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玻璃屋 The Glass Room (2019 捷克片)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20-01-07 06:26:09
老媽玩捷克回來的伴手禮,竟是部最新捷克電影 DVD!這是部取景捷克古城大宅的捷克片、更有捷克世界文化遺產為主題。此片捷克文片名 Skleněny pokoj、英文片名 The Glass Room ,原著小說有大陸譯名叫《玻璃屋》,名副其實是以捷克的一棟現代主義玻璃盒子住宅建築為核心,談一個橫跨三十年的資產階級世家大宅門故事。本片雖徹底運用了這間住宅建築的實景,但在故事中這建築並未命名、住戶主角也從史實改了名、連史實建築大師都改成了一位虛構大師。此片要跳脫出史實傳記片、而要把這棟建築普世化來代言一個他想訴求的價值,這用意明顯。
這雖是捷克片,而且去年三月在捷克上映後評價也普普,但它一出手就是雄心壯志望向國際市場的,雖然我也不知到底會有多少國家會上 XD 它全片以英語發音演出、只是在捷克有捷克語配音,而它的幕後主創與幕前卡司既非英美也非捷克,而是嚴選近年在國際影壇展露頭角的歐洲多國影人,包括
《金牌特務》 公主 Hanna Alström (瑞典)
《權力的遊戲》 紅袍女 Carice Van Houten (荷蘭)
《抓狂美術館》 渣館長 Claes Bang (丹麥)
《夢鹿情謎》 女主角 Alexandra Borbély (斯洛伐克&匈牙利)
《拆彈少年》 士官長 Roland Møller (丹麥)
《地獄怪客》 大主教 Karel Roden (捷克)
《石牆的聲音》 編劇 Andrew Shaw (英國)
《傑出的病人》 導演 Julius Sevcik (捷克)
《羊男的迷宮》 配樂 Javier Naverrete (西班牙)
《沒有煙硝的愛情》剪輯 Jaroslaw Kaminski (波蘭)
https://image.tmdb.org/t/p/original/6zoafiLHPO5pYAKsdAc7kmZYrEr.jpg
建築經典,電影致敬
此片取材的史實建築,是世界文化遺產 Villa Tugendhat,是現代主義先驅大師之一密斯凡德羅 Mies van der Rohe的革命性住宅作品。密斯此前就已經是古典建築設計師、一戰後開始做各種前衛的現代主義實驗、1927年在斯圖加特參加「白院聚落」建築實驗後、終於有業主豪爽出資請他在 1928-1930年設計建造了 Villa Tugendhat,自此他理想中現代主義住宅那「形隨機能、少即是多、柱牆分離、自由平面、大面玻璃、流動空間、單服務核」等特色都具體呈現在此宅中,難怪在日後以其傑出普世性價值,在眾多現代主義經典建築中於 2001 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Villa Tugendhat 由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的猶太工業家 Fritz Tugendhat及其妻子 Greta委託設計,落成後他們一家也在此生活了八年,但 1938 納粹吞併捷克蘇台德地區前夕他們逃亡瑞士後,這棟住宅就落入納粹之手、戰爭時受到不少損傷、再落入捷克共產黨與蘇聯之手、在許多粗糙的整修與轉用而蒙塵後、終於 1967 年捷克文藝界有文化保存倡議,密斯凡德羅的事務所後輩建築師請了前女主人 Greta回到這裡一起爬梳建築之美。但好景不長,1968年布拉格之春後蘇聯入侵,古蹟指定與整修又延宕下來。
而本片這間虛構的The Glass Room,其命運和 Villa Tugendhat幾乎似曾相識,只是改了名字:猶太汽車鉅子 Viktor Landauer與其妻 Liesel 要蓋新居,Liesel在白院聚落建築展上看到了大建築師 Von Abt作品,帶著老公大手筆投資委託他盡情設計,還真耗費重金蓋出來給一家人住了八年。1938納粹併吞蘇台德,他們逃去瑞士,納粹接收作軍工設計部;1945蘇聯進逼納粹撤離,房子受戰火損傷;1950-60s用作捷克共黨辦公室,年久失修漸蒙塵;1967文化界保存聲浪起,Liesel在後輩建築師邀請下再次回到大宅,但一下子就待到 1968 年蘇聯入侵直昇機盤旋上空...
