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親愛媽咪:有愛不死,只是凋零

作者: maplesea (Maple)   2015-03-01 02:06:46
http://fornone.pixnet.net/blog/post/60168616
19歲即以自編自導自演《聽媽媽的話》(I Killed My Mother)驚艷全球影壇的加拿大天才
型導演多藍(Xavier Dolan)睽違五年後再度重探幾乎同一個題材,試圖勾勒一對母子間滿
溢親密卻又扭曲無望的愛。這次多藍選擇以一比一的創新畫面型式承載一個這樣的故事,
並與高達同時拿下坎城評審團大獎,世代交替的意外濃厚。時隔五年,日漸成熟的多藍處
理起同一題材,究竟如何讓《親愛媽咪》走得比《聽媽媽的話》更遠呢?
濃烈滿溢的情緒、張力與拔河:從內容到形式
《親愛媽咪》的角色個性分明,三個主要角色都是情感濃烈卻尋無出路。兒子史提夫時而
溫柔體恤時而狂暴無明的情緒主宰了電影的主旋律,飾演該角的年輕演員安端-歐利維耶
.匹隆演出比起當年的多蘭有過之而無不及,把青春無以名狀的狂暴詮釋得加歇斯底里酣
暢淋漓,更為極端的暴力與過動角色設定更進一步將情緒推向極致,與影后飆起戲來勢鈞
力敵,三人飽滿的情緒與演出推動著整部電影情感不斷向前滾動,毫無冷場,整場觀影下
來有如沖了一場水壓強勁熱水澡的滿足感。
《聽媽媽的話》裡對於母子關係既親密無間又步步險情的刻劃宛然在目,歷經五年再度處
理這樣的關係,多藍在劇情設定上讓母子的情感都更走向極端,母親是個魯蛇而兒子成天
惹事生非、陰晴不定,更加難以捉摸。為了找到承載這樣一個濃到不能再濃的故事,他企
圖找到新的形式為電影尋求突破點,而他選擇的形式就是一比一的螢幕比例。
在一比一的螢幕比例裡,電影一方面更加純粹鎖定在角色的表演及情緒張力,角色與角色
之間的親密連結或衝突張力都更加鮮明;另方面看不見寬螢幕的其他事物,讓角色像是限
縮在正方形的狹窄範圍中,加深了人物被困在現實生活中的無力與局限感,預示著這終究
是一個沒有出路的故事。
▲在一比一的畫面比例中,人物的連結更顯緊密,衝突也更顯張力。比起《布達佩斯大飯
店》的大量置中畫面,多藍直接把一比一螢幕外比例切掉的方式顯然讓電影畫面與情感更
為純粹。
這對深愛彼此卻無法讓生活正常運行的母子,因為新家對面鄰居一位失語休業的教師介入
,而有了新的契機,兩人的生活終於能慢慢步上軌道,也為生活貧瘠的教師帶來新的火花
,三人的搭配合作無間,也開啟了整部電影的黃金時代。畫面比例在處理此時轉折的手法
,在內容和形式上達到令人驚艷甚至激動的天衣無縫,證明多藍的形式實驗不但並非純粹
炫技或標新立異,實際的執行更是一絲不苟。
除畫面外,《親愛媽咪》在音樂上的使用也將《聽媽媽的話》再往下推。《聽媽媽的話》
男主角熱愛音樂,電影常以音樂渲染情緒並帶動畫面,在接近結局前的大場樹林戲相當經
典,完全是以音樂譜寫出角色的無明憤怒與恨意。《親愛媽咪》則乾脆將所有的情緒轉折
舖張處全部交給音樂來帶領,而且使用的歌曲更加大眾普遍,更顯芭樂的情歌與情感進一
步地放大了角色的喜怒哀樂,以音樂帶領情感的形式,也與故事中不知何去何從的母子關
係遙相呼應:他們下一首人生裡出現的主題曲到底會是什麼,實令人難以逆料。
可惜的是,雖然時隔五年,多藍在形式上做出了更多創新,讓這個故事更突顯其意義,卻
和《聽媽媽的話》一樣,他無法為故事找到真正的出口與結局,電影仍停留在刻劃這段關
係的面貌血肉,經歷飆速的雲霄飛車後卻還是不知道車該停止在哪裡。電影後段和《聽媽
媽的話》一樣有種不知要走向何方的強烈困惑,結局也只能說差強人意。多藍要真正能在
內容上好好處理這個題材,恐怕還需要更長時間的沉澱,但我肯定再過個五年、十年,他
必定會再重訪這個題材,屆時我將拭目以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