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癌友營養補充五字訣 提早運動保肌抗病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20-03-24 12:18:55
2020-03-20 14:27 聯合報 / 記者蔡怡真/台北即時報導
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是癌友的第一選擇,最好在搭配適量的醣類及油脂,才能維持癌友在
治療期間的體重及體能。
癌友在治療期間常會因食慾不振造成體重下降,影響後續治療,因此營養補充就成了患者
最煩惱的事,實際上癌友只要詳記五字訣「E早蛋適熱」,也就是補充EPA抗發炎、營養介
入要提早、蛋白質攝取不能少、適量的醣類及脂肪、熱量足夠最重要。不過,醫師也提醒
,除了補足對的營養外,復健運動也要愈早愈好,維持肌肉量才能支撐身體的功能。
癌症營養近年觀念大躍進,癌症病人更需要均衡營養,最主要就是整體熱量要足夠,嚴重
營養不良者一天可能需要2000大卡,蛋白質一天約2公克/每公斤的補充,EPA建議每天補
充2公克,有抗發炎作用又能減少肝臟負擔,若患者有粘膜修護的需求,可額外補充麩醯
胺酸等營養素。
近年營養補充也更細緻了,在臨床上也會依病人狀況進行微調,台北榮總胸腔外科主任許
瀚水舉例說明,在加護病房裡若患者有發燒敗血症的情形,一開始反而不會給太高的熱量
,約1000大卡到1500大卡即可來避免病情惡化,建議仍以灌食由腸胃道吸收為主。
實際上,有些一般患者可能會想採取低醣飲食來餓死癌細胞,但癌細胞不止攝取葡萄糖、
乳酸、脂肪酸等,恐怕低醣飲食還沒餓到癌細胞,就會因正常細胞能量不足,造成患者體
力不佳無法繼續治療。
最新的研究也發現醣類佔總熱量40%以下的低醣飲食,及醣類佔70%以上的高醣飲食,都會
增加死亡風險,原因在於限制碳水化合物攝取,同時會減少根莖蔬果攝取量,反而蛋白質
及脂肪的攝取會增加,會刺激加速發炎路徑,適量的碳水化合物死亡風險是最低的;至於
脂肪的比例也得適量,太高的比例會有假性飽足感,反而造成癌友厭食的狀況。
而補充較高之蛋白質也是癌友需要的,但很多人會以雞精或蛋白粉等單一成份來補充,醫
師其實不太建議,因為這些產品熱量不足,臨床證據也不足無法真的幫助到癌友。
除了癌症營養在治療端的貢獻,近年醫界也發現肌肉量對於癌友們來說至關重要,肌肉量
的維持是減少變成惡性體質的關鍵;而有研究指出,每日補充魚油EPA 1克的適醣適脂濃
縮配方,相較一般濃縮營養品,癌友們的肌肉量維持的更好。而國外甚至有加護病房設置
軌道供病患復健用,在台灣復健運動愈早展開也是醫界的共識。
許瀚水說,有位換肺之患者在換肺前曾躺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超過兩年,在接受換肺手
術後,雖血氧充足,但因過去長期臥床導致肌肉萎縮,雙膝彎曲而無法伸直,於術後無法
正常下床走動復健,後來就開始在病房內幫忙按摩、復健,4周後患者終於可以活動而出
院,出院後兩周病患回診已可正常走路並且不需要氧氣補助。
這幾年醫院之加護單位除了重視營養介入的時間點外也開始提早訓練肌肉,希望不要因肌
少症產生惡性體質而影響身體功能。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430420
作者: Bigjohncc (bjc)   2020-03-26 07:57:00
很好的資訊 謝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