http://files.jana-strouhalova.webnode.cz/200000445-d0042d20a2/DSCN8669.JPG
建築美人,交相輝映
看本片與史實,好像幾乎完全相同,那幹嘛改名?也許關鍵就在本片獨門加入的感情線了:女主人主角 Liesel 身旁有一位女性閨蜜 Hana ,在她丈夫 Viktor 偷吃女僕給她重大打擊時一直站在身邊成為心靈支柱;然後 Liesel 跟著家人一起逃亡瑞士的三十年,Hana沒能逃亡而留在布爾諾度過納粹佔領與共產年代;兩人多年各自寫了好多書信,但鐵幕森嚴書信從來寄不到只能單相思;Liesel想念老家與 Hana 都靠把她倩影想像在這棟大宅裡,Hana想念 Liesel 則靠長年守候大宅宛如守候佳人... 結果原來,這部現代主義建築電影竟拍成了一部女同性戀電影!
難怪史實女主人 Greta Tugendhat的後人對此片污衊先人好生氣!但此片也只是低調推說我們把名字都改掉了 XD 但話說回來,一部建築片幹嘛吃飽沒事改成女同片?純粹為了粉色的賣點與撒花的噱頭嗎?或是純為曬 1920s-60s不同年代的時裝美女倩影嗎?乍看此片,在 1930-38那短短八年的住宅時光中,的確是一幕幕 Liesel 黃衣倩影走動大宅間陪伴家庭時時刻刻,而在 1938-67那三十年間兩地相思的主戲中,則是想像中的 Hana 紅衣倩影在客廳起居窗前廊下、以及真實 Hana 的粗衣素顏陪伴大宅起落。
更別說,斯洛伐克攝影師 Martin Strba 竟使用一般拍攝美女與美男倩影的 lingering鏡頭,把對這建築的接近路徑、穿梭經驗、觀賞眼光,都拍成了對情人的思念與悸動、甚至帶有情色遐想!每每看見兩女相隔兩地互相思念時,情不自禁把思念的手抱在身前、揉上肉體、遊走下身,然後鏡頭接到纖纖玉手憑著欄、高跟玉足上樓梯、佳人慵懶躺椅上、窗前遠眺念何方。電影沒明說但我大膽說,無法廝守的兩人都是靠這間大宅彼此性幻想、各自慰藉苦悶孤寂的沈潛人生!電影的攝影動態與配樂韻律令人每每看得臉紅心跳地、彷彿大宅是個性感的替代情人 XD
https://cdn.xsd.cz/original/e69f0a3b5a5930af91c772410ac53473.jpg
建築傳記,愛情演繹
此片有這女同戀情,有其相依相持而後兩地思念的故事,很容易令一般觀眾與影評以「女同愛情片」審視它,而覺得充滿缺點,我也能舉出的缺點就包括:(1) 歷史太長片長太短,每個年代迅速帶過,如趕火車交代不清;(2) 每個年代都有天上政權、大宅新主、新情人與新敵人,都只像拍 MV 般速速帶過,只有影像卻無內涵;(3) 兩女主角的感情基礎毫無鋪陳,一開始就讓丈夫偷吃閨蜜撫慰,太快太直;(4) 兩女主角的守候堅持太過硬要,沒有鋪陳她們各自的人生與戀情、所有路人角色自動閃邊讓她倆重聚... 等等,以愛情片刻畫角色鋪陳故事來說處處不及格。
