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清大花枝會算術 本能還是後天學?

作者: CS5566 (⊂(‵・ω・)⊃)   2016-09-09 17:33:57
清大花枝會算術 本能還是後天學?
蘋果
2010年世足賽時,「章魚哥」保羅因預測比賽結果神準而爆紅,
國內清華大學則針對俗稱花枝的烏賊進行研究,
發現烏賊在攝食行為時,會選擇最長的一對觸手攻擊數量最多的蝦子,
換言之,烏賊是可以分辨2比1大、5比4大,證實烏賊是會算術,
但蝦子數量越多、所需時間越久,
這項研究被刊登在上周《Nature》(自然)期刊的精彩報導。
「章魚哥」保羅因預測比賽結果神準而爆紅,但能否準確預測足球比賽輸贏尚屬傳說,
但清華大學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焦傳金與研究助理楊璨伊對烏賊進行研究,
發現烏賊是會算數。
焦傳金說,其實不少動物都有數量感,從嬰兒到蜜蜂與麵包蟲有數量感,
而烏賊是無脊椎動物中腦神經系統最發達的生物,
過去一些研究證實烏賊具有高等認知能力,但是否具有數量感卻從未被研究過。
焦傳金指出,這項研究利用烏賊天生的攝食行為來觀察牠們在食物數量選擇上的偏好,
藉以探究烏賊是否能分辨不同數量的蝦子,例如1 比2、2 比 3、 3比 4、 4 比 5,
利用二選一的行為實驗設計,
證實烏賊會伸出攻擊腕(最長的一對觸手)正確選擇數量多的那一邊。
為了驗證烏賊具有真正的數感,而不是只偏好蝦子密度較高的那一邊,
清大實驗將兩邊蝦子的密度維持一致、或是將兩邊的活蝦變成死蝦,
結果顯示烏賊仍然選數量多的那一邊,
焦傳金表示,「我們認為烏賊能夠藉由算術分辨食物的多寡。」
此外,該研究還發現,烏賊會依據食慾狀態改變攝食選擇,
實驗發現,在面對1隻大蝦與2隻小蝦的選擇時,
烏賊在肚子餓時做實驗,偏好一隻大蝦子,不餓時做實驗就偏好兩隻小蝦子。
焦傳金分析說,烏賊會選擇1隻大蝦的風險高於2隻小蝦,
烏賊在飢餓時偏好高風險、高報酬的攝食策略,
這跟人類在飢餓狀態下的選擇行為一致,「我們認為烏賊也具有風險評估的能力。」
(許敏溶/台北報導)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60908/94456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