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線材原理之我見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19-09-12 23:17:31
玩線也玩了這麼多年了,歸納一下我學到的事情。首先,影響線材最大的,是他有多硬。
線越硬,聲音就越硬。影響線的軟硬主要有幾個層面,以下都先預設是銅線來談,以免有
一些例外狀況。
第一就是導體粗細。第二是包覆導體的介質,通常是塑膠。第三是在塑膠之間塞的東西,
比較常見的是棉。有些發燒線會灌沙,聽起來就沙沙的。有些灌油,聽起來就很厚很慢。
每一條芯的粗細變化在很多條集合起來的一股後,軟硬度就會差異非常的大。為什麼小黑
線大多聲音很軟很糊,主要就是因為芯大多非常的細,而且每一股的數量都很小。然後包
覆每一股的塑膠也都是軟的,然後在每一股之間塞滿了棉線。最後再包覆一層黑色的塑膠

因為他們設計的目的主要就是好彎好使用,所以小黑線大多喜歡做軟。那有沒有比較硬的
小黑線? 有。其實小黑線一拿起來就知道聲音挺不挺了,只要棉線少,黑色塑膠層比較硬
,這種小黑線聲音通常音響迷都會喜歡,屬於比較中性的。
玩了很多錄音室線材,大體上也是循著這種規則在走。你把線拿起來折折看就大致上知道
他的硬度怎樣。錄音室線通常不玩很奇怪的編織跟披覆,所以很好預測。
一般來說細多芯線高頻延伸會好很多,這大家都知道。但細多芯線如果要有低頻的話,他
的截面積要大,他本身太軟所以聲音會很軟很糊。這個規則在 canare 4S6~4S12上面就很
明顯。他每一條導體都非常非常細,所以高頻很好,光澤感非常棒。但是稍微比較糊,越
粗就越糊。所以有些發燒線就會去編織,或者不要塞棉,或者用比較硬的塑膠包覆,聲音
就可以比較挺。
Mogami 的每一條芯通常會做粗一點點,但還是歸在多芯線範疇裡面。所以他的高頻跟光
澤感就沒 canare 那麼好,但通常他的中頻跟低頻會比較挺。
再來談每一條芯越細他的聲音瞬態聲音會比較自然。每一條芯越粗聲音會收越快,越不自
然。因為現在的數位訊源很多韻味都不太夠,但空間感定位能力動態都很好,所以很多人
喜歡用粗芯的線來玩,因為他聲音硬才爆得起來,聽起來也有定位解析比較好的錯覺。但
是用多了,撥慢歌就會完全沒感情,因為喉韻共鳴沒了。圓滑的轉音變硬的話,聲音就沒
表情了。
看到這裡你說會,那還不簡單,那我在一股裡面放細芯也放粗芯不就好了,這樣不就有高
頻也有低頻了,聲音又軟又硬了。很遺憾的,這世界從來就不是這麼簡單的。我的經驗,
多種不同粗細的芯一起放在同一股裡面,聲音很髒。很多人覺得這叫厚聲,我個人認為這
叫失去了透明度。
作者: no1smalleyes (久未放晴的天氣 )   2019-09-12 23:21:00
推心得!至少會有個大致的方向 但線材設計粗與細有時候真的很妙 像crystal或audience一些線很細但表現的厚度適中 該有都有 細的很不賴XD哈哈 也許我喜歡剛剛好就好 事實上我只是想講線材設設計 有些還是很巧妙 遮蔽多寡包覆材料 各式各樣啊希望Y大或版友有更多分享啊!
作者: instill8   2019-09-13 00:05:00
材料會不會也有差?例如早期的線 解析度比較沒那麼好!
作者: KopiLuwak (悠久風)   2019-09-13 00:20:00
都是聽銅線?有聽過銀線嗎?還有純度最高的單結晶線呢夠粗的銀線應該有足夠的高頻延伸跟低頻廣度 電阻也低
作者: icekiba (冷風寒)   2019-09-13 00:47:00
y大的心得很透澈…尤其是最後一段粗的加細的導體…理論上可以彌補全頻道的不足…但實際上…QQcrystal聲音是真的很瘦…應該說收得太快聽起來瘦…=_=
作者: no1smalleyes (久未放晴的天氣 )   2019-09-13 02:19:00
可能我聽訊號線還好 從standard以上應該都還可以
作者: a5980810 (bandog)   2019-09-13 09:17:00
作者: apoloo   2019-09-13 09:45:00
作者: m3365789 (demo)   2019-09-13 12:14:00
我的原則就是細且軟就夠了XD
作者: mssmall (mssmall)   2019-09-13 12:30:00
我只要能彎折進櫃子就可以了 (哭...)
