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年輕癌友盼成立癌症藥品基金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22-08-15 00:18:29
年輕癌友盼成立癌症藥品基金 國健署長吳昭軍:研議中
2022-08-12 17:59 聯合報/ 記者林琮恩/台北即時報導
罹癌人數上升,不少年輕族群也罹癌。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今天舉辦「青年健康論壇」,協
會理事長潘怡伶指出,新藥新科技減緩副作用,讓病友有機會回歸職場,但新藥給付速度
慢,期望成立「癌症用藥基金」作為健保給付前過度機制。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說,目
前研議中,將舉行專家會議,參考國外制度,並探討財務來源及運用方式。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資料,2021年台灣死亡率已超過出生率,面臨人口流失及勞
動力缺乏困境。而衛福部統計,青年勞動力人口中,癌症治療者達30萬人。潘怡伶指出,
年輕病友具「低薪、低存款、商保給付額低」困境,治療後能否回歸職場也是一大考驗。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執行長劉桓睿指出,根據「年輕癌友勞動力調查」 ,年輕癌友收入
普遍偏低,以年收入低於五十萬為大宗;高達四成患者治療費用加上生活開支已超支,因
此不少病友期望重回職場。「有人好奇為何生病不專心治療就好,其實他們是不得不回去
工作。」劉桓睿指出,近五成癌友因治療副作用或揭露癌症病史無法回歸職場;重返職場
者約六成收入減少達五千至兩萬元。
劉桓睿說,為了保有生產力,維繫經濟來源,年輕病友希望積極嘗試治療成效較佳、副作
用較小的新治療選項。然而,調查結果顯示,七成癌友認為健保給付不夠,九成八癌友希
望新型療法能夠接軌國際,納入健保。
副總統賴清德透過影片致詞,健保開辦以來,大幅改善民眾「因病而貧」的情況。近年,
新藥新科技蓬勃發展,讓年輕病友有機會兼顧工作與治療。但罕見疾病、癌症等新藥花費
甚鉅,如何降低病友經濟負擔、保障年輕病友勞動權益,同時兼顧健保財務永續,減少財
務衝擊,需要取得平衡。他也說,期待建置「永續經營的癌症防治體系」。
衛福部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青壯年罹癌人數約30.5萬人,每年花費健保四百九十七億。
「所有藥物裡面,癌症藥品是花健保最多錢的。」李伯璋指出,110年癌症病患不分年齡
約有80萬人,醫療花費一千三百零一億元。
針對年輕癌症病友對於新藥、新治療納保的期待,李伯璋說,商業保險補位、推動部分負
擔,是健保署正推動的方向。然而,原訂前年上路的部分負擔政策,先後遇到公投、疫情
等社會、政治因素,一延再延。
李伯璋說,除了部分負擔,希望藉由資訊透明化,讓民眾能夠透過商業保險補足健保給付
不足。他表示,曾與衛福部長薛瑞元討論各界期待的癌症新藥基金,薛瑞元已請國健署研
議。吳昭軍表示,國健署已著手研議,將針對癌症藥品基金召開專家會議,探討財源、未
來如何落實等。
台灣的健保預算僅占國內生產毛額(GDP)3.8% ,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
偏低,要調整、提升費率,又須受到安全準備金、社會環境等因素影響,相當困難。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健保財務有限,在須考量藥物的經濟效益的前提
下,怎麼樣讓病人即時用藥,同時考量經濟狀況負擔得起,非常重要。」
同時也是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PBRS)病友團體代表的蔡麗娟表示
,癌症新藥納保平均等待時長超過兩年,即便納入健保給付,因考量財務衝擊,多採取限
縮給付,後線才得使用或設有門檻。然因新藥價格昂貴,加上健保「非全有、即全無」的
給付機制,病友往往面臨兩難,「好像在生與死之間做選擇。」
台灣癌症基金會參考英國制度,提出成立「台灣癌症藥品支持基金TmCDF」的政策建言,
作為「獨立於健保體制之外的過渡型機制」,希望透過政府逐年編列預算,以及企業與慈
善團體捐款、菸捐與酒捐、藥品給付協議(MEA)返還金等財源挹注,「在新藥納入健保
之前,幫助病友早一點用藥,減低經濟負擔。」
蔡麗娟說,此機制也希望組成委員會,除了癌症病友外,也納入藥廠角色;由公正機構提
供真實世界數據,則可作為日後新藥納入健保常規給付的參考,成為附加價值。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533222
作者: marathons ( 豆娘 囊鼠 蜂鳥 )   2022-08-15 04:33:00
教母在多板被水桶,到處流竄洗文貼簽名檔宣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