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省錢也可以考上會計師

作者: ysypflkc (ysypflkc)   2014-10-29 17:09:34
歷年來在這個版上受惠良多,今年幸運考上了,
因為要轉換人生跑道離開會計領域,所以沒考上真的會有點困擾XD
相信大家在其他心得文也常看到,蠻多數人準備考試是跟著補習班的教材和課程在走,
但會計師考科那麼多,補習下來花費也是頗可觀的,我因為沒有把會計師當成終生職志,
所以實在不想花大錢,讀會計的大家也知道成本效益原則的重要嘛
所以我的準備原則就是:花越少錢能考上最好XD
準備會計師+考三年的成本大約新台幣兩萬元,但前提是我大學時候底子還不錯喔,
背景部分再說明,所以可能不是人人適用。
總之,希望多少有幫到其他考生喔!
然後也提醒大家,考試不是人生的全部,別因為考試而忽略身邊的人唷
*成績:
   101年 102年 103年
國文 合:66
申:34
測:32
審計 合:87
申:41
測:46
高會 合:35 合:63 101年完全沒準備,考考看而已
申:13 申:27
測:22 測:36
稅法 合:72
申:38
測:34
商法 合:46 合:76 102年完全沒準備,考考看而已
申:16 申:34
測:30 測:42
成會 合:73
申:27
測:46
中會 合:53 合:55 合:62 準備101和103年,102年沒準備
申:21 申:23 申:20
測:32 測:32 測:42
大家可以看到中會跟高會都是非常之低空,我對會計真的是... 轉行是對的
*背景:
國立大學會計系畢,畢業後進四大兩年,今年九月離職,所以102跟103年都是在職準備
我從小就算是蠻會考試唸書的學生,對自己也有一定要求,所以主科成績都有80up
以下看到準備各科的方法,可能看起來有點混,但也是因為本身底子有一定基礎
國文的話國高中底子也不錯,平常也有在閱讀,所以完全沒準備
大學時間還有在唸英文日文的,所以畢業那年5月底考TOEIC,7月初考日檢,
導致會計師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啦...
因為沒有準備研究所跟高普考,所以大概大四的寒假開始準備
事務所的在職人生就比較坎坷了,第一年剛好遇到IFRS轉換,第一季跟稅報夾擊,
那時候天天加班也幾乎沒有假日,更別說唸書了
一開始就訂好目標,一年準備兩科就好,避免貪多嚼不爛,結果遇到中會簡單年,
沒唸還考55,有種好可惜之感啊,但還好準備的有過也就算了(好容易打發)
事務所的好處是有免費衝刺班可上,沒準備的也去聽聽看拿講義,培養一點點感覺也好
衝刺班對於我這省錢人真的是很實用耶,送的模擬考我也都有乖乖去考
溫書假要看各組情況,我們組只有我一個人準備會計師,所以沒什麼風氣,
要靠跟大學同學互相鼓勵,不然真的很容易怠惰
我第一年從8/15開始請到8/23(出完Q2隔天^^"),第二年凹了6月底一個禮拜和8/18-22
(為什麼不也從8/15開始請呢?因為溫書假起訖要包含假日,8/15那天星期五,
多請一天假要扣三天錢,這種事我才不幹XD)
所以請假時間是很少的,重點是平常假日就要自己乖乖唸書,請假時要更專心
*花費:
本篇重點(咦)
101年: 國文: 0
審計:二手的99年金永勝審計學 (各個單元整理 不是題庫 書名忘了) 300
印考古題 47-52號公報 (以前上課印的其他某些號不算) 應該200-300吧
成會:印考古題*五年 應該50以內
中會:印當年高普考考古題 10以內
102年: 高會:名師補習班 巫毓琪 面授班 (實際參加面授大概5堂)
所以還要加上補課每次20元*至少10次吧 共10,500+200左右
稅法:楊葉承 宋秀玲的 稅務法規 理論與應用 第四版 500左右
103年: 商法:高點程律師的商法選擇題實戰解析 500左右
高點會計師小法典 350左右
中會:鄭丁旺中會第十一版 1,100
+) 三年會計師考試費用 1,100*2+1,800 4,000
 ̄ ̄ ̄ ̄ ̄
                                    17,310
再加上其他補習交通費,文昌廟拜拜香油錢,文具費用等等,還是少於兩萬元
不要問我為什麼後來都沒算印考古題跟考猜的費用,我不會說的(噓)
*讀書計畫
準備科目 準備時間 及格與否
101年 成會 2月~8月 及格
大四下 中會    4月~8月 不及格
審計 7月~8月 及格
