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獨立特派員 紅眼航班

作者: prussian (prussian)   2019-02-22 01:46:46
※ 引述《ttnakafzcm (燦's)》之銘言: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XPYHkX94qI
: 公視針對此次罷工做的專題
: 大家可以來看看裡面講的內容了
: 也列出了FAA跟EASA的相關規定
許多來源都不約而同提到,台灣的AOR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
較落後的部份在於尚未就
生理時鐘規律,也就是紅眼和時差的因素,
起降次數,次數愈多愈耗心神
對執勤時間作出更細緻的規範,
目前只能機師自己去跟老闆說,用喊價的方式爭取。
別忘了復興GG之前,ATR一天八腿...
然後飛機愈飛愈遠,人類卻還沒有變成改造人或是生化人。
把開飛機當坐辦公室算工時的人,不曉得有沒有過長途開車
四五個小時以上,或是半夜開北高的經驗。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212-taiwan-chinaairline-strike/
【圖解】華航罷工爭的「疲勞駕駛」是什麼?歐美航空法令怎麼做?
華航機師罷工邁向第五天,讓勞資雙方爭執不下的「疲勞駕駛」究竟
是什麼?關於飛機機師的「疲勞管理」應該如何設計?歐美各國與台
灣的法令有什麼不同?
端傳媒記者 何欣潔、李志德 發自台北2019-02-12
https://d32kak7w9u5ewj.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9/02/02e3b5e967fb4f8ea17e4209ff7b4cca.jpeg
台北桃園市機師工會華航分會於2月8日凌晨宣布,於當日6:00將啟動
罷工。圖為工會宣布罷工後,於松山機場大廳召開記者會。攝:
Eason Lam/端傳媒
華航機師工會罷工,自2月8日凌晨開始,已進入第五日。為解決罷工
爭議,交通部自9日開始,即以主管機關(編按:華航為中華民國國
家航空公司,最大股東為財團法人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航發會
主管機關即為交通部,交通部次長王國材兼任航發會董事長)身分召
開協調會,希冀協調勞資雙方取得共識。但截至12日晚間為止,協調
都未竟全功,工會宣布罷工仍將持續。
雙方最大的爭點,在於對「疲勞航班」的認定標準不一。早在9日協
商初啟時,雙方即對於究竟是該採取「飛航時間」(FT)或飛航執勤
期間(FDP)為協商標準爭執不下。根據台灣《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
規則》(AOR),飛行員飛行時間的規範有三種:
一是「飛航時間」(FT),指飛機開始移動時起至著陸後停止移動時
止之時間。
二是「飛航執勤期間」(FDP),指組員自報到開始起算至完成所有
飛航任務,飛機停止移動之期間。
三為「執勤期間」,包括飛航任務、飛航後整理工作、行政工作、訓
練、調派及待命等項目。
在幾經折衝後,雙方在9日即接受以FT(飛行時間)為當前協商的計
算基準。
https://d32kak7w9u5ewj.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9/02/ccc894828bfa4c7fb96780183b2ded47.png?imageView2/1/w/1080/h/1080/format/jpg
圖:端傳媒設計部/Athena Kuo
歷經兩次協調會,華航資方願意答應「FT十二小時以上派遣四位機師
」一節,但對於「FT七小時以上派遣三位機師」訴求,雙方持續無法
達成共識。華航資方只願答應「FT八小時以上派遣三位機師」,不願
將標準放寬至七小時。
勞資雙方之所以在這「關鍵一小時」內僵持不下,根據華航資方說法
,主因是華航的亞洲航班飛行時間來回多在七小時四十分鐘左右,約
佔所有航班的四成,若欲達成「FT七小時以上派遣三位機師」的訴求
,由於多派的一位機師必須為正機師,將會大幅增加公司人力成本,
故予以拒絕。
但對勞方來說,這一小時,至為關鍵。在現況(僅派遣兩名機師)下
,為了完成這趟飛行,機師最少必須連續10小時5分鐘以上完全無法
休息,才能完成工作。工會要求,多派遣一名正機師,以在這段期間
內爭取機師輪流休息的時間,將機師們的連續執勤時間縮短為8.5小
時。工會並指出,在飛機降落的前30分鐘內,是最需要集中精神的時
段,若能有充裕的休息時間,將有助於保障飛航安全。
