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版] 音樂與嬰幼兒發展

作者: mtchialing (Music Therapist)   2014-07-17 11:25:00
搜集這陣子的問題,正好能夠統一以「嬰幼兒的音樂發展」來回答各位
請看這篇文章:http://www.caeip.org.tw/html/fhtml/index.php?load=read&id=433
接著來回答問題囉!
1. 有的寶寶很小就會聽音樂打拍子或哼哼唱唱,但我家寶寶8m聽音樂完全沒反應,
多給她聽或多陪她打拍子會有幫助嗎?還是這是天賦的問題呢?
「嬰兒在12-18個月中已具備成熟的聽力技巧,可區分聲音的大、小以及不同音質的聲音,
例如不同樂器的聲音,或是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聲音:
電視播放的聲音、媽媽廚房炒菜
的聲音、家人的腳步聲等,甚至能夠區別出音的高低及節奏的變化。」
嬰兒在12-18個月大時聽力技巧發展才趨於成熟,
所以您的寶寶8個月大卻沒有上述反應,也許可以再等等,再觀察。
因為我沒辦法看到您的寶寶,所以有沒有「天賦」可能也無法幫您判斷喔。
再來您可以試試看寶寶對其他聲音有沒有反應,
人類是模仿學習的動物,所以有可能是環境中缺少模仿的元素,
試試看媽媽跟寶寶一起哼唱打拍子,提高互動性。
記得不要操之過急,互動過程中寶寶對於媽媽的情緒接收是很敏感也很立即的。
心裡請不要有:「我的寶寶一定要學會」的OS。
最後建議,媽媽如果對於寶寶對聲音都沒有反應很緊張的話,
要自己觀察一陣子,相信自己的直覺,
還是對什麼聲音都沒反應的話,建議去醫院評估一下。
2. 音樂與知覺
這個問題除了引用剛剛那篇文章,
再加上這篇:郭秀豔,周楚,黃希庭 “音樂時間知覺的研究述評”
空間知覺:
「二個月左右的嬰兒會特別注意歌唱者及樂器敲打所發出的聲音,
並查覺每一種聲音的由來,特別是第一次聽到的聲音,他會迅速轉動眼球,
找尋聲音的來源。」所以聲音/音樂能夠提升空間知覺,幫助定向感。
時間知覺:
音樂裡的節奏要素,是音樂的時間結構;
一首完整的樂曲/歌曲,則呈現出時間的順序性跟持續性。
所以,音樂與時間知覺是有關聯的。
人際知覺:
在音樂演奏/合奏的互動過程中,
人們透過觀察彼此音樂表現的大小聲、快慢、音樂的質感等去感受彼此的情緒,
然後調整自己的音樂以互相配合,達到和諧一致的效果。
這跟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互動很像,
所以「音樂活動」跟「音樂行為」跟人際知覺也有關聯。
3. 請問有沒有什麼音樂幫助寶寶睡眠的?
1) 媽媽的聲音能夠傳遞安定的情緒,幫助寶寶睡眠
2) 輕柔和緩、節奏穩定的音樂即可
最後,大家的問題我都有放在心上,只是有時候問題與我真正的工作內容相關卻又無關
所以我需要花點時間思考跟整理,希望能夠傳達正確的訊息
回答得有點慢,請大家見諒!
作者: angelicalcat (放下的勇氣)   2014-07-17 12:0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