作者: icekiba (冷風寒)   2019-09-13 13:25:00
可是樓上細軟好彎…通常聲音也會細又軟(誠如y大所說)
作者: tauym209 (屁股冒煙)   2019-09-13 17:47:00
推心得
作者: capri75 (capri)   2019-09-13 19:34:00
推心得
作者: Myt33   2019-09-13 19:39:00
完全可以體會想表達的意思XD,很傳神!!
作者: fly02094484 (麵粉)   2019-09-14 10:25:00
厲害了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沒有改暱稱了)   2019-09-14 11:10:00
電阻哦...頻率響應跟__值有關,__值跟介質及隔絕材質及包覆手法有關。以電阻來判斷各頻段好壞...不好說^^
作者: m3365789 (demo)   2019-09-14 11:14:00
玩過一些耳機線跟訊號線,沒感覺有很大的差異,我寧願都砸在其他設備上
作者: a5980810 (bandog)   2019-09-14 11:15:00
推樓上電路才是影響聲音的絕對關鍵
作者: GLUESTICK (口紅膠)   2019-09-14 12:27:00
我覺得是當天台電發電廠決定那天的聲音
作者: no1smalleyes (久未放晴的天氣 )   2019-09-14 14:50:00
我是覺得有韌性的線身就算細 聲音也不會到很軟啦
作者: bigheadpro (極凶麒麟)   2019-09-14 17:30:00
關鍵在震動...阻尼係數...不管甚麼線身,用一塊吸音海綿夾住,就會聽到相應的變化。聽不到的話...看是要整治系統還是升級系統這種東西很現實,調整不到位,等級不到系統敏感度就不夠高,當然音色辨別度就低抱歉,我只是單純回應yamatai大的軟硬堅韌...線材本身還有很多可玩的地方,跟遮蔽不同的是,線材本身在電流通過時的震動,也會受到聲波的影響所以當放上吸音海棉時,等於去掉一半的變因我建議初期最好把錢都砸在設備上,但有一些參考線材等到這些參考線材的差異自覺很巨大時,才開始測試線材如果耳力驚人,就當我沒說。這些建議是給像我這種耳力不怎麼樣的人...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沒有改暱稱了)   2019-09-15 01:12:00
電流造成線材震動...? 線材需要避震? 我的電子學好像是另一個平行宇宙的
作者: mytedliy (Ted Li)   2019-09-15 01:42:00
電磁學
作者: bigheadpro (極凶麒麟)   2019-09-15 09:21:00
阿災,人家怎麼說,我就怎麼聽。我非科班出身,墊消音綿也只是我的經驗。事實上,有家訪過我的燒友應該都曾聽到線材下墊不同的材質,帶來效果的變化如果覺得在唬爛,我很抱歉,不過這些也都是老燒教我我自己試驗過後的心得。跟run線機 run完之後線材會變軟一樣,要不是剛好有機會AB TEST, 我也覺得滿頭問號雖然發現run完之後會變軟,我還是滿頭問號就是了~
作者: apoloo   2019-09-15 09:47:00
結論:線材是玄學,要金耳才能分辨,木耳燒友可以省錢。我是換過些許線材,從千百塊換到上萬,音質聽得出有變(部分真的無感),但符合自己口味的不見得是很貴的線材。最花錢就是換線的過程,不符合的又得賤價出售,這樣一來一回最燒錢!
作者: Waldner (Waldi)   2019-09-15 13:27:00
@PAULHUANG: 電流當然會造成線材震動,一個線圈上的電流產生的磁場會施與電流本身一個勞侖茲力,另外同一條線材內一去一回的電流彼此間還有安培力線材內部的應力,隨著通過電流的變化,也在變化
作者: eddy13 (eddy)   2019-09-15 18:57:00
灌蜂蜜會不會讓聲音甜甜的呀?