但對我來說,它從來就不是一部女同愛情片,而仍是一部忠實的建築電影,儘管不是我們熟知的建築紀錄片,卻是一部在戲劇片領域中的建築傳記片。它的主角與其說是人,不如說是建築物本身;它的故事,與其說是幾位主角個人的故事,不如說是建築物見證的時代集體故事。就像《紅色小提琴》的主角不是任何個人、而是那支小提琴,這部《玻璃屋》的主角也不是任何個人、而是這間玻璃屋。人,會隨著時代變遷風風雨雨來了又去去了又來,物,則會被人代代相傳見證歷史,千錘百鍊存活下來成為文化遺產。
於是,雖然寫實說來建築是生活的容器、此片大宅是兩位女主戀情的載體,但若以「建築傳記片」的創作說來,此片雙女主角戀情反倒是建築價值的載體。Liesel & Hana 與其說是兩位女主角在此片談一場揮灑烈愛,還不如說是兩個小人物的戀愛與分離時時見證更印證著這棟建築物的精神。話說現代主義建築是很有理想性格的,儘管在世俗的日常生活上有許多笨拙之處,譬如平屋頂容易積水致壁癌、或是找不到地方放衣櫃被 20 世紀中美國郊區家庭主婦抱怨「我的衣服往哪擺」XD 這些本片都提及甚至建築師角色也自嘲了,但人生有更重要的事、建築也有更重要價值:
https://www.moviemania.sk/img/galeria/g/gl/glass-room-20.jpg
建築真心,玻璃透明
現代主義建築,所革新的是傳統歐洲兩千年古典傳統、一千年歌德傳統、五百年文藝復興傳統、乃至兩百五十年新古典與各種「新」傳統的復古迷戀,訴求從此棄絕一切建築傳統的裝飾元素與矯飾意圖,讓我們這個時代擺脫一切包袱枷鎖、理性清楚地重新開始向前行。因此,本片熱情委託建案的業主太太 Liesel 對住宅要求很簡單:「簡單、清楚、明亮」,一切不要耍花招,就讓生活回歸最簡單的真實之美。於是本片建築師 Von Abt也很乾脆,知道這地點的山坡特色,就在入口面做低層極簡、是謙卑企業家門面,而山坡面兩層樓與大窗子、盡賞他們鍾愛的城市與人民!
現代主義建築,不是過去歐洲美好年代與未來美式消費時代給男人炫富給女人打扮的有錢玩意兒,但它追求的簡單清楚明亮之純粹,本身竟是最砸錢 XD 一般後現代論者批判現代主義建築,總是說它玻璃盒子沒有人性也沒有個性,但其實史實 Villa Tugendhat這現代主義住宅的創新經典,其特色不只是透明無表情的玻璃盒子外表,真正貴重的倒是玻璃盒子內的建築之心,此片建築師 Von Abt就代史實密斯凡德羅親身展示了他最珍視的寶物:縞瑪瑙 Onyx 核心牆面,是這外表全透明的建築中最堅實的核心、踏實的家庭與人情生活圍繞在此、更厲害的是在夕陽下它將火紅燃燒!
