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音響室亂聊-簡單聊黑膠

作者: richter (......)   2016-03-21 11:53:10
我其實很少公開談黑膠系統的調整,一方面自己資歷實在太淺,自認還沒有那個資格:另
一方面,黑膠系統的調整其實是很私人的事,任何一個人的經驗法則無法完全套用在另一
個人身上。真正要功力大進,我認為把基礎理論搞懂後,終究得靠自己本身對聲音的認知
、品味以及努力的調整才行,紙上談兵用處並不大。
10多年前還在當兵時,曾在一間二手書店領略到類比的溫潤美聲,而那只是從一部Linn
Basik透過英國Ruark揚聲器這樣的入門組合傳出,從這個時期,我開始陸續蒐集了一些
黑膠唱片(儘管還沒有唱盤可以撥放)。
但真正被類比系統的美聲給震撼,已經要到幾年後,我在不到一個月內連續拜訪了兩位黑
膠大老,在這兩大毒窟被狠狠重擊:原來,黑膠唱片不只有美聲,那種躍然紙上的生動,
把我的聆聽視野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於是,我中毒了,整整失魂落魄了好幾天...
。受到這麼大的衝擊,很快的,2010年7月,我正式建構了一組堪聽的黑膠系統,也順便
當作是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黑膠系統建構之初,唱片一張接著一張買,每晚一張接著一張聽,一切是那麼美好,我也
很慶幸我很早就花時間去鑽研唱片版位,因此初哥時期並沒有花太多冤枉錢買到一些開價
過高的唱片。蜜月期這段時間,黑膠的一切都是好的,CD唱機枯坐冷板凳...,直到激情
過後,才逐漸去思考如何看待數位和類比在我的音響系統中共存的議題。
在前幾篇文中有提到,我其實對於source是抱持比較開放的態度,並不強求類比一定會強
壓過數位,抑或反之,因為變因實在太多,最後會發現,孰優孰劣還是得case by case,
不可能概括而論;我現在的態度是:欣賞類比及數位雙方各自的優點、包容雙方各自的缺
點,雙方都是我無法割捨的音樂重播載具,讓它們互補並和平相處。
如果只聽黑膠,那麼鋼琴家Brendel在90年代之後才羽化成仙、邁入一代大師等級的藝術
境界我就領略不到了。
如果只聽黑膠,那麼我最喜歡的鋼琴大師Richter,一堆新出土的錄音只好乾瞪眼-我手邊
超過300張Richter的CD,算一下有發行黑膠的所佔比例並不高。
如果只聽黑膠,有些唱片已是天價,根本沒機會親炙,但CD卻可能很便宜。
如果只聽CD,那我對於小提琴家Milstein的印象恐怕只有差勁。
如果只聽CD,我只能眼巴巴的盼望那類比時代一些被遺忘的錄音何時能出土? (例如
Gavrilov最早期和Lazarev及莫斯科愛樂合作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這可是
神級的絕品演奏)
如果只聽CD,有些唱片已經是天價,根本沒機會親炙,但黑膠卻可能很便宜。
但如果一定要問我兩者在我心中的分量,也許是加了情感面,我仍會偏向黑膠一點點,
以100%來算的話,大概是52:48這樣的比例吧!
可能是視覺上直接看到針尖在溝槽中讀取、抑或著迷於偌大美麗的唱片封套及老唱片的凸
字印刷,也可能在播放時會去想到調整的過程,汗水有加分...等種種感性成分,應該這
麼說吧:
我曾經聽過很棒的CD系統(很抱歉,數位流系統我接觸太少,尚未聽過很棒的),也曾經聽
過很棒的黑膠系統,可是,就只有黑膠系統在聆聽過程中的那種感動,會讓我不禁讚嘆:
「生命就是該盡情揮霍在這些美好的事物上啊~」
作者: mayjan   2016-03-21 11:57:00
好險我討厭黑色的東西
作者: accoduies (Accoduies)   2016-03-21 12:26:00
所以近代出了很多彩膠...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16-03-21 12:51:00
李希特黑膠應該沒那麼少吧......不過他很多現場錄音挖出來聲音錄的很lo-fi90年代之後的brendel我還真沒聽過幾張,有特別推薦的媽?目前最喜歡的Brendel是這張http://www.elusivedisc.com/images/declp89269.jpg
作者: steffenlee (steffen)   2016-03-21 18:10:00
二手黑膠古典價格合理多了(發燒名盤除外)新的國語唱片黑膠不知在貴啥 本來就是數位母帶轉黑膠效果也不會好到哪去我都買197*的西洋唱片 後來出的CD因為轉數位技術欠佳都有濃濃MIDI味 後來買了黑膠真的比CD好太多我DAC是QB9,黑膠系統含唱放價格是QB9的一半而已我算是第三次玩黑膠 第一次玩黑膠時是CD還沒有問世的時候
作者: YCL13 (靜默)   2016-03-21 18:27:00
想到昨天順道去某老街逛的事,有一家文創的店,裡面就用黑膠唱盤在放音樂,用的是之前的一體機,說實在的,我是覺得不及格,不過就聽到有客人說你們的音樂比我們家的好聽耶,然後就聽店員開始向其介紹什麼黑膠~~~後來開車回臺北,就在想或許幾年後,又有新人因此跳進黑膠的坑啦:)
作者: steffenlee (steffen)   2016-03-21 18:39:00
很多年輕人根本覺得黑膠只是一種文青FU 我就認識好幾個沒在玩音響的年輕人買黑膠回去當擺飾以前CD唱盤出來時被說沒有播放的FU 硬要買上掀有CD鎮的 現在數位流了 換片連起身都不用了 太過方便了還是要返璞歸真動一動
作者: henrry461 (XD)   2016-03-21 18:45:00
推好文
作者: wilsom (hoi6JH)   2016-03-21 19:34:00
推大大分享
作者: bq78 (安定中)   2016-03-21 22:39:00
好文推一下~~~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16-03-22 00:26:00
在請教一下R大,您說的Gavrilov拉三是melodiya版比較好還是買eurodisc或者EMI, Angel 版?這個版我已經聽另外一個老先覺強力推薦過了打算直接從國外衝一張回來
作者: richter (......)   2016-03-22 11:40:00
不知道哩 我也沒比較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