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竇邁合併薑黃素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作者: hchang23 (the one)   2016-05-15 15:17:28
請參考以下網址
http://www.99yoo.com/2014/0518/8829.html
這篇論文發表於2013年 至今已過去兩三年 原來的研究人員似乎沒有新的研究成果
這種療法的需製成新的化合物 ,化合物怎麼製作只有他們知道,
就算 療效不錯 也要經過 FDA 重重把關審核 要正式上市也不知何年何月
而且如果製造成本過低 售價也不會太高 未來可能重傷現有標靶藥物的利潤,
會不會 被阻擋做進一步的研發很難說.
作者: blence ( )   2016-05-15 15:24:00
看不出有什麼新製成化合物,也沒什麼療效祕方純粹是你分不清什麼是怎樣是有臨床意義,什麼是為發表而做細胞或動物實驗有結果很多,但到臨床就很少
作者: hchang23 (the one)   2016-05-15 15:59:00
看得懂英文的自己參考一下吧 文字太多了懶得翻譯.http://www.oncologynurseadvisor.com/web-exclusives/turmeric-spice-may-have-role-in-multiple-myeloma-therapy/article/312455/http://www.myelomabeacon.com/news/2010/02/17/curcumin-and-multiple-myeloma-preclinical-and-early-clinical-studies-are-promising-still-awaiting-more-clinical-evidence/http://www.myelomacrowd.org/turmeric-delicious-spice-powerful-anti-cancer-benefits/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758121/原則上我都會去搜尋nih的論文 至少比較詳細而且可信度也較高 只是貼在這裡的話看得懂的人 不會太多
作者: lily520 ((~寂寞的季節~))   2016-05-15 16:39:00
製造成本過低云云...後面這段話,是你自己猜測?還是有所本而說的?不要說一些模擬兩可的話......
作者: psion (psion)   2016-05-15 20:54:00
薑黃素極易代謝 作為治療用藥蠻不切實際
作者: hchang23 (the one)   2016-05-16 00:47:00
薑黃素服用後在血中的濃度 請參考下列論文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535097/成人最高可以用到8公克 每天, 血中濃度在一兩個小時內會到達高峰12個小時之內漸減退,因為東方人體重比較輕 也許可以成比例的減少用量, 至於他的成效 在相關的段落裡面有一些人體實驗的結果顯示用薑黃素 對腫瘤的效應. 因為文章比較長請你搜尋serum concentration. 就可以找到.有一些特殊被包裹處理的薑黃素, 例如meriva 可以讓吸收率比平常的薑黃素增加29倍. 這種薑黃素在美國網站很容易就可以買到.至於沙利竇邁的成本 我找到8年前的一些網路文章 他曾經從一顆70塊錢漲到500塊錢就因為他被發現可以治療癌症 50年前的老藥專利期也應該過了吧原先的製造成本應該每顆小於70元吧 但是可以長得那麼高 並不是成本增高而是 藥廠想要賺那麼多.後來這個問題好像在美國變成政治問題 被美國政府要求降價.而且沙利竇邁在中國大陸的專利期也快到了 並且有其他的藥廠找到迴避他專利的合成方法. 相信他在中國會踢到鐵板的.老實說沙利竇邁重大傷病家屬有健保給付根本不需要關心是如果太便宜將會影響這個藥品合併薑黃素化合物的前景變得很糟糕, 因為會擋人財路.
作者: evevev04 (非生物)   2016-05-16 22:20:00
噓你在其他文的推文 不用看西醫那也不用吃這個了阿
作者: hchang23 (the one)   2016-05-16 22:52:00
我的高中同學是西醫, 正統醫學院畢業的, 目前在中部開診所, 他有胃腸疾病卻去看中醫.不要以為西醫都是和你同一國的. 我以前遇過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中心的 家醫科西醫也是對中醫非常推崇, 中西醫各有專長, 可以互補, 只有學藝不精半調子的西醫才會有這些偏見.
作者: evevev04 (非生物)   2016-05-17 09:22:00
我沒說中醫不好 是你在說西醫不好 是誰偏頗?
http://i.imgur.com/kSYDPU8.jpg等你的薑黃素被列進這張表格再來說也不遲我不曉得你看的論文是什麼?原則上cell model 或是animal model 就不必拿出來說了,要能拿上檯面討論的只有至少 phase2 以上RCT trial,更進一步至少要求你要刊在Lancet NEJM ,Blood, JCO, TRANSPLANT等IF 值高的期刊,不然一點臨床討論的價值都沒有如果要分享有用資訊非常歡迎,不過若是來妖言惑眾誤導病人及家屬,真的不打你臉對不起自己良心
作者: lily520 ((~寂寞的季節~))   2016-05-18 17:30:00
感謝v大補充專業說明,原po已經被水桶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