OK
常常帶孩子出門的媽媽一定都會遇到,自己的小孩去搶別人家小孩的玩具,這時大人都會
超尷尬,請問媽媽,您會怎麼處理呢?
我們得先要知道孩子當他們太小的時候,其實不懂分享的概念。記得有一個媽媽說過在小
人的世界裡,他們會認為”我的東西是我的,你手上的東西也是我的”。而且他們沒有辦
法想像失去的東西還可以再回來,一旦從他們身邊拿走東西,對小人來說就是永遠不可能
再回來了。往往小人學到的第一個詞彙也都會是”我的”,由此可知小人的地域性佔有性
有多麼的強烈。
往往會看到很多父母有這樣的情況,一來是覺得自己很不好意思所以馬上把孩子剛搶來的
玩具,又硬生生的被父母搶回去給別人。又或者有些父母是完全放任不管,相信有很多是
在圖書館或是室內遊樂場只顧著玩手機的父母,這時就任由孩子們自己搶玩具搶得不可開
交了。無論是哪一種都不好,因為第一種並沒有教導孩子分享的概念,只是再次讓他覺得
失望與難受,而第二種忽略型的父母,有可能讓孩子在搶玩具的過程中受傷。
遇到這種搶玩具的情況,我想請各位媽媽們想想看,目前為止有沒有過自己心愛的東西,
如珠寶,項鍊或是日記本等被人不經同意的就拿走過,或是被人損傷過。那種心情還記得
嗎?會有多麼的痛心又難受,而且也會有不被尊重的感覺。沒錯,妳的這些感覺就是妳的
孩子所感受到的,所以在面對搶玩具的當下,如果媽媽的處理方式是再次把玩具給搶回去
,孩子是無法理解母親的。
所以請媽媽們跟我這樣做吧。
首先,請以同理心的方式對孩子說話,而不是怒吼。
同理心的方式必須是以”我懂你現在真的很喜歡這個玩具”為開頭,”我能理解你真的很
想要這個玩具”,或是”我知道這個玩具這麼有趣新鮮你一錠很愛”等句型開頭。不要以
為孩子是聽不懂的,其實孩子可以透過你講話的語氣感受到你的心情,所以藉由同理心的
說話方式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至少是被理解的。
再來,向孩子解釋為什麼現在不能擁有這個玩具。記住,解釋的語氣也必須平靜。
我很常告訴各位媽媽們,不要以為小人體型小就把小人當成是另外一種生物。他們還是人
類,只是不大會表達而已。所以”解釋”是必要的,不能認為它們是聽不懂的,就放棄解
釋而用處罰責備的方式。這樣會讓孩子認為家人無法依靠,更因為總是剝奪孩子所擁有的
讓他未來無論是在工作上或是人際關係以及感情家庭上,都欠缺安全感。所以我們可以試
試看對孩子說;”因為這個是小弟弟先拿到的,所以先拿到的人可以先玩,你不可以拿走
喔。”或是”你想想看如果是別人拿走你的東西時,你會不會也一樣不開心”。這個作法
還可以同時教導兩個孩子該如何面對玩具該由誰來玩。畢竟有些父母是太忙了,沒有辦法
一直在身邊看著小人,此舉也可以保護自己的孩子不會受傷。
最後,當你拿走孩子手上東西時也不要忘了給他新的玩具。
分享的概念除了給出去之外,也要相信自己可以獲得更多。施比受更有福對孩子來說也許
太困難,但如果用行動告訴孩子今天他分享這個玩具出去,媽媽會給他大大的鼓勵與讚賞
(小人很吃這一套的),以及再給他其他的玩具,小人的記憶總是短暫,所以很快地就會忘
記失去的痛苦而開心地享受目前擁有的。(或許有人會說分享是不計較得失的,沒錯,但
不要忘記這是成人的分享,小人程度的分享是需要被讚美的。)
總結一下,同理,解釋與鼓勵,是三段式的方法,提供給媽媽們參考。
不過我自己還有另外一種,就是觀察。我不是那種孩子一有什麼舉動就會衝過去緊張兮兮
的人,通常我會先看著自己女兒如何面對搶玩具或是被搶玩具。有時候她也會試著去給出
自己手上的東西,我就會在一旁鼓勵讚賞,我的女兒就會有一種”原來分享是這樣啊”,
把東西分享出去我就可以獲得鼓勵,接著我會再給她新的玩具。試著讓她自己去體會”主
動分享”,以後她就能夠更泰然自若地面對”搶玩具”。當然也有人搶過她的玩具,通常
她會大哭來取得我的注意,我會笑笑地看著她然後等待,接著拿新玩具給她,並且跟她解
釋,”失去了一個媽媽還會有新的給妳”。
在小人的世界裡,一起分享玩具也是學習妥協與合作的過程,媽媽們不妨放輕鬆,且不要
錯過這個教導孩子分享的機會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