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企鵝的故事-幼兒看得懂的哲學思考

作者: mux3520 (甜兔)   2014-05-28 02:11:28
陪小熊貓看書,沒想到竟然發現一本這樣厲害的書
它的內容寶寶看得懂,它的內容,爸爸媽媽一遍又一遍都有新發現
不是隱藏在圖畫中的熊貓人小機關,而是耐人尋味的哲學思想!
網誌看實物: http://cor.nidbox.com/diary/read/8720081
之前曾經寫了一篇日記提到這本書:
http://cor.nidbox.com/diary/read/8712352
每次帶小熊貓到圖書館,我都得趕在他把全館的童書都搬給我之前,
決定好要借的書,小熊貓到圖書館的興趣就是搬書:
"這一本好不好?"
"這一本好像不錯喔~"
一直搬一直搬根本就沒空看書啦,我只好迅速一口氣借個一二十本,回家陪他慢慢看。
這麼匆促下決定,借回來的書當然也有好看的也有NG的,
有時候小熊貓小時候還不大耐得住性子看的好書,
等他大一點時我也會再借一次試試看。
抱持著急就章借來的書,我通常都不會抱太大的期望,
反正,就一本一本陪小熊貓看就是。
像是這本企鵝的故事,小熊貓連續兩天吵著要看,於是我出難題,
刁難一下小熊貓看他的回應。
有一天,我在放空的時候,企鵝的故事突然跳進了我的腦袋裡,
接上線,蹦出火花,是這個了!
迫不及待拿出企鵝的故事和小熊貓一起看著,這個故事不簡單。
小企鵝艾德娜想要找出除了白色的冰,黑色的夜,還有藍色的大海,以外的東西,
這本書說的是她追尋的故事。
作者用特殊的句法,我原本覺得是寫給孩子看的語調。
白色,跟昨天一樣,黑色,跟明天一樣。
這不就是時間流的彙整嗎?過去與未來仿佛不會有變化的事。
藍色藍色藍色,到處都是藍色。
舉目所及的理所當然,佔滿了整個空間。
沒有人懷疑過這些時空中被視為恆常的一切,沒有人感覺有甚麼不對勁。
除了艾德娜。
艾德娜覺得,不該只是這樣,應該還有什麼"其他的東西",
雖然說不出"其他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東西,艾德娜自信滿滿她要找到。
小企鵝找她玩,被她拒絕了。大企鵝找她去抓魚,也被她拒絕了。
孩子關心的是歡樂的玩耍,大人關心的是果腹的三餐。
想到這裡,我忍不住驚呼了,
我幾乎可以看見那些對艾德娜關心的是虛無縹緲連存在與否都無法保證的
旁人譏笑的嘴臉了。
艾德娜相信,她找得到。
雖然是很簡單的顏色,可是作者的畫風讓我有親臨南極大陸的感受。
我問小熊貓,艾德娜在找什麼?小熊貓也不知道。
小熊貓陷入了思考之中...
小熊貓若有所思指著圖片中的大企鵝說:
"我覺得這個很像企鵝..."
???
我等小熊貓說。
小熊貓說:"可是這個是曼波魚。"
大企鵝聽到不知道該說什麼?還真的挺像的@@
就在艾德娜找尋的時候,一台橘色的飛機從她背後飛過。
這就是"眼見為憑"這句話的巨大盲點了,沒有看到的東西就代表不存在?
艾德娜踏上了尋覓的旅程,大企鵝為她準備了午餐,企鵝界真是寬厚,
艾德娜從晚上,走到了白天(作者的畫法我好喜歡),
就在她一個不小心跌個倒栽蔥時,她被橘色電到了!
艾德娜急著回家帶來所有企鵝,企鵝們一聽到馬上跟著艾德娜衝啊,
連午餐也不吃了,連晚餐也不吃了~
企鵝界真是寬厚,在人類界,艾德娜大概會被以火伺候,她的發現會被否認吧!
也許,艾德娜發現秘密的地方從此成為禁地,艾德娜的發現變成不能說的"那件事",
如果企鵝也是這樣想要全體一致、一成不變、過著沒有異議者的集體生活的話。
企鵝們看到人類那一幕,我手心還冒汗了,
還好,作者的設定裡,那些不是人類,是"科學家"。
彼此相處最不會出問題的方法就是"分離",不要再留任何的聯絡方式了,
就以一個貼身小物做紀念,瀟灑說掰掰,企鵝們得到了一只手套。
沒錯,"不一樣的東西"出現了,它打破企鵝所知的範疇,而且,
大企鵝最關心的是,它不能吃。
作者太厲害了,讀起來處處一語雙關,處處是哲理。
這本書更適合大人一看再看,多看幾遍,多想一點。
艾德娜找到了嗎?
不,她沒有停止追尋,她相信,還有!
我們路的終點常常是某個人的嘴巴,很輕易就被勸退了。
堅定自己的目標,不為眼前的成就絆住,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
而綠色,悄悄出現在艾德娜的背後一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