https://d32kak7w9u5ewj.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9/02/808caa28ae564a34b70391abc084fdee.png?imageView2/1/w/1080/h/1613/format/jpg
一趟曼谷來回航班,在現況(僅派遣兩名機師)下,為了完成這趟飛
行,機師最少必須連續10小時5分鐘以上完全無法休息,才能完成工
作。工會要求,多派遣一名正機師,將機師們的連續執勤時間縮短為
8.5小時。特別是在飛機降落的前30分鐘內,是最需要集中精神的時
段,若能有充裕的休息時間,將有助於保障飛航安全。圖:端傳媒設
計部/Athena Kuo
如果撇開其它因素,單純討論「疲勞管理」,先進的制度設計應該綜
合考慮晝夜節律、一趟派遣任務的起降次數、機師報到時間,甚至時
差因素。
於2月11日的談判中,除了「飛航時間」、「飛行執勤期間」等爭議
外,機師工會再提出了「多航段」的議題,同樣圍繞著「疲勞管理」
的主題進行拉鋸。工會表示,對飛行員而言,每一次起降過程,都是
高強度的勞動狀態,加上多航段航班每段之間的「地停時間」,最高
可達四小時,總工作時間必然大幅超過單航段航班,疲勞程度也更高

然而,一位在民航業工作,熟悉飛安法規的人士接受《端傳媒》訪問
表示,如果撇開其它因素,單純討論「疲勞管理」,先進的制度設計
應該綜合考慮晝夜節律、一趟派遣任務的起降次數、機師報到時間,
甚至時差因素。他解釋,目前台灣法規是併計「飛航時間」和「飛航
執勤期間」,與美國相同,但卻沒有考慮飛行員晝夜生理節律及起降
次數,確實有所不足。比較先進、合理的標準,應該是以「飛航執勤
期間」來計算。
他分析,機師工會稍早主張的算法,則比較接近上述第三種「執勤期
間」。他強調,採用「飛航執勤期間」計算的特色在於,飛航執勤期
間(FDP)的時間,是飛航時間(FT)再加上之前的報到、檢查等工
作,這個期間內,飛行員進行的所有工作,都和飛行任務有關。但他
也強調,飛航執勤期間(FDP)的計算,也只到飛機停止為止,而不
是如機師工會主張的要一直算到解除任務為止。因為只要飛機一停止
,駕駛員做的所有工作,就與本趟飛行任務無關了,而屬於一般「執
勤期間」的範疇了。
以美國為例,它同時以「飛航時間」和「飛航執勤期間」管理。最大
飛航時間限制,依照機師報到時的晝夜生理節律而有所不同:
https://d32kak7w9u5ewj.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9/02/5477b0ebaadd4ba8aadadc4f11374937.png?imageView2/1/w/1080/h/1080/format/jpg
圖:端傳媒設計部/Athena Kuo
例如凌晨零點到四點五十九分報到的機師,最長飛航時間就是8小時

但同時也計算飛航執勤期間:
https://d32kak7w9u5ewj.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9/02/f6052cc3c3d54e22896a6595cee55f69.png?imageView2/1/w/1080/h/1881/format/jpg
https://d32kak7w9u5ewj.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9/02/09c04542bce54a9b919b759b84236948.png?imageView2/1/w/1080/h/1380/format/jpg
圖:端傳媒設計部/Athena Kuo
依照上表,例如在凌晨四點到四點五十九分報到的機師,如果這趟任
務在四個起降(含)以下,最長的飛航執勤期間為10小時,如果到五次
起降以上,則只能執勤九個小時。
而在歐洲,依據歐盟統一規定,僅以「飛航執勤期間」做為單一標準
。以英國現在的規定為例:
https://d32kak7w9u5ewj.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9/02/a007b5989c4e432ea059ce01f1c07bb6.png?imageView2/1/w/1080/h/1812/format/jpg
圖:端傳媒設計部/Athena Kuo
在已適應時差(acclimatised)、兩名以上機組員的派遣任務中,如果
報到時間是上午6點到7點59分,任務如果只有一次起降,飛航執勤期
間上限為13小時;如有有三次起降,飛航執勤期間上限就縮短為11.5
小時。
再例如,同樣是一次起降的任務,如果在上午8點到12點59分報到,
最長可以執勤14小時;但如果是晚上10點到隔天凌晨5點59分報到出
發,就只能執勤飛航任務11小時。
在未適應時差(not acclimatised)、兩名以上機組員的任務中:
