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龐克浪潮40年「英國龐克後實驗電影」影展

作者: chewayne (Wen)   2016-12-02 14:23:32
2016 年是龐克浪潮四十周年,「另一種影像記事」與英國動態影像機構 LUX 合作、台北
市文化局贊助指導,呈現「This is Now : 英國龐克後實驗電影與錄像」(This is Now
:Film and Video After Punk)系列節目。
1980 年代在英國,另類和獨立的流動影像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夜店常客、藝術系學
生、新浪漫主義者和後龐克成員,紛紛以低成本的家庭式拍攝技術顛覆主流媒體,並尋求
新的表達方式—獨立 VHS 錄影帶的發行得以避開審查,超八菲林在當時是一種大受歡迎
低成本的新媒體。具有龐克精神的 DIY 手法藉著獨立創作強勢回歸。
在這樣的背景下,藝術家得以對抗保守的電影製作觀念,挑戰誰有權利製作電影的限度。
女性、同志、黑人、電影創作者透過佔屋、跑夜店、聚在一起實驗新的技術風格持續突破
疆界。當時和德瑞克.賈曼(Derek Jarman)一起工作的約翰・梅伯理(John Maybury)
與賽里斯・文‧伊凡斯(Cerith Wyn Evans)使用超八作為實驗媒材,與朋友李・包爾
里(Leigh Bowery)、蘇西蘇(Siouxie Sioux)創造夢境般片段式的劇情;伊薩克・朱
利安(Issac Julien) 探索文化與個人再現的政治。
「This is Now : 英國龐克後實驗電影與錄像」系列,策劃回顧 1980 年代英國的獨立動
態影像製作的多樣性,那是一個以低成本技術創生嶄新聲音的獨特時刻,並改變了日後電
影、電視、時裝與音樂的美學面貌。英國國家電影協會(BFI)修復了該時期多件超八與
16 釐米影片,大部份作品都是 30 年以來首次公開放映,本次影展放映地點為西門町的
Woolloomooloo Moonshiner(台北市萬華區武昌街二段120巷2號)。
新聞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XinMusics/posts/1325909140773933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