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18 536會計師 三年考上(代po)

作者: conk (conk)   2018-11-04 10:22:03
在會計版上潛水許久,在準備考試的時候也在板上得到許多資訊,因此想要在考取會計師
的時候,向大家分享準備的過程。
在大學的時候就有計畫要讀研究所,所以當時選擇高點補習,補的課程是研究所加會計師
,也就是大三升大四暑假上完中成審之後,大四到碩一那年上剩下 的科目,所以也決定
至少要在第一年的時候通過中成審,畢竟打鐵要趁熱XDD
以下附上成績單
https://i.imgur.com/4SGY4NH.jpg
第一年的時候順利通過中成審和國文,第二年預計要考完剩下的三科,但是研究所的課業
有點多,所以7月才比較有時間開始複習,那時候一直聽到公司法要修法的風聲,決定主
要讀法科,高會也到第三年才通過。考三年的感想是時間拖越長,心態上會越疲憊,所以
即使可以分科考四年,還是建議大家如果能及早準備完科目越好。
另外我自己是覺得補習的好處是不用再多花時間去整理重點,也能隨時更新公報、修法內
容等,因此蠻感謝高點的老師們提供的幫助,以下將準備方法以及師資推薦分成會科與法
科的分享。
會科:中會 60 / 成管會 68 / 高會76 / 審計75.6
我覺得會科最重要的就是要實際算題目,因為用看的可能可以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但實
際作答時會出現好像是這樣,又不確定,這種似曾相似的感覺,而且實際算過才會知道自
己寫題目的時候哪裡會卡住或漏掉哪些題目的細節,考試時要特別注意這些地方。在練習
題目方面,我會先從選擇題開始練習,遇到不會的或不確定的,馬上回去看內容,先熟記
正確的觀念,再練習計算題。
中會推薦鄭泓老師,在考研究所的時候上的課,老師把會計的觀念講得淺顯易懂,讓我們
明白為何會計處理是這樣,另外也會整理版本差異,加上講義有大量的習題可以練習,不
僅讓我們熟悉常見的題型,遇到沒看過的題目,也能舉一反三。
成管會我上過徐樂老師的正課和徐錦華老師的題庫班,兩位老師的風格不太一樣 ,可以
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另外高會也是上徐錦華老師的。徐樂老師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上分
步成本制的時候,用T字帳就可以算出答案,節省不少計算時間 。徐錦華老師上課的邏輯
很清楚,會告訴我們每章的重點還有常考題型,也會從很多經典的題目裡,幫我們複習觀
念還有沒注意到的陷阱。
審計我也是在考研究所的時候上郭軍老師的正課,老師讓審計變得很有趣,他講解審計的
時候會建立一套架構,讓我們可以由一個觀念,向外擴展,有融會貫通的感覺,此外他也
會舉實務上的例子,讓我們更容易理解。
法科:稅法60 / 商法78
法科的條文很多,但我覺得理解比一字不漏的背出第幾條的內容是什麼還要重要,而且其
實讀很多遍之後,重要的、常出現的條文自然而然就會背起來了。 除了上課時看條文,
我也會在複習每個主題的時候,自己想一次有關的條文內容,例如上完一個稅目的稅法時
,從租稅主體到重要罰則回想一遍上證交法的時候一起複習公司法類似的規定等,並且根
據老師講解的申論題架構練習寫題目,再比較擬答跟自己寫的差異,修正自己不足的地方

稅法及商會法我都是上施敏老師的,施敏老師將法條內容有系統的整理在一本課本中,因
此可以隨時翻閱比較相關的內容,上課時也會用表格和筆記整理重點,讓我在複習時事半
功倍,另外老師在總複習的時候,也會補充最新的修法內容。
公司法及證交法推薦程律,老師除了講解條文內容,也會說明條文的立法意旨、立法評析
,讓我對法條更有記憶點,考試時即使無法完整背出法條,也能依照老師上課的邏輯作答
申論題。
課前預習是一件比較難做到的事,但我覺得至少下課後一定要複習,才能加深自己的印象
,我自己也會盡量在下課之後的兩天內複習完上課的內容,然後將有關的習題寫完,有問
題下一次上課就可以問老師。另外在選擇題與申論題各 50分的配分下,選擇題是比較好
控制的題型,因此把握選擇題非常重要,大觀念、重要的規定要熟記。
最後想要鼓勵明年或是往後要考試的版友們,既然都投入時間了,那就全力以赴的準備吧
,不要讓自己後悔,相信大家都能順利的考取會計師!
作者: mollymomo (阿明)   2018-11-04 14:24:00
推認真厲害的同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