102年 高會 9月~8月 及格
事務所第一年 稅法 4月~8月 及格
103年 中會 12月~8月 及格
事務所第二年 商法 4月~8月 及格
*讀書方法
101年:
成會: 上課時上的是Horngren,且老師的講義也把重點整理好了
   因此我準備成會就是一天唸一章邊看課文邊看講義,然後自己用活頁紙整理筆記,
   一章的重點不會太多,大概4~6頁就很多了,唸完後練習課本後的習題一題
   大四課蠻少的,就算有偷懶或是準備上課的東西,也大概一個多月就複習完
   然後到8月的時候每天上圖書館,再複習一兩次,考前一個禮拜寫完前五年考古題
   寫錯的題目一定要確實檢討,常考的題型就是那幾種,觀念一定要搞懂
   有同學拿補習班的問題來跟我討論,有的我看都沒看過,因為補習班會什麼都教,
   避免到時題目出來沒教過就糗了,但比較偏的那種題考試要出其實也沒幾題
   會計師考試是及格制,只要掌握大部分的題型就好,多的時間準備別科還比較實際
審計: 審計就是照金老師那本重點整理唸,因為表格跟比較圖都有,不用另外整理筆記
   重要的常考的觀念一定要背,尤其是查核報告,當年一題20分輕鬆入手
一兩年內更新的公報也是必看,邊讀邊畫記邊覆誦增加記憶,
   考前兩個禮拜也是寫考古題,然後背公報的重點,考前每天都要碰,
   因為背科這種短期記憶的東西,臨時抱佛腳是絕對有幫助的
國文: 呃,沒唸。選擇題真的要靠長期以來的累積,準備方法可能要參考其他前輩的了
   作文的話,不要急著下筆,先抄好題目,然後想好文章要達成什麼結論,
   通常可以從題幹去聯想。當年題目是「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說真的我看到的當下馬上傻眼,聽都沒聽過也不知道是啥,
   從題幹中才了解跟職業道德之類的有關係,因此結論就要下會計師應有職業道德
   確定結論後再來架構文章脈絡,「起承轉合」要一直放在心裡就是了
   以這題為例,因為題目有兩個應該與兩個不應該,所以我的「承轉」就分成兩段
   一:會計師職業道德重要性;二:應該要和,不應該流
   三:應該要中立,不應該倚;四:因為會計師責任重大,應有職業道德
   架構架好之後,各段再舉些名言佳句或是自己想例子來闡述,應該就蠻完整了
   國文我選擇題寫十分鐘左右,剩下時間都在寫作文,幾乎快寫到時間到
   拿到考卷第一步先看作文題目,大概想好架構先記下來,想到的佳句跟例子也先記
   然後迅速衝衝衝選擇題,再來好好準備作文。文章一定要寫完整,切勿虎頭蛇尾。
中會: 拿大二的課本來唸,是鄭丁旺第十版,因為習題有很多問題,所以乾脆不寫
(沒過)成會唸完就接著準備中會,因此也是邊讀課本邊抄筆記,因為很多觀念的東西,
   後來變的有點在抄課文XD 中會的東西太多,我也不太知道筆記應該怎麼整理才好
   唸完一次時都已經7月了,因為有機會參加到事務所衝刺班,所以複習一次後
   就把衝刺班講義照順序全部寫過一次,因為是精簡版,不夠熟的部分就跟同學借
   他們補習班的題目來練習哈哈。因為是第一年考IFRS,所以沒寫考古題
   只練習當年高考會計跟財稅行政的題目。剛好考了我最不熟的EPS跟退休金縮減
所以就沒過了...因為心情不好加上最討厭,隔年索性不準備~
102年:
高會: 因為底子不太紮實(大學都在合作學習,簡稱自修,所以觀念不好,分錄硬記)
所以開始上班後,跟風拿著名片就去名師補習班報名了,選名師是因為
   事務所衝刺班是找他們,而且聽說巫老師高會教很好,就乖乖繳錢了
   巫老師上課很重觀念,會一個一個慢慢帶,我不會抄全部的筆記,觀念聽懂後
   老師在帶題目時想好邏輯及畫題目重點,看題目時直接做小計算,
   例如移轉金額跟非控制權益數字出來後,馬上旁邊算出商譽,就算題目沒問
   或是公允價值跟帳面金額有差異,馬上算出每年應攤銷的金額
   訓練自己看到題目的反應速度,也方便接下來的計算,這小技巧我覺得蠻有用的
   還有xx公司跟yy公司,直接在旁邊寫上母/子,才不會待會眼花算錯邊
   邏輯通了之後,在老師講之前先自己快速練習例題,老師講到時再驗證自己想法
   不要只是老師說什麼聽什麼,而完全跟著老師,這樣反應太慢而且回去還要練習
   老師其實每個觀念講的例子都蠻多的,所以要趁機練速度,回去其實沒時間複習
   瘋狂的五月過完以後,我六月底才把所有課程聽完,七八月就要陸續複習每一回
   每個例題都寫,熟悉不同題型。每一回都複習過後就考試了......