https://d32kak7w9u5ewj.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9/02/5211f57c6a18474bbd52a24a63958379.png?imageView2/1/w/1080/h/1120/format/jpg
圖:端傳媒設計部/Athena Kuo
組員若有超過30小時的休息,或者休息時間不到18小時,下一次派遣
1次起降的任務,可以執勤13小時。但如果休息時間在18到30小時之
間,一次起降的任務,就只能執勤11.5小時。 這樣規定的用意在於
,當飛行員休息時間不足18小時時,身體還沒有開啟適應所在地的時
區,因此下一趟派遣可以執勤的期間較長。但如果滿了30小時,休息
較充分,也可以執勤較長時間。
但如果對休息時間在18至30小時的飛行員而言,身體已經啟動適應時
差,但尚未完成,此時執勤的條件相對較差,所以下一趟派遣任務的
執勤時間就變得較短。
機師是否陷於疲勞飛行,攸關飛航安全,茲事體大。但正如上述,是
否「過勞」的計算標準,牽涉諸多因素。隨著罷工進入第六天,勞資
雙方與主管機關間持續拉鋸,是否能為台灣帶來一套更周全的飛航勞
動制度?將是所有國內外乘客關注的焦點。
2017年7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但本文因關
乎重大公共利益,我們特別設置全文免費閱讀,歡迎你轉發、參與討
論,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瀏覽更多深度內容。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212-taiwan-chinaairline-strike/
c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3646003
udn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 文化視角
黑色天空企業:日本航空業的「過勞機師」實態
2019/02/15 陳威臣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2/15/99/5928290.jpg
日本各航空業勞方合組的航空勞組連絡會,自2月中開始發動2019年
的春鬪,期望能讓工作環境更加合理化。圖/路透社
時序進入2019年,由於日本將接連舉辦世界杯橄欖球賽與東京奧運、
帕運,預期會有大量觀光人潮前往日本旅遊,日本兩大航空集團也磨
刀霍霍,準備增班載運旅客。然而此舉自然會增加航空從業人員的負
擔,所以由日本各航空業勞方合組的航空勞組連絡會,自2月中開始
,發動2019年的春鬪,期望能讓工作環境更加合理化。
航空勞組連絡會成立於1951年,目前共有40個航空業勞團加盟。由於
旗下成員除了日系航空業之外,尚有海外航空的日籍機組員所成立的
工會加盟,因此在日本航空業勞方具有舉足輕重的角色。這次的春鬪
,航空勞組連絡會認為目前日本的航空業,正值好景氣時刻,2018年
第三季的財報都是近年來的佳績,因此除了嘉惠員工、增加薪資之外
,為了因應未來的發展,更應該增加員工人力,以改善過勞情形。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2/15/99/5928297.jpg
工會表示,除了嘉惠員工、增加薪資之外,為了因應未來的發展,更
應該增加員工人力,以改善過勞情形。 圖/美聯社
無獨有偶,台灣的華航機師工會,也因過勞航班等議題,與資方談不
攏,最後在2月8日發動罷工。歷時一週的罷工行動,在交通部協調之
下,雙方於2月14日達成協議而結束,然而機師過勞的問題,引起各
方的討論,也讓人好奇其他國家機師的勞動狀況。
根據桃園市機師工會的訴求,飛行員雖然在飛行時間上僅有7小時,
但如果以勤務時間來看,2小時前須到班、飛機落地後1小時才能下班
,所以實際的勤務時間則為10小時以上,如果是8小時以上的航班,
勤務時間則超過11小時,這對飛行員而言是極大的負擔。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2/15/99/5928090.jpg
航空大國日本,過去飽受飛行員不足之苦,目前日本的飛行實態更值
得探討。圖為全日空的飛行員參訪活動。 圖/ANA
民航機飛行員的收入雖然優渥,然而機上乘務的條件其實相對於地面
嚴苛不少,例如高空巡航時,機上氣壓僅為地面的3/4,而氧氣濃度
與濕度也都較地面低,這也是為何搭乘飛機時,會較容易感受到疲勞
的原因。機上的組員在這樣的狀態下工作,體能消耗相對較快。
尤其是飛行員,必須長時間專注在飛機的操控上,縱使有自動飛行系
