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癌因性疲憊怎解?6方法降低能量耗損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22-08-11 01:01:14
2022-08-09 10:32:23 聯合報 / 蘇秋萍/台大醫院護理部護理師
癌症病友在經歷一段時間治療後,常會感到沒精力去做日常生活中的事,開始覺得記憶力
衰退、無法集中注意力、沒耐性、情緒浮躁,心情沮喪到憂鬱,漸漸地不在意外表,對外
面世界也失去興趣,只想睡覺,而且愈睡愈累,這種狀態稱為「癌因性疲憊」。
這是一種普遍、主觀的感受與經驗,主要因癌症或治療過程導致生理、情緒或認知感受到
疲憊或耗竭,並非疾病惡化的徵兆,而是一種慢性持續的狀態。疲憊與活動量不成比例,
即使經過休息也無法恢復,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如果病人感受到癌因性疲憊時,建議可以運用疲憊量尺與疲憊日誌,記錄每日的疲憊程度
與治療情形,並與醫護人員充分溝通討論。其次,可規畫並善用個人能量分配,以降低能
量耗損。
1.設定活動優先順序:將事情依照重要的程度排序,思考哪些事對自己最重要。
2.分配工作:將可交由其他人幫忙的事,尋求他人來完成。
3.計畫活動方式:選擇哪些事情可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或思考哪些事情是必須要做的;
可將工作分階段進行,或以能量耗損較少的方式完成。
4.善用能量最高峰的時間:檢視自己一天之中最有精力是哪一時段,利用該時段工作達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5.調整步調:調整工作、運動及休息的比例來達到生活的平衡。
6.休息:當感到疲倦時可以休息,例如坐在椅子上放鬆、做喜歡做的事,或小睡15至20分
鐘。
在治療期間與結束治療後,維持規律運動,有助於改善癌因性疲憊。運動強度可由低強度
開始漸進式增強,運動前後須各做5分鐘的暖身運動與緩和運動,運動以自己的體力耐受
為主,走路、游泳、騎自行車、瑜伽等都是很好的運動。
睡眠方面,鼓勵病人每日固定時間起床,減少非睡眠時段停留於床上的時間。睡眠若中斷
,也不須特意確認時間,有睡意就繼續睡,睡不著時應起床,做些讓自己枯燥想睡的事,
待有睡意再上床睡。不要認為時間到就得躺床睡覺,反而易產生心理壓力、愈睡不著。此
外,應固定時間就寢,睡前要減少吃刺激性食物或玩電腦、手機等。
癌症病人或家人如察覺病人情緒或精神狀態有異狀時,應及早與醫護人員討論,透過醫療
團隊協助,讓病人能再充滿能量對抗病魔。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16/6522139
作者: marathons ( 豆娘 囊鼠 蜂鳥 )   2022-08-11 04:26:00
教母在多板被水桶,到處流竄洗文貼簽名檔宣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