作者: bigheadpro (極凶麒麟)   2019-09-15 20:22:00
聽聽看PAD的線材,遮蔽夾層中間有灌油...類似地下水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沒有改暱稱了)   2019-09-15 21:07:00
電磁學小弟當然也略懂。您講這些是基礎喇叭震動原理,喇叭是線圈造成磁鐵極性變化然後震動,其頻率在人耳可聽範圍,所以喇叭本體制震讓聲音更好是合理的做法。音響線不是線圈。拿出您的右手,拇指是電流方向,剩下四指是磁力線,然後這個磁力線沒有NS極的問題,線怎麼會震動。再者,“即便“線震動,那也是還在電子信號,還沒震動產生音波之前,制震音響線真是有創意的賺錢手法。會震動的都是線圈,你不會聽到高壓電纜唧唧叫,聽到的是變壓器或高壓電塔聽到的聲音,都是類似原理。
作者: Had965408 (是兔子)   2019-09-15 22:36:00
電子在導體中跑,會互相碰撞,也會跟導體內的眾粒子碰撞,想起來感覺就會在微觀程度上有震動及發熱(?小弟我沒讀什麼書,胡亂說說,有錯請大神指正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19-09-15 23:19:00
原理都是現象被發現知道 從推測再來實驗的音響線到底為什麼聲音會不一樣 說真的目前還是玄學但這現象還是確實存在的
作者: no1smalleyes (久未放晴的天氣 )   2019-09-15 23:39:00
線材制震的廠商不少喔 原理應該都有可以參考要回這麼長推文 不如回文吧 還能賺賺P幣所謂磁力線沒有NS極很有趣 高中兩長直導線電流相同相反 導線彼此吸引或排斥 這課本上就有吧重點是電流多大 磁場多強會影響彼此然後音響迷在意的這影響對於音響上會不會有差老樣子 信的花錢買單 不信的不要碰 純聽音樂省錢先說我上面例子只是簡單舉例 不是說這就是線材震動原因 要討論到物理版比較快XD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沒有改暱稱了)   2019-09-15 23:51:00
那些制的是外面的震。如果說是處理掉外來的震來讓內部導體不要亂摩擦還有點根據。兩條線會啦,你喇叭要多大電流才能看到這兩條線在那邊動^^?再筆下去也只是嗑爛飯而已。買東西前先問自己懂不懂,跟買保險一樣,五分鐘聽不懂他在賣什麼就不要買。有錢買爽的買炫富的買心安的那才是真正的玄學,腦嗎啡對腦的影響很玄,貧窮限制了我的腦嗎啡噴出量呀!
作者: no1smalleyes (久未放晴的天氣 )   2019-09-16 00:06:00
我覺得與其說保險 聽不懂的也還是聽不懂啊XDDDD耳朵買單 木耳就不用花錢最棒了說真的從線材機器甚至錄音 都懂得有很多嗎?電器所有運作原理 手機元件原理都懂才能買那真是有創意的賺錢手法跟有爽度的花錢手法
作者: Waldner (Waldi)   2019-09-16 00:26:00
說玄學也是玄學,說有根據也是有點根據,有些確實也吹過火,總之就是有燒友的系統在這些細節上經得起盲測,因為差異太明顯。你說沒聽過,那不好意思,幫不了你
作者: bigheadpro (極凶麒麟)   2019-09-16 09:00:00
糟糕...都要聽懂才能買的話,看來我只能買漆包線配障板喇叭,訊源用手搖黑膠了~QQ
作者: Cefilos (或許..未必..不過)   2019-09-16 15:13:00
我個人看法是喇叭本身就是頻率變化性的負載,聲音頻段雖然整個被歸類在低頻,但還是會有傳輸線效應。線材在製作過程,導體端子的連接材質,線蕊材質粗細,無一不是對阻抗產生變化,搭配的後端喇叭不同,傳輸線效應也就不同,再加上人耳本身就是個超大型不對稱低通濾波器,每個人的分頻點還不一樣,幾階分音差異也大,所以造就了每個人的聽感不同,機器的量測就真的只是給機器耳朵聽的,機器耳也就是麥克風可以規格化做量測,人耳完全不同,還得搭配腦神經哩!結論就是木耳幸福啦!金耳朵哭哭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沒有改暱稱了)   2019-09-16 15:33:00
終於出現我探討的推文。另外,人耳比較類似band pass...運氣好組合出來器材及耳朵的頻率響應加上各自喜好,買的開心聽得開心最重要囉…至於是不是要懂才能買,或許工程師的想法些許冒犯到各位,抱歉了先呀!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19-09-16 18:55:00
這跟阻抗一點關係也沒有。正常的線都要拉到100米才有明顯的差異。何況訊號線處理的都是幾千幾萬歐姆間的傳輸那個0.幾歐姆的阻抗根本沒有影響阿至於懷疑是別人耳朵不同的話,那全世界那麼多音響迷都被同時催眠了嗎? 這是一個未知原理的現象 並不是這些人耳朵跟別人不一樣好嗎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沒有改暱稱了)   2019-09-16 20:44:00