統輔助,但機師仍須待在位置上,監控每一項儀表以及雷達,萬一遇
到緊急狀態時,可立即接手操作。這樣的狀態之下,如果勤務時間(
或是飛行時間)過長,機師自然容易過勞了。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2/15/99/5928291.jpg
民航機飛行員的收入雖然優渥,然而機上乘務的條件其實相對於地面
嚴苛不少。 圖/路透社
機師過勞的問題,一直是航空業界長久以來亟欲改善的目標之一。畢
竟牽涉到飛安,稍一不慎都可能影響到數百人的生命安全,這也成了
各國航空勞團最主要的訴求。
目前台灣國內的兩大航空當中,長榮在去年與機師工會達成協議,因
此目前飛航時間8小時以上的航班為3名機師,12小時以上為4名;至
於華航現行做法則是12小時以上為3名、13.5小時以上為4名機師,也
因此機師工會華航分會,才認為應該要比照長榮,解決機師過勞的問
題。
國內的做法是如此,但國外的標準又是如何?以美國航空法規定為例
,依照出勤時間區分,日間最大飛行(乘務)時間為9小時,夜間則
為8小時,飛行時間超過之後到13小時者需有3名機師,17小時以內者
為4名機師。至於鄰近的航空大國日本,過去飽受飛行員不足之苦,
但目前日本的飛行實態,更值得探討。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2/15/99/5928099.jpg
機師過勞的問題,一直是航空業界長久以來亟欲改善的目標之一。圖
為由全日空ANA贊助製播的日劇《Miss Pilot》劇照,這是ANA繼2003
年《Good Luck》之後贊助的第二部航空題材作品。 圖/《Miss
Pilot》劇照
由於日本狹長的國土,加上島嶼相當多,因此發展出相當發達的航空
業,在亞洲地區也一直是執牛耳。目前日本的民航業者主要以日本航
空(JAL)與全日本空輸(ANA)兩大航空集團為主,此外尚有天馬航
空(SKYMARK)、星悅航空(STARFLYER)、北海道國際航空(AIR DO
)、富士夢想航空(FDA)、天之子航空(Solaseed Air)、春秋航
空日本、亞航日本、天草航空等。
這麼多航空公司,可以想見日本的航線之多、競爭之激烈,不過日本
國內線的飛行時間大多在2個小時之內,也因此日本民航機師的勤務
或是乘務時間,區分為國內線與國際線兩種。
根據日本航空勞組連絡會2017年的資料,日本國內兩大航空集團的機
師出勤基準,日本航空是以飛行勤務時間(執勤時間,FDP:Flight
Duty Period)為準,標準組員(正副機師各一名)的情況下,起降
次數1次者,勤務時間限制在12小時以內,起降2次最高不得超過12.5
小時,而紅眼時段(02:00至05:59)執勤時間可縮短1至2小時。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2/15/99/5928143.jpg
JAL勤務時間(FDP:Flight Duty Period)概況。資料來源:日本航
空勞組連絡會。 圖/轉角國際編輯製表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2/15/99/5928354.jpg
日本國土狹長,加上島嶼多,因此發展出相當發達、競爭激烈的的航
空業。 圖/[email protected] Thompson
起降次數3次者則為10小時至11.5小時(同樣視紅眼時段與否),起
降次數4次為10至10.5小時。如果執勤時間長達13小時(如機上提供
床鋪等就寢設備的話則為18小時),飛行組員可增加至3名;而執勤
時間16小時(具就寢設備者為20小時)的航班,飛行組員則為4名。
全日空則區分為國內線及國際線,國內線的部分執勤時間為11小時、
飛行時間為6小時為基準,至於國際線在標準組員的情況下,起降次
數4次者與國內線相同,起降次數3次者執勤時間為12小時、飛行時間
7.5小時;起降次數2次的執勤時間最高13小時、飛行時間為8.5小時
,工作時間如有紅眼時段者,則再縮短1至2小時。
起降次數1次執勤時間最高14小時、飛行時間11小時,得視紅眼時段
縮減。至於執勤時間16小時以內(具就寢設備者為20小時)、飛行時
間12小時者(具就寢設備者為15小時),為3名機師,執勤時間17小
時的航線則為4名機師。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2/15/99/5928145.jpg
ANA勤務時間(FDP:Flight Duty Period)與飛行時間(FT:Flight
Time)概況。資料來源:日本航空勞組連絡會。 圖/轉角國際編輯
製表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2/15/99/5928347.jpg
