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前端與後端音量控制的差異

作者: mondale (哇哈哈)   2016-04-30 11:44:31
※ 引述《gungrandpa (槍爺)》之銘言:
: 整個音響系統裡面通常能夠控制音量的器材不只一個
: 以我的系統來說,我的電腦上的播放軟體可以控制音量
: 我的綜合擴大機也可以控制音量
: 有些人甚至訊源可以控制音量,前級可以控制音量,後級也可以控制音量
: 所以控制音量的選項常常有很多種
: 昨天我在聽一些比較抒情音樂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覺得特別煩躁
: 聲音似乎比平常硬,比較刺耳,密度比較高,動態比較大
: 但是音量跟平常差不多
: 後來我才發現,如果我把綜擴的音量鈕轉大,用foobar把音量轉小成正常音量
: 會造成動態變大,聲音刺耳密度高的效果
: 如果我把前端的聲音調到最大,用綜擴的音量鈕控制音量
: 聲音則會比較柔和自然
: 我用的喇叭是JBL 4312C,擴大機是山水 AU D607F,DAC 是mydac
: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遇過類似的狀況?
個人不是音響工程專業 僅就個人淺薄的理解來騙個P幣
理解錯誤的地方歡迎板友打槍
大部分的情況下個人會建議在數位領域:
播放軟體 -> 核心混音 -> DAC
這段都用最大輸出
簡單敘述原因如下:
1. 這段的原始資料視為音量最大
減少音量由各軟體使用各自的演算法來達成
軟體寫得好的話並不應影響音質
但是有些軟體因為功能或效能考量(例如核心混音)可能會犧牲音質
所以影響當然是越少越好
(也就是掛ASIO/Kernel streaming後音質會提升的原因)
2. DAC的解析度是固定的
你當然會希望聲音訊號比DAC的noise floor高越多越好
可是數位領域減去多少音量 就減少了這差距 也減少了解析度
簡單的估計法是減少6dB = 少1bit
不過(好的)播放軟體略為減少音量其實對音質大多時候沒有什麼差別
一來器材或原始檔案可能品質沒那好(被打)
二來少1,2個bits 像我這樣的木耳應該聽不出來(又被打)
但是當你軟體減少個20,30dB的話 就很容易造成影響了
例外情況是DAC的output swing太大把下一級放大器的input stage灌爆了
如果把訊號接到示波器上 你應該會看到嚴重的失真或是整個波形被切掉了(clipping)
聽感的話大概是有刺耳或是爆音
這會發生在器材的spec不符的情況
例如: DAC output 2Vrms 然後下一級最多只能接受1Vrms的訊號
這種時候就要適度減少數位端的輸出來減少訊號失真
進入類比領域的話就要看器材設計與品質
這邊我的考量主要會是系統線性度跟雜訊
請大家自行參閱類比與射頻電路設計的課本 我推薦Razavi寫的(再次被打)
懶人結論:
如果是簡單的系統然後各部都設計良好的話, 我會推薦:
軟體 -> DAC -> 綜擴
(固定最大) (手動控制)
聽到怪怪的聲音的話就適度減少軟體音量到聽起來舒服為止
作者: gungrandpa (槍爺)   2016-04-30 12:00:00
大推! 我之前也有這樣想過只不過可惜的是我的擴大機年事已高,VR有點怪怪的轉動的時候會破音
作者: Townshend (the WHO)   2016-04-30 14:58:00
作者: leonhung97 (llleo)   2016-04-30 15:15:00
大推 可是 有真正做好的音控又有遙控的擴大機 價格通常....
作者: YCL13 (靜默)   2016-04-30 15:28:00
1F不考慮換VR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