唉唷 電阻(resistance)/阻抗(impedance) 是不一樣的東西...最早的__就是填阻抗
作者: bigheadpro (極凶麒麟)   2019-09-16 22:24:00
請問一下,這樣對阻抗的變化為何呢?機器在接線的時候,會需要做阻抗匹配都說後級輸入阻抗要至少高於前級輸出阻抗10倍以上而且越高越好,請問可能的意義又是甚麼呢?我只知道低於這個數字,聲音會明顯比較無力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沒有改暱稱了)   2019-09-16 23:25:00
阻抗大小跟頻率有關係, 跟電阻不同. 音響世界的4/8/16歐姆是電阻, 這邊指的匹配很單純只是V=IR的關係而已...你提到的"阻抗匹配"在高速訊號傳輸線理論中, 會牽扯到反射...聲音這種K級的信號就先PASS不談...照你的方式輸出阻抗Ro=10Ri, 由前面公式很簡單就可以算出來輸出~輸入, 反之要是Ro=Ri, 輸出就變一半輸入
作者: no1smalleyes (久未放晴的天氣 )   2019-09-17 01:10:00
這種討論很好啊!賣音響的也一堆工程師啊!哈
作者: Waldner (Waldi)   2019-09-17 06:09:00
應該倒過來說,一堆正科班且從事電路設計工作的工程師,照樣敗線材敗制震,難不成他們不懂0.幾歐姆的阻抗有沒有影響?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沒有改暱稱了)   2019-09-17 11:02:00
我就是正科班且從事設計的工程師,而且部分還跟聲音有關。至少我不是,你可以問問你說的那些工程師他們的理論。如果是電子電機本科系應該可以多少跟你說他們的理論
作者: Waldner (Waldi)   2019-09-17 11:17:00
我也是電子電機本科系,也是物理系啊,以前的公司也有AP我只會說,人耳比想像中靈敏很多,而且對transient非常敏感,頻譜分析基本上是 steady state前公司有很多自己 design 的 DA chip/circuit我們有不少 analog designer 本身就燒不要認為我沒有拿AP去量過線材唯一能有的結論,是我們對聽覺的模型化並不夠好,沒辦法把傳統上衡量電路性能的各種數據&圖表和聽覺有效的連結不要看不起0.幾歐姆,瀑布圖一定會變化
作者: no1smalleyes (久未放晴的天氣 )   2019-09-17 11:33:00
我為什麼說可以回文,是因為推文可能為了用字精簡,反而會有字詞上的誤解,能深入點討論,字詞更精準會更能給大家參考、了解。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沒有改暱稱了)   2019-09-17 11:56:00
互信交流非常好呀!有拿AP出來就可以量化比較有說服力沒錯,我比較喜好這樣的追根究底^^我還沒做過的是在線材震動/固定的變因下面用AP做比較就是了...對了,你拿AP量測的時候,線材末端的端子和焊錫的材料和線長應該是一樣的吧?0.x ohm的電阻值在這邊的比例就差異很大喔…
作者: Cefilos (或許..未必..不過)   2019-09-17 12:01:00
人耳太敏感了,所以即使是 audio band 都不能忽略阻坑匹配,不然物理材料聲學都在玩假的。rf 的理論即使是低頻都是適用的,求好就是如此。音頻是混合頻率,波形看起來更不是純正 sinewave 所以如上版友所說,暫態響應很重要,擴大機輸出阻抗匹配,驅動力大小,阻尼音子,加上傳輸線匹配最後進到喇叭驅動線圈,整體會影響聲音的環節跟本複雜到不行。我工作上也是有碰一些聲學相關,雖然談不上是音響等級,但基本科學原理都是一樣的。
作者: Waldner (Waldi)   2019-09-17 12:02:00
沒有做非常有系統的研究,因為一開始就發現變因太多了你去拿六位表量電阻,有沒有發現探針用力壓一點,電阻會小幾十個 uohm?
作者: Cefilos (或許..未必..不過)   2019-09-17 12:07:00
對了,喇叭常標示的 4歐姆 8歐姆都不是直流電阻喔!那是交流等效而已,是跟頻率高度相關,1k 2k 的音頻也會呈現不同的阻抗變化,所以即使同一個樂器聲音,不同喇叭播出的主頻,泛音諧波都不一樣,為何才說阻抗匹配是很複雜的工作,因為你的耳朵最後也是進來系統匹配的一環
作者: PAULHUANG (很久沒有改暱稱了)   2019-09-17 12:21:00
4/8 ohm這個確實我不是這麼精確, 是的...所以喇叭標示都是min rms...不同頻率會有不同阻抗 - 我印象是以1KHz的waveform來抓最大輸出瓦數 有誤請指正
作者: Waldner (Waldi)   2019-09-17 13:35:00
OP amp 的輸入阻抗是頻率的函數,雖然在音頻範圍內大概可以當成常數啦 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