全日空的飛行員勞動條件較日本航空嚴苛。 圖/[email protected]
Icarus
根據這些資料,可以發現全日空的飛行員,勞動條件較日本航空嚴苛
。不過需注意的是,現行的勤務基準,是全日空為了強化機長的晉升
,因此在2014年與旗下工會協議之後制定。
相較起來,日本航空的勞動條件明顯優渥許多,這歸功於日本航空擁
有強大的工會所致。日本航空目前擁有4個工會,分為親資方的「JAL
勞組」,與其他3個自主系工會。日本知名衛星電視台WOWOW,開台25
週年的紀念連續劇《不沉的太陽》(沈まぬ太陽),相信許多人對於
劇中「國民航空」的工會派系印象深刻。
原作由山崎豐子所撰寫的《不沉的太陽》,故事其實就是日本航空的
翻版,主角恩地元的原型是前日本航空勞組的理事長小倉寬太郎。小
倉寬太郎是1930年出生於台灣台北的灣生,二戰後跟隨父母返回日本
,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之後,進入日本航空就職。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2/15/99/5928098.jpg
圖為連續劇《不沉的太陽》中替勞方爭取相當多的福利的「國民航空
」工會。 圖/《沈まぬ太陽》劇照。
之後小倉寬太郎就如小說與電影(連續劇)一般,擔任工會理事長,
替勞方爭取相當多的福利。而他也曾派駐肯亞奈洛比長達10年,當然
日航發生「123便空難事故」之後,他也被拔擢至會長室。不過他的
人生並不像小說所描寫那麼坎坷,他個人也樂於在肯亞生活,還出版
了不少肯亞與非洲自然等書籍,在日航內算是相當具有人望。
日航資方在1993年片面廢除了機師的勞動協議,並且將標準組員的飛
行時間放寬至11小時,這也讓日航的工會相當不滿,並向法院提起訴
訟。最後地院與高院均判決勞方勝訴,2005年日航資方向最高法院撤
回告訴,也確認了資方所提出的勞動條件違法。
2010年日航破產重整、接連2011年日航資方與工會協商後,簽訂新的
勞動協議至今,這也是目前現行日航機師的勤務狀況了。其實日本政
府曾在1990年根據當時國內外的飛行員勤務狀況,制定出一套標準:
在標準組員下,國內線飛行時間8小時、國際線飛行時間12小時以內
,飛行組員為2名,超過飛行時間以上則為3名。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2/15/99/5928131.jpg
2010年日航破產重整、接連2011年日航資方與工會協商後,簽訂新的
勞動協議至今,這也是目前現行日航機師的勤務狀況。 圖/歐新社
此外,日本政府也規定了飛行時間至多為每個月100小時、每季270小
時、每年1,000小時的限制。這也是現行日本各航空公司依循的標準
,因此不管是日航或是全日空,都沒有超過這個標準。然而這套標準
已實施將近30年,早已不符合現行的航空狀況。
近30年來航空技術的進步,讓民航機越飛越久、越飛越遠,以最新型
的波音787或是空巴A350等機型為例,動輒可飛行16小時以上,航距
超過15,000公里,讓過去以大型轉運的航點配置方式,改為點對點的
長距離飛行。雖然方便了旅客無須耗費轉機的時間,但卻也苦了飛行
員,因為機上勤務的時間變得更長了。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2/15/99/5928096.jpg
近30年來航空技術的進步,讓民航機越飛越久、越飛越遠,機上勤務
的時間變得更長。 圖/JAL
這樣的改變,也讓日本航空勞組連絡會認為,日本政府應該重新制定
新的勞動規範,並要求日本的航空業者,提供更合適的勞動條件,以
維護飛安與機師們的健康。例如應該要導入疲勞風險管理系統(FRMS
),讓從業人員的班表更加合理;擴增航線時也應適當調整機師的配
置,同時國內線標準編制的飛行時間限制在8小時內,不得延長。
只不過目前日本的機師數量相當吃緊,如無增加培訓人才,或是開放
更多外籍機師的狀況下,在兼顧更加合理化的班表,以及更優渥的勞
動條件,缺少機師的狀況恐怕只會更加嚴重吧。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2/15/99/5928299.jpg
2013年1月16日,全日空的波音787因為駕駛艙突然冒煙,而緊急在高
松機場迫降,飛機上組員及乘客共137人平安無事。 圖/路透社
作者: cielcrosss (快註冊)   2019-02-22 01:58:00
見不得別人好的酸民怎麼可能懂
作者: edison (edison)   2019-02-22 02:12:00
明明就有個 CI006 的案例
作者: imimic   2019-02-22 03:25:00
還是繼續不敢搭華航好了...........