建築之真,不只在玻璃盒子一目了然,更在建築之心直接火熱:那堵縞瑪瑙牆,在夕陽照射下其質地瑰麗熱情!本片八年大宅戲份中雙女主角在此度過種種虛偽生活中的交心時刻、三十年的蒙塵戲份中更讓女主之一 Hana 每有機會接近潛入都來看看這建築之心、電影最後道德終於圓滿印證之時更回想從前給了一場(應是毫無特效的)夕照火紅的建築饗宴!只是呀,現代主義建築是走在這庸碌世界前端的理想型,這庸碌世界往往走在後面跟不上(然後再來鄙棄它不符使用),正如此片建築師 Von Abt接受 Liesel 委託後仍沈重提醒「建築已能真誠透明,但家庭準備好了嗎?」
http://www.kinopribram.eu/wp-content/uploads/Sklen%C4%9Bn%C3%BD-pokoj.jpg
建築命運,靜看時代
此片劇情就圍繞在這「真誠透明」與「虛矯文飾」的新舊價值對立上,讓這棟走在時代前端的大宅建築,苦澀見證一個個時代的庸碌。它要見證戰間期的粉飾太平、見證納粹德國的口蜜腹劍、見證共產鐵幕的冠冕堂皇,那都和前現代的傳統老歐洲 ancient regime 一般繼續重複「虛矯文飾」,所有真心與誠實都被黯然壓抑、只剩身體如行屍走肉般行禮如儀,這身心與行為的異化,正如時代底下唯一真心的兩位女主被悍然分離。兩位分隔兩地的女主角 Liesel & Hana,也許一位代表人民、一位代表土地,一位代表流離、一位代表原鄉,她們的重聚就是種種異化後的圓滿歸一:
1930-1938 年,猶太工業家住宅:這戰間期理應欣欣向榮的資產階級家庭,看似美好其實充滿秘密,丈夫 Viktor 偷偷愛上女僕 Kata ,卻為了維繫完美家庭表象而瞞著妻子 Liesel 。這是虛矯文飾的開始,夫妻倆故作沒事維繫完美家庭又過三十年, Liesel 明明和好姐妹 Hana 才是真心、面對 Hana 表露情衷卻不願面對。於是,在離開捷克遠赴瑞士後, Liesel 過著努力維持表面圓滿的人妻生活,閨蜜 Hana 留在捷克布爾諾繼續守候兩人都珍愛的這大宅建築,彷彿只要能夠守候它,真理真相誠實透明等價值終有一天會回來。
1938-1945 年,納粹德軍設計部:納粹德國併吞捷克蘇台德地區,把這採光良好的大宅拿來當工程繪圖室、給軍事工程團隊設計飛機大砲等軍武。這時的納粹,號稱解放中歐各地區長年受到不公待遇的苦難德國人,滿口花言巧語卻絕口不提那「擴張生存空間」的侵略本意。此片此時進駐的德軍工程官 Stahl,於公行禮如儀聽命辦事不質疑體制、於私遺忘過去悲傷轉而施展權力以麻醉自己,結果在公領域成為了戰爭罪行的幕後推手、在私領域成為了對女主角 Hana 施展性暴力的濫權軍官,那都是他「虛矯文飾」的黑暗果實,卻遲遲不敢真誠面對己心的創傷。
1945 年 4 月,德軍撤出布爾諾:設計部被抄,工程官 Stahl為德國一路工作貢獻卻被無端逮補入獄清算。此時納粹德國兵敗如山倒,不自我檢討更不面對自己興戰之罪,卻到處找代罪羔羊安插罪名,彷彿重罰就可以為一路錯到這裡的納粹德國粉飾太平。倒是本來仗勢欺人對 Hana 施展性暴力的 Stahl,終於坦承了他走黑為惡的真相:他曾有妻子、但妻子不孕,當不了增產報國的好德國女人、妻子竟黯然自殺留下他一人,他這才封閉己心變得冷血,只知以權力粉飾傷痛求個安全感。
1945-1960s,捷克共黨辦公室:主角群這些猶太資產階級家庭,在納粹時代是被迫害屠殺的猶太人、在共黨上台後又變成了無產階級的敵人。遠在瑞士的 Liesel 被當成捲款潛逃的流亡商人、苦苦求存已一貧如洗的 Hana 則被當成國家的資產階級餘孽, Liesel 寄給她卻全被擋下的情書竟然全都成了安插罪名的口實、裡面臉紅心跳的甜言蜜語都被視為通敵竊國的疑點 XD 結果 Hana 被趕出大宅繭居小房獨力撫養兒子相依為命,訴求擁抱無產階級的共產幹部竟在這些大宅大開派對,酒色財氣比資產階級還奢華百倍!