   高會東西比中會少很多,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題目的熟悉度,特別的東西還是要準備
   去年就是因為有補習才會寫反向收購那題啊~雖然EPS依然0分,還好順利低空飛過
稅法: 聽說楊老師的書很好用,而且大家都買那本就跟風也買了,因為稅法沒有強調法條
   所以就沒另外買法典來背。稅法的唸書方式就是照著課本唸、畫重點、背數字
   容易搞混的地方畫成比較表來唸,免稅額什麼的也要好好記,當年的跟隔年的
   出完稅報才唸到兩稅合一,才終於知道自己稅報時到底在幹嘛XD
到了七月底前唸完第一次,八月跟高會一起複習第二次,然後就照衝刺班的重點唸
   因為自己沒整理重點,完全依賴衝刺班,然後印稅捐稽徵法出來背,必考
   平常跟同學吃飯時就可以聊哪種稅的免稅額及稅率,以及優惠稅率的條件之類
   或者是核課期間幾年啊,哪些是零稅率哪些是免稅,然後就會吃不太下...
嗯,通勤的時候睡覺前後,自己想到一些重點來記,想不起來要馬上查
   多看多記了就會印象深刻了,跟審計一樣臨時抱佛腳,所以才準備一科會一科法
103年:
中會: 有考慮過林蕙真老師的課本,但因為完全沒看過,也習慣丁旺的寫法,
   所以還是買了第十一版(這版錯誤少很多了),大概從十二月還閒的時候開始看,
   但因為我還是不相信習題,所以只把觀念唸過,加強印象,畢竟每年都考每天接觸
   所以唸的時候是強調新的觀念跟新的做法,跟以前學的不一樣的部分,
   不然底子應該都是一直有保持50分左右的狀態,多把握一些題目就可以
   看完課文一次後大概已經六月底了。接下來又是拿出衝刺班講義一題一題練習
   全部寫完之後,遇到疑問的也是要馬上找答案,不要不會的一直累積
   到考前就下載補習班的考猜,全部寫過一遍,因為考猜很精簡,
   寫的時候要想像這個主題還有什麼題型、要怎麼解,用腦袋一起複習
   
商法: 聽說只要唸完商法選擇題就可以過了...所以我也只買這本跟小法典
唸的方法就是遮答案自己想,通常選項都會是各個法條不管答對答錯都要詳看解析
   對照到法條原文,做重點,做錯的題目做記號表示直覺會錯,需要多複習
   全部寫完一次後,第二次只挑錯過的題目複習,畢竟時間有限
   而且這個時候法典應該已經滿滿的都是畫記了,常考的常錯的也知道了
   接下來也是拿出衝刺班講義來練習並驗證自己的觀念
   選擇題把握住之後,申論題的寫法很重要。
   柯憲榮老師的重點:1.每題至少十行以上2.不得省略3.不得以符號代替
4.不得混淆-每小題寫清楚5.不要潦草6.一分都要!不要放棄!
第一段破題,題目問什麼,答案是什麼。第二段說明法條內容及題目內容的解釋
   第三段結論,重複答案。
   考前最後階段就是詳讀衝刺班講義和考猜的申論題,複習常考的重點是什麼及寫法
*綜合心得
考會計師最重要的是心態,即使你總是懶惰,也是要時時提醒自己,
這麼痛苦的事經歷一次就夠了,時時都要有該唸書了的心情,然後適時調整進度
就算再忙七月底也應該至少看過一次了,八月就是要瘋狂複習了
考試之前做好能做的準備,考前一天早點睡,當天準時起床,不慌不忙,
大概翻一下筆記就好,不要很慌張的說要看多少多少,這個時候是你的就是你的了
打鐘後發考卷前,深呼吸,保持心情平靜,告訴自己我一定可以,拜託我誰啊之類
考卷發下來後先看申論,大概寫一下想法再開始選擇題,卡住先跳過,寫完申論再回來
考完後不要討論,保持心情平靜,準備下一科,全部考完後就狂歡去吧~
除了自己的準備以外,考運真的很重要,我有通過的科目都是剛好出到我會寫的
像第一年中會就是出到我不會寫的所以只好掰掰,今年也是因為前兩題才過,後兩題0分
所以平日真的要多做好事,考前拜拜要虔誠XD
很開心今年順利通過,還沒通過的朋友也別氣餒,是你的就是你的,只要有心就辦得到!
作者: DrZoung (放開那隻小熊!!)   2014-10-29 18:24:00
推文章長度
作者: op940001 (沐絜)   2014-10-29 21:20:00
推~~~
作者: mypineapple (土鳳梨)   2014-10-29 21:27:00
推~ 很有內容!
作者: runa (嚕哪)   2014-10-29 22:35:00
push!
作者: SophiaHsu (Sophia)   2014-10-29 22:51:00
推119
作者: CleverKY (..)   2014-10-30 17:45:00
非常詳盡的心得 很有幫助 大推!
作者: friendegg (☆橘☆)   2014-10-31 11:12:00
推~~~~
作者: loxa5689 (喵)   2014-10-31 22:56:00
推~~謝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