作者: Ashare (老來多健忘)   2019-02-22 05:06:00
寫法很有趣,飛行器越發達,飛越久,讓組員越疲累,但相對之下飛機越聰明,並且試著減少人為判斷的腦力消耗,這部分倒是沒有提到~
作者: DSNT (身在紐約,心在東京)   2019-02-22 07:31:00
記得在第二次協商直播時,華航代表一直強調 FT8 3 人 FT12 4人已經是採最嚴格的作法了;她強調好多次,可是我看工會的代表卻沒人針對「最嚴格」的這點提出他國數據出來挑戰,而僅僅都在強調自己飛得很累來對應對方的說法;我在看的當下實在很納悶,到底是工會找數據的能力不行還是該標準真的是最嚴格了
作者: soonga (菜菜菜鳥)   2019-02-22 08:18:00
二人派遣再加第三人怎麼會是正駕駛?
作者: bill0403 (喔賣尬)   2019-02-22 08:58:00
一樓看來是真的不懂 馬上被打臉
作者: b325019 (望月)   2019-02-22 10:40:00
ci006就標準疲勞駕駛,機長連續飛越洋航班橫跨大半個地球
作者: amethyst9551 (かに)   2019-02-22 11:03:00
作者: Yamada (山田底迪)   2019-02-22 11:53:00
推酸民真是可悲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19-02-22 11:57:00
以後算疲勞指數取代飛時啊 起飛1 降落1 日間飛一小時=1夜飛一小時=1.2 外站地停一小時=0.3 然後累積前48小時指數再計算移動平均慢慢消下來
作者: ksdt (A350 我等你哦!)   2019-02-22 14:28:00
飛機越聰明只會增加腦力消耗,不會減少,我自己飛東西都在我手上,我要飛機怎麼飛就怎麼飛,飛機不在我手上,我還要盯他現在在做啥,待會該做啥,待會到了他有沒有做啥,他沒有做啥我又該做啥,他做啥做了一半撒手不管我該做啥,他做了不該做的啥我又要做啥,他真的這麼行不需我做啥,就把FMA從PFD拿走唄,反正我不需要知道他做啥
作者: ntscntsc (ntsc)   2019-02-22 14:50:00
以前讀研究所時,當時美國蒙大拿州沒有速限(reasonablespeed,開租的車根本就不用擔心想睡就溜進休息站,不然就等吃飯時進賣當勞.
作者: ksdt (A350 我等你哦!)   2019-02-22 14:55:00
台灣的規定真的對資方超佛心,我公司目前規定接近歐盟,只管工時不管飛時,現在平均每架飛機每日運作接近20小時,我們區域線通宵班,晚上八點報到隔天早上六點半才落地;工時多長休時就必須多長,工時不達十小時休時至少十小時,超過 16小時 每多一小時工時必須增加兩小時休時,我們可以有 controlled rest,有沒有這個真的有差,我相信沒有乘客願意看到他的飛行員在下降落地前迷茫,疲憊硬撐著的風險等同酒駕,酒測可以零容忍,希望疲憊也可以,台灣該修法了
作者: lion1227 (阿達)   2019-02-22 15:26:00
不可能疲憊零容忍啦...一堆奴工跟慣老闆
作者: APC ( 能搞革命 我很快樂 )   2019-02-22 16:26:00
疲憊零容忍…
作者: choper (天痕·偽喬巴)   2019-02-22 16:38:00
疲憊零容忍 XDD 哈哈哈
作者: ksdt (A350 我等你哦!)   2019-02-22 17:35:00
我的中文造詣不夠好,我的意思不是疲憊零容忍,而是法規可以對酒駕這麼嚴格看待,疲憊應該也要同樣的嚴格標準來看待才是,所以與其要多派人,不如要求 controlled rest 才是在資方可以不加人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對組員有比較好的狀況,因為如果加人,是不是代表著每個月上班的天數也變多了?但是這個就變成不是跟資方談,而是民航局
作者: Faried35 (Manimal)   2019-02-22 17:57:00
窮酸肥宅看到你領這麼多錢怎麼可能允許你疲憊零容忍呢?!當然是累死你活該阿,誰叫你薪水這麼高
作者: Hotem   2019-02-22 19:03:00
捍衛飛安 拒絕過勞 機師駕駛艙瞌睡零容忍
作者: ranger21   2019-02-24 13:02:00
民航局不會搬磚砸自己腳!去修法仿效加拿大control res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