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為何基督教國家遠強於其他國?

作者: lbjg (~~~)   2016-09-11 11:32:07
※ 引述《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之銘言:
: : 4. 大航海時代的發生又進一步的鼓勵其他社會文化科學的發展
: → gglong: 那為何絲路貿易沒有同樣影響?中亞都是窮國 08/28 21:02
: 另外我認為大航海時代帶來的另外一個副產品是科學的發展.
: 但是我主要針對科學發展我想在下一篇文章討論.
: 我推薦大家看一本書, 講16~17世紀歐洲科學發展.
: 顯微鏡下的科學革命. 這本書的大多數概念我想下篇在講
: 只提跟大航海比較有關之處.
: 我個人認為科學發展有兩個關鍵要素在推動
: 1. 眼界
: 2. 需求
: 眼界就是能夠觀察的天地大自然萬物. 因為科學和哲學最大的不一樣在於.
: 科學是強調能夠解釋被觀察到的現象.
: 並且能夠提出可以自圓其說的理論來解釋並預測自然世界,因為可以預測所以也可以驗錯.
: 所以傳統中國有所謂的格物致知的說法. 這沒錯
: 你能觀察的越多 就越奠定能夠發展科學的基礎
: 而大航海時代, 讓歐洲人能夠看到原來歐洲以外的世界這麼寬廣
: 這麼多不能解釋之處, 然後嘗試解釋, 預測和驗錯的過程慢慢地發展出科學
: 達爾文發展出演化論, 可不是在家裡的書房用邏輯推論知識論想出來的
: 而是他跟隨英國海軍測量艦小獵犬號(米格魯號)
: 在全世界進行長達四年的測量, 天文研究, 以及博物學研究
: 讓他看到一些很特殊的自然現象, 為了解釋這些現象
: 尤其是他挖掘的化石遺跡, 加上美洲大陸,和加拉巴哥群島的生物物種分布
: 以及物種的生理結構差異
: 為了解釋這一連串的觀察和數據, 才慢慢地發展出演化論
: 所以科學最根本就是觀察, 能夠觀察的東西的多寡 根本的決定科學發展的寬度
: 關於這方便我強烈推薦大家讀達爾文寫的小獵犬號環球航行記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176070
但達爾文是早已對神造自然之說感到懷疑,而對萊爾的均變論較傾心,才去環遊世界蒐集
資料的,光觀察資料而沒有一套理論指導實不可能,觀察雖不可或缺但在科學突破上並非
最重要。克卜勒是先信仰柏拉圖的宇宙觀,才將其正多面體的理論套用在天文資料上;牛
頓是先深信自然應服從簡單,故天與地僅須適用同一的物理法則,才以直覺的幾何方法搭
配萬有引力去論證天文資料。
: 需求則是另外一個更根本的動力.
: 當代科學起源於天文物理學.
: 為何天文物理學會這麼的被重視而在16~17世紀快速發展.
: 原因就是因為航海術的需求
: 因為當時沒有GPS, 所以海上航行需要的就是測繪海圖,以及定經緯座標
: 這都需要天文曆算的幫助才能做到
: 所以對當時的各個國家或是特許公司來說
: 海事測繪以及天文物理是最重要的軍事情報和商業情報
: 關係國家和公司的生死存亡和獲利
: 這方面到今天都是如此
: 軍事情報之中,氣象情報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
: 尤其是對海軍來說, 所以國軍海軍有一個大氣海洋局
: 各國海軍也養了非常多的海洋研究船進行海洋研究 海圖測量
: 在GPS發明以前, 長程飛彈的導引還需要用天文星光導引.
: 某種程度來說大航海時代帶來的海洋航行需求
: 加上膨大的經濟和政治誘因和危機感, 是當代科學發展的動力
: 這方便我推薦大家讀顯微鏡下的科學革命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178826
大航海時代這詞主要還是電玩在用的,大部分西洋史論著仍是用地理大發現時代(age of
discovery)。地理大發現的確為西方帶來財富,但要實踐地理大發現需要有理論基礎。例
如哥倫布是以地圓說為基石而敢西行;另外要在海域上為船定位是非常困難的,葡王為此
還設立了由數學專家組成的委員會,以研究透過對太陽的觀察得出所在緯度的最佳方法。
地圓說的數學推理和緯度推算這些都牽涉到雜複的數學,但數學家並不是為了要地理大發
現而創造數學,這些數學在之前就已經被創造出來了,只是終於等到了派上用場的時刻。
數學家發展橢圓曲線並不是為了要在千年之後描述行星運動軌跡。英國數學家哈地原以為
數論完全無用而自豪,但沒想到日後數論被應用至密碼學而有大用。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科學的起源和重要發展都不是以實用為主,而是以求真窮理為本。
故說是地理大發現推動科學發展乃倒果為因,應是科學理論給予了西方人強大的信心和動
力去實踐地理大發現。
: 我想寫的是, 當代科學的起源和發生是什麼?
: 當代科學的發展模式是什麼?尤其是現代化的科學研究, 大學, 學術機構的動力來源
: 以及科學真的是一個國家富裕強盛的最根本原因嗎?
: 科學和商業經濟到底相關之處在哪裡?
另外,我是反對將知識的優劣與國之強弱視為高度相關。國之強弱主要還是看人口多寡、
團結與否以及經濟發展等等等,知識優劣僅對個人的素質和文明的未來有重大影響,至於
國家一時的強弱,誠變數太多而難以推論。
西方文明肯定有因哲學與科學的優勢而相較東方富強,但這強弱並非一時的,而是累積了
數百年才形成,中間還夾雜了其他許多變數,例如版友所講的貿易。
若說以求真窮理的態度探索知識來發展哲學(最廣義的哲學,包含科學和藝術),對於文明
的強弱有長遠的影響,我認為這句話是對的。
但對個別的國家和一時強弱與否乃低度相關。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   2016-09-11 11:59:00
但是也有非常多學門是因為實際的需求下刺激發展,例如抗瘧疾藥物的發展(可參考天才的學徒一書).以及當代疫苗的發展, 都是因為實際的需要才刺激發展不同領域和學派方法不同我的訓練是觀察優先生物領域常常是先建立一個基因缺陷老鼠後,在觀察該鼠的生病理變化,再提出理論假說.再進一步研究.
作者: lbjg (~~~)   2016-09-11 12:06:00
不否認當代較偏應用科學領域的科學,其目的當然較重實用但我講的是地理大發現(1400-1600)那時代,科學革命之初始期科學之本雖不為實用目的,但其分流當然有人可能追求實用的確,學生物學的人,如李約瑟,都較重觀察,也是培根的信徒學數學和理論物理的大抵是笛卡兒的信徒,兩派皆對科學有貢獻但在地理大發現時代,數學是造成伽俐略科學突破的鋒鏑而不是日後才大發光采的生命科學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6-09-11 12:46:00
培根建立的歸納法的一些做法至今依然被使用。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   2016-09-12 03:57:00
達爾文在出海前或多或少已經聽過當時流行的拉馬克理論沒論沒錯.但是他出海的目的至少我從他的航行記一書中,主因並不是"驗證"拉馬克. 其實驗證此一假說所需的實驗或研究也不該是環球航行.而拉馬克的理論也不能算是當代演化生物學的起點.達爾文為何被視為演化生物學的起點,是因為他的理論可以在實驗室用分子生物/微生物的方法予以驗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