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為何版上很少有人鼓吹逢低買進中國股票?

作者: MiniArse (型男)   2025-03-19 22:49:55
看到L大分享港股心得,我也來獻寶一下。
以下就分享一下持有標的、持有時間、獲利和一些心得:
1. 工商銀行 (1398.hk)
持有145000股,持有大約2~5年,2023跌到 3.x 元大約加碼了
150000股。工商銀行是大陸數一數二的銀行, 2015年曾榮登
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當初是覺得這家銀行不可能倒,跌破四元
的時候股息殖利率差不多有10趴,很甜。目前從低點漲上來大概
獲利五成,約26.x 萬HKD。這幾年個股息就略去不計了。
去年初有小賣換成NVDL。
另外我對工商銀行情有獨鍾,他的英文縮寫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ICBC) 剛好跟兆豐銀行 (原中國商業銀行,
成立於清光緒30年) 一樣,兆豐改名前也是ICBC。而兆豐是我第一間
來往的銀行。
2. 匯豐控股 (0005.hk)
持有不到1700股,這檔我第一次買進應該也是5~6年前的事,目前獲利92%
約7萬HKD,配息同樣懶得算進去了。
匯豐銀行在港股的地位應該毋需多言,看他的代碼在恆生指數排第5,
就知道 HSBC 在港人心中的地位。
2020年的時候HSBC一度跌破30元,甚至發不出股利,先前更受到2019反
送中事件的影響,股價低迷。當時就是危機入市,其實沒啥學問。
之所以抱到現在能有92%的獲利,是跌破40元的時候我大膽加碼,
還好有撐過來
3. 小米集團 (1810.hk)
抱到這檔算是信仰。小米在上市前我就很欣賞小米極佳的c/p 值和雷軍
的經營哲學 (只賺10趴的錢,把價格壓下來回饋給使用者)。所以後來一
上市我就買了。中間一度賺一倍,不過後來就GG。2022的時候超慘,跌破
10元。後來我心一橫, 1x元的時候抄底,剛好搭到這次漲三倍的長多,
帳上獲利大約 54萬HKD。
我打算小米就長抱著不賣了。我認為小米就是中國大陸的蘋果。想想正牌
蘋果做了10年的電動車最後認賠,結果雷軍兩年就把電動車做起來。
長抱小米到L大買下趙無極也許會有幾十倍的報酬(笑)。
4. 盈富基金 (2800.hk)
這檔應該可以說是港股的台灣50。也是我投資港股最久的一檔。很神奇的是
今年港股暴漲,這檔獲利也轉正了。目前獲利 20% ,約 7萬RMB。
雜談:
夯不啷噹總結一下,目前帳面上獲利大約94萬 HKD。目前打算應該都會續抱。
另外看到前陣子有人分享戰爭時的資產配置,首先我認為匯豐銀行作為香港
領頭羊的地位,確實是一家相當國際化的銀行,他的premier 帳戶在國際間
互轉也的確方便。不過我想提醒的是,HSBC(前身為1865年成立的香港上海
銀行,創辦人是沙遜&嘉道理家族)當初其實就是猶太人為了在中國進行貿易
(包括鴉片買賣)和各種商業行為而成立的,總部雖然現在設在英國倫敦,但
骨子裡你說他是香港/大中華本土銀行也不至於太離譜。匯豐銀行在亞太
(含大陸和香港)的資產大約 40%~50%,接近一半。中共建政且香港回歸後,
HSBC 在營運上有沒有受到中南海指導棋的影響,不好說。
因此若兩岸不幸開戰,我倒認為在某些情況,台灣人的資產如果被凍結,不是
太意外 ._.
所以我會更推薦有發 debit card 可以全球提領的純美系銀行。
作者: RedLover1009 (RedLover)   2025-03-20 00:59:00
談對岸股市,最有趣的就是一堆被害妄想症的病人出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