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五月好發季,高燒不退小心川崎症上身

作者: bearchin (chin)   2015-05-14 16:57:32
育兒生活作者: 文╱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內科副教授主治醫師 郭和昌 輯╱張玉櫻 照片提
供╱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可愛寶寶康博淳,照片與內文無關) | 育兒生活 – 2015年5
月9日 上午10:25
川崎症(Kawasaki Disease,又稱:川崎氏症、
川崎病、皮膚淋巴黏膜症候群)
到底是一個什麼奇怪的病呢?
發燒的急性期會讓家長如熱鍋上螞蟻般奔波,甚至醫護人員毫無頭緒且不知所措,不管如
何治療或檢查還是每天發燒。那怎麼辦呢?
惟有先對這一個疾病有初步的瞭解與認識,一旦小孩發燒超過5天時,請您一定要想到川
崎症,一定要提醒您的醫師來排除川崎症的可能性,這樣寶貝就可以盡量免除這兒童後天
性心臟病「川崎症」的威脅。川崎症是什麼奇怪且難纏的病症?且看下文說明。
川崎症一二三四五症狀口訣
一個嘴巴乾裂
二個眼睛紅腫
三隻手指觸摸頸部淋巴結腫大
四肢腫脹
五就是五天發燒和很多皮膚疹
診斷不易!發燒超過5天應考慮川崎症!
但目前仍沒有任何一種臨床檢驗可以提供當作川崎症的診斷標準。
也就是說無法單做檢查或檢驗來確診川崎症,所以家長更應該注意所有發燒大於5天的病
童,並時時檢視幼童的症狀。
筆者建議出現異常症狀時可以利用智慧手機拍照,以提供就醫時醫師參考及適時提醒幼童
主治醫師考慮排除川崎症的可能性。
除診斷標準要件所含的臨床表現外,還有一些常見的非特異性臨床特徵,
包括:躁動、虹彩炎、無菌性腦膜炎、暫時性缺血性腦中風、咳嗽、嘔吐、腹瀉、腹部疼
痛、膽囊水腫、尿道炎、關節痛、關節炎、白蛋白指數低下、肝功能上升、動脈廔管形成
甚至心臟衰竭…等現象。
在一些新生兒必須接種卡介苗疫苗的國家中,川崎症也會有相當大的比例造成接種部位的
紅腫或潰瘍,高雄長庚的病童約有一半的比例會有卡介苗接種部位反應。
所以發燒的小孩都要看一下卡介苗接種處是否紅腫,若是紅腫就需排除川崎症的可能。
及時正確治療,以免傷「心」!
川崎症雖會燒壞心臟,造成心臟血管損傷或甚至死亡,
但請別擔心,現今,單一高劑量的靜脈免疫球蛋白是川崎症治療的特效藥,只要及時診斷
並正確治療,注射12小時並結合阿斯匹靈,便不會產生心臟之後遺症。
靜脈免疫球蛋白治療川崎症會顯著的減少發燒的時間、全身性發炎症狀及廣泛性的冠狀動
脈損傷。
因此治療還是以「高劑量靜脈免疫球蛋白」為主,且必須發燒持續達4~5天才給予靜脈免
疫球蛋白治療較為恰當,若太早給予,預後不會比較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