1967年,古蹟保存倡議:史實的捷克文化界古蹟保存倡議,在此片化身為留下守候的女主角 Hana ,她從舊日資產階級被打落谷底後,多年爬格子賺錢下來慢慢成為文化記者。她為了對 Liesel 的愛多年下來頻頻找機會觀察守候這間大宅,看見多年的共產辦公室浮濫使用,已讓它年久失修甚至荒煙蔓草,乃親自探勘並為文發聲訴求古蹟保存、期能再利用為現代主義建築博物館。身在鐵幕這邊長年無法與 Liesel 通信的 Hana ,終於透過這文化倡議經由美國建築師找到了身在瑞士的 Liesel ,促成一場大宅老主人的舊地重遊,兩人相思 30 年終於見面怔怔地說不出話來!
1968年,蘇聯入侵:史實的古蹟保存倡議與女主人 Greta回歸,是在 1967 年,與翌年改寫捷克命運的「布拉格之春」運動及其後蘇聯入侵鎮壓還差了一年。但本片,很寫意地讓重逢的 Liesel & Hana終於過了千呼萬喚的一夜春宵、讓兩人的愛毫無畏懼地透過玻璃盒子裡展現後,午夜醒來玻璃盒子外面竟已是直升機與探照燈、史實的蘇聯入侵在片中一夜就到來!只是如人民與土地兩相離、亦如真心與身體兩相離已經三十年的兩位女主角,這一次選擇不計一切留下來,我身在我的宅邸我的故土才是揮別異化的圓滿歸一!而我留下妳跟不跟我?遲來三十年的大膽示愛當然要跟!
https://www.moviemania.sk/img/film/g/glass-room-x1.jpg
史實的 Villa Tugendhat,直到了共產倒台政府重整後,直到 1994 年布爾諾市政府才將它初步整修開放為建築博物館,並在 2001 年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而後在 2010-2012間再做了考究的全面整修,才恢復其原始的建築榮光(我唯一一次造訪布爾諾竟是 2010 年,剛好啥也沒看到 XD )。電影劇情收在 1968 年兩位女主角攜手留下的蘇聯統治漫漫長夜,但兩人的美好回憶收在昔日家人親友一起觀賞「縞瑪瑙」夕照火紅的建築之心。人間朝代更迭百鬼橫行,庸碌人欲總是掩蓋純真理想,但漫漫長夜終會過去,只要韜光養晦護育真心,撥雲見日的那天遲早會到來。
此片要說劇情的故事密度,其實是極高的,透過建築貫串了不同時代的黑暗建制、也綜觀了不同觀點的理念與身體掙扎。但以一部劇情片來講,它說故事的方式很像一部漫長的 MV ,總是花很多功夫在極美的攝影與配樂、帶有迷戀的眼光捕捉仕女倩影與生活風景、各種人情道德不透過嘴巴說出卻透過建築隱喻。而要說那些時代建制與人情道德,那些納粹德國與共產鐵幕的故事又有什麼新鮮嗎?其實故事都是老調重彈了,只是此片「建築看時代」與「建築說故事」的彈法在劇情片中並不常見、算有其創新,這倒也令人不用理性燒腦去分析故事、反而可以感性聽看來感受精神。
近年我看過的現代主義建築片,有加拿大片《二夜情》(2014),那現代建築故作清新實冷峻疏離;也有英國片《情,敵》(2019),那現代建築逃避過去不願回首卻斬斷歷史;也有捷克片《惡魔的情婦》(2016),那現代建築白淨蒼涼令人在壓迫世界加倍絕望... 而這部捷克新片《玻璃屋》,倒是我初次看到一片把現代建築的正面價值大方拍出了,這「建築說故事」的美感在電影欣賞中倒也是很新鮮的經驗!推薦喜歡這群歐洲卡司的、喜歡歐洲小國電影那不同於英美德法主流風情的、喜歡建築尤其是現代主義建築的、以及可以欣賞愛建築如愛情人之擬人視角的觀眾,有緣欣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FZGACaI3lM
作者: lightskyline (卡雞馬拉菇)   2020-01-07 08:3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