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紐約劇場回憶-音樂劇篇

作者: unexpected (Being Alive)   2013-03-05 01:45:53
紐約劇場回憶-音樂劇篇
首先感謝大家對上一篇分享的回應
謝謝你們播冗讀完我的嚷嚷
在這裡私心想請問angalagna版友
有沒有看過Michael Ball當年飾演Hairspray-Edna的演出?
我沒趕上,所以好期待聽聽感想
回覆erical版友
X教授與萬磁王共演的等待果陀你也看了嗎?
我雖然喜歡得一蹋糊塗,雞皮疙瘩起得一身
但散場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找地方吊死自己…
絕望啊!我對貝克特筆下的人生絕望啊!
照例寫在前面…
關於這篇文章
因為劇碼年份跨度比較大,請容在下不一一詳列
加上至少都是五年(遠望)以上的回憶
人年紀大了難免印象中的那些事那些人都有點朦朧
甚至想起來偶爾還會有點情緒化
天外飛來一筆
在電影版悲慘世界裡位列女工二號的Hannah Waddingham
(那位海拔完全鶴立雞群的女子)
正是2012年倫敦Kiss Me, Kate的女主角
我個人認為這種選角資源真是極致奢華
照例正題開始…
Sweet Charity/Al Hirschfeld Theatre
Fosse的舞真是太好看了
以至於即便女主角傻得好幾次讓我差點馬景濤上身
也拼命忍住沒衝上台抓著她的肩膀搖晃然後噴口水在她臉上問妳為什麼要這麼做
就我看來這齣戲的編舞一點都不輸給Chicago,音樂亦然
但是礙於劇情,如果看完要用一個字總結,那就是憋
太鬱悶了啊這個故事
當然如果硬要分析的話Charity的心理素質絕對比Velma和Roxie強大
但是她在戲裡各種自找委屈真的是讓人很難不由憐生怒
Chicago/Ambassador Theatre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齣現場音樂劇
散場後當然要衝到舞台邊撿一片亮片夾進節目單裡
那時候有多麼戒慎恐懼現在想起來真的很可笑也很可愛
也不敢挑一片完整漂亮的
摸到最近的那張就趕快收起來
回到家細看才發現不旦折了上面還有腳印
可是每次看到它,都再次提醒我自己初進劇場的心情
亮片上的痕跡就像我進入這個美好世界的戳記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Majestic Theatre
25週年音樂會給了我很多感慨
韶光易逝,我的女神莎拉布萊曼曾幾何時成了女嬸
偉伯倒是始終如一,從年輕到老無論站在誰身邊都讓我想對他大喊放開那女孩
(我真的很喜歡他的音樂,但真的很難喜歡他的面相,如有冒犯請多包涵 Orz)
老實說當年在戲院裡總覺得有點空虛
倒不是因為珠玉在前寵壞耳朵,而是我自己期待錯誤
就是那種想看阿凡達結果發現是藍色小精靈的頓悟
當然,其中包括燈落下來的那幾秒,真的…很讓人驚訝…
Fiddler on the Roof/Minskoff Theatre
這是我第一齣看到幾乎落淚的音樂劇
Harvey Fierstein的聲音太犯規了
保安!可以這樣讓人心揪了又揪、揪了又揪的嗎?!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喜歡那些人物和他們之間的感情
不知道是不是每個女兒看著這齣戲都會想到爸爸
至少我是這樣的
Sweeney Todd/Eufene O'neill Theatre
John Doyle是個了不起的導演
就憑他讓所有表演者唱著Sondheim的劇還身兼樂隊
一景到底,全場亮相,每個角色都毫無喘息機會
該你演就演,不該你演就演奏
對Patti LuPone和Michael Cerveris這種老手來說
絕對是令人難以抗拒的自我挑戰
我打從心底覺得能夠看到這樣的演出是身為觀眾莫大的幸福
(如果哪位版友看過其他幾檔製作,尤其是Company,拜託請與我分享吧)
Beauty and the Beast/Lunt-Fontanne Theatre
我是屬於比較偏激的那種動漫觀眾
對於真人化有著強烈的抗拒心理
借用故事改編劇本可以,但是照樣搬演我就敵視你
我喜歡2D人物就正因為它是2D人物啊
要是哪天巴斯光年變成真人大叔是要怎麼飛向宇宙浩瀚無垠啦
總之當天晚上我的玻璃心不斷出現裂痕
連Rice To Riches的米布丁都修補不了
(題外話,也非常推薦它斜對角的Lombardi's披薩店)
Gypsy/St. James Theatre
Mama Rose之於音樂劇女演員大概就如同李爾王之於舞台劇男演員吧
(Jonathan Pryce 2012年就在倫敦短暫票了幾場,真是萬分慶幸能躬逢其盛)
Patti LuPone絕對沒有讓戲迷失望
這一檔製作的成功之處還在於對手演員都撐住了主角的強襲,穩住自己的部分
Laura Benanti確實值得那座獎項
當天Patti LuPone負著腿傷上場依舊霸氣十足
老實說若非事前廣播,或許大家也不怎麼看得出來
這就是專業啊
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Westside Theatre
四個表演者,一台鋼琴,所有觀眾的人生故事
這是個舞台製作極簡,但對演員要求極高的劇碼
當年我沒能看到嵐創作體搬演的版本有點遺憾
(倒是找到了幾個對岸製作的中文版片段)
聽說票房和口碑都很不錯
就我看來這種規格和型態的音樂劇場確實很適合目前台灣的表演藝術環境
小劇場或許無法同時打動那麼多人
但也能夠給人帶來同樣那麼多觸動
The Producers/St. James Theatre
那年夏天我在東區分租了一個小房間
同住的房東是個老太太,老得話都說不清楚
第一天她就告訴我那個房間裡曾經住過以前某任美國小姐
那個女孩到紐約築夢的時候待在她那裡好一段時間
不知道為什麼戲裡那些小老太太總讓我想到她
想到在那個雜物堆得沒有絲毫縫隙的屋子裡
有面牆上一方難得的空間正中央掛著一個漂亮女子的照片
還有她珍而重之收藏的那張泛黃剪報
Hairspray/Neil Simon Theatre
這是我人生守住後台出口等簽名的初體驗
那台迎接女主角的無限加長型禮車確實震懾了我
不誇張的說,肉眼看來那黑色機械的內部空間絕對大過後台休息室
(後台空間詳見Broadway.com幕後採訪片段)
倫敦的名角們不是悠悠坐上朋友的座駕,就是走帶跑趕地鐵
(我猜其中好一部分目的地是倫敦人心靈的屬地
作者: mkgrave   2013-03-05 02:01:00
Sweet Charity!我好想看現場阿!Company Linclon center 版youtube 找的到喔!(趕不上只好去youtube膜拜,淚)
作者: crywolfer (reflowyrc)   2013-03-05 16:36:00
有在倫敦看過球的髮膠明星夢
作者: angalagna (angalagna)   2013-03-05 17:39:00
現在很少來這裡了,聽說有人Q我 我有看過兩次球版的喔兩次是不同製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