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最近做了一台 class ab 後級的閒聊...

作者: overdoingism (做過頭主義)   2014-10-06 23:20:40
其實做音響有如飲水,是冷暖自知的,
不過某人一直叫我上來寫心得,只好上來寫了 XD
如果有人覺得好像看了廢文,還請多多包涵。
該說些什麼我也不知道,不過我大概確定了一件事,
就是元件的品質超~級~重~要。
不過什麼叫做元件的品質呢,我自己的立場是,
為什麼會選用這個零件(不是這個型號喔),
是有很多層次的:
第一層次:種類
好比電晶體,有JFET,MOSFET,BJT,
要看你的電路或你想要的設計來決定。
第二層次:技術規格海選
好比我選擇 MOSFET,要做為後級晶體呢,就要考慮 Vdss 跟 Id 夠不夠,
Ciss 跟 Rds(on) 不能太大,如果加上散熱等空間限制,Vgs(th)等也要考慮等等。
還有一些號稱音頻專用的元件,或是低雜訊元件,也可以是考量的因素之一。
第三層次:型號海選
經過第二層次後,大概會選出四五個廠牌型號,剔除掉經驗中聲音怎樣都
很難聽的一些廠商,剩下就是實際聽--就算規格相近,每一個型號聲音也都會
明顯不同。
第四層次:分級
這是許多人難以理解的一環,同時也是所謂 HI-END 音響昂貴的所在,
就是要靠人耳一顆一顆去聽。即使同廠同型號同一批,每一顆電晶體的音質都
仍有差異存在。就算放在負回授網路內,這樣的差異仍然明顯。
這次製作 class AB 的經驗,發現電料行的老零件,這樣的現象特別明顯,
而近幾年內的半導體零件,品質則相對穩定一點,但仍然存在差異。
由於有左右聲道,所以要兩顆,那你會希望兩顆電器參數特性也要接近,
假設好聽的電晶體佔 1/3,再將 Vgs(th) 分成五個階段,那麼差不多要
15顆電晶體,才能挑出你要的組合。如果你測試的參數更多更複雜,
就會呈現等比級數的難選....
那這樣的誤差可以靠電路架構彌補嗎?很難。而且越複雜的架構,
代表你需要更多的試聽與搭配,所以我個人反而偏好使用盡量簡單的架構。
==
這樣,才選的出好的電晶體,夠嗆吧!而且每一種零件都適用這種挑選法,
只是電晶體是比較明顯的。
最後,選出來的東西很可能看起來平凡無奇,但你去電料行買一模一樣的
零件回來組合,聽起來就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更不是換成一堆所謂的發燒補料,
就一定能有好聽的聲音。
下次看到價格後面跟好幾個零的音響時,應該比較能理解,
音響廠商也有他的辛苦所在吧 XD (當然,要耳朵驗貨)
以後有機會再來談一點別的辛酸(?)
作者: yys310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0000-00-00 00:00:00
推 AMP自己設計的嗎?
作者: overdoingism (做過頭主義)   0000-00-00 00:00:00
自己設計,不過是很簡單的線路就是(簡直是原理圖)
作者: aratare (往來無曰丁)   0000-00-00 00:00:00
推diy >////////<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0000-00-00 00:00:00
我覺得 "每一種零件都適用這種(四級)挑選法" 可以上色 :p
作者: yeahbo (MSA-0011[Bst]PLAN303E)   0000-00-00 00:00:00
推~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0000-00-00 00:00:00
嘖嘖
作者: JimMorrison (lizard king)   0000-00-00 00:00:00
強者 推
作者: boris20050 (永遠的存錢中)   0000-00-00 00:00:00
推要配對的話是拿一個做好的擴大機,然後電晶體弄可插拔的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