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該怎麼選擇大腸癌治療方式?專家用一張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19-12-23 21:20:45
該怎麼選擇大腸癌治療方式?專家用一張圖表解析
2019-12-15 12:15聯合報 記者羅真/報導
大腸癌是預後相對良好的癌症,治療效果不錯。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癌症中
心教授賴基銘表示,大腸直腸癌第二期且屬復發高風險的患者,以及第三期患者,均需使
用輔助性化學治療。
臨床上透過多種藥物組合治療,第二期與第三期患者術後,通常使用簡稱為FOLFOX的藥物
組合,包含Folinic acid、Fluorouracil與Oxaliplatin等三種成分藥物,健保給付每兩
周一次、共12次。
遠端轉移 標靶提升治療效果
第四期大腸直腸癌,癌細胞轉移至遠端器官,此時需要化療合併標靶藥物。標靶藥物讓治
療反應率從三、四成提升至五、六成。
在第四期的第一線治療中,不論KRAS基因有無突變,可用抑制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合併
FOLFIRI組合,包括Folinic acid、5-FU與IrInotecan等三種成分藥物;若KRAS基因未突
變,也可用抑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標靶藥物,合併FOLFIRI或FOLFOX組合。
第二線治療使用抑制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合併FOLFIRI組合。第三線治療中,無論KRAS
基因有無突變,可單使用多重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劑標靶藥物,或者單使用第三代5-FU口服
化療藥;若KRAS基因未突變,也可用抑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標靶藥物,合併FOLFIRI組
合。
藥物反應 與患者體能有關
部分患者一確診就是第四期、不曾化療,此時化療選用FOLFOX組合或FOLFIRI組合均可,
同樣搭配血管新生抑制劑為第一線療法,不過健保只給付FOLFIRI與血管新生抑制劑的組
合。
僅有約四成晚期患者能順利讓腫瘤縮小一半以上,目前難以預測患者化療的效果。臨床觀
察,男女的化療反應率沒有差異,但年長者、失能臥床者的化療反應率往往較差。
研究:搭配熱療 增加療效
國外研究顯示,患者同時接受化療與腫瘤熱療法(Hyperthermia),可增加化療藥物反應
率。賴基銘表示,熱療法適用腫瘤在骨盆腔或後腹腔患者,由機器從體外聚焦加熱,腫瘤
在攝氏43度以上開始死亡,溫度愈高,凋亡時間愈快。再者,腫瘤附近區域升溫能促進局
部血液循環,讓化療藥物容易被吸收,提升療效。
臨床建議,腫瘤在骨盆腔與下腹腔的患者,可考慮自費在化療前後兩小時、甚至化療時使
用熱療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加藥物穿透性,提升療效。
至於治療後復發,又可分為局部復發與遠端轉移。賴基銘表示,理論上,局部復發患者可
能需要先切除轉移腫瘤,再進行局部放療;遠端轉移患者則需要進行化療。
但醫界普遍認為,即使乍看無遠端轉移,很可能是尚未觀察到,仍建議化療。若先前未作
過化療,FOLFOX或FOLFIRI均可選擇,若用過其中一種,應嘗試另種組合。
接受免疫療法 去年僅兩位
另外,對於近年倍受矚目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賴基銘表示,對大腸直腸癌患者來說,需
帶有基因型「MSI-H(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才有治療效果,反應率約一成
五,由於患者人數少,約占所有療法都失敗的5%至10%,臨床應用也少,根據去年度衛福
部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全台僅兩名女性接受免疫治療。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0/4227136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