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自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wroadclub/permalink/1811741172338983/
【呼籲政府加速推動蘇花安計畫並選取安全的長隧道方案】
4/2台鐵太魯閣號發生嚴重事故,令人傷痛。在此向警消救難人員致敬,並衷心的為
死傷者祈福!
公路邦長期研究台灣公路交通議題,台灣東部交通問題也是其中一環。本次太魯閣號
重大事故,表面上是疏忽導致的工安意外,實際上從更深層面檢討,問題癥結點是花
東人對於運具「沒得選擇」! 政府花東交通政策方向必須被修正。
花東人口較少,加上蘇澳花蓮之間地形陡峭,公路修築不易,長期以來公路建設被政
府忽視,多認為鐵路運輸已足敷使用。雖然近年來公路修築技術大幅進步,長隧道等
減少環境破壞的工法相繼誕生,然而部分團體並不買單,以環境破壞為由不斷影響政
府花東交通政策,最後產生「鐵路為主、公路為輔」之錯誤政策。影響至今,蘇花高
速公路胎死腹中,取而代之的是半殘的「蘇花改」,部分路段仍然是彎繞難行的舊蘇
花公路,而號稱蘇花改二期的「蘇花安」至今還在紙上作業,導致花東民眾往來宜蘭
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幾乎沒有選擇而只能選擇鐵路。本邦在此呼籲,政府應修正「鐵
路為主、公路為輔」之政策,鐵路、公路兩者皆須提昇運輸安全與穩定性。
承襲上述論點,公路邦認為現階段應提升蘇花安全規格並選擇正確路線方案。基於長
期關注蘇花安計畫且曾於今年1月份受邀參與「蘇花安諮詢會議」,本邦認為提升蘇
花安規格至關重要,且大清水(本次事故發生點)以南路段必須選擇長隧道方案,理由
如下:
1) 以鐵路作為宜花主要運輸工具風險太高:
部分環保團體忽視台鐵運能不足,一廂情願認為鐵路可以代替公路解決花東交通問題
。結果至今花東民眾搶購火車票仍屢見不鮮,顯示交通需求仍大於供給。
2) 蘇花安可分散路廊交通中斷風險:
本次事故及侯硐崩塌事故正好證明鐵路中斷時,蘇花改能立刻且快速的協助輸運、救
災車輛可快速抵達目的地。可惜的是目前部分路段仍是彎繞單線的舊路,常常形成瓶
頸點,更顯示蘇花安動工刻不容緩
3) 蘇花安能分擔鐵路運能:
鐵路與公路應該是互補而非替代,尤其北花線客運已於去年開通,同樣是經濟環保的
運輸工具,效益很高。但限於目前瓶頸點,台北~花蓮行車時間動輒3~4小時,興建蘇
花安可再縮短時間、提升客運競爭力並增加搭乘意願。通車後北花線客運台北~花蓮
旅行時間可望縮短至3小時內,與北花自強號相比時間已相當接近
4) 大清水~崇德採長隧道方案可減少天災風險:
目前蘇花安短隧道方案(局部改善)在大清水~崇德之間仍打算沿用舊線,緊鄰清水斷崖
、空間有限,邊坡崩塌落石風險高。採用歐洲普遍運用的長隧道方案,可直接避開高
風險區域,一勞永逸。例如本次事故地點就是正進行邊坡防護工程以避開落石,可見
當地風險之高。
5) 大清水~崇德採長隧道方案可提升公路安全性:
依目前規劃,長隧道方案為雙孔單向(南北各挖一隧道+單向道)、短隧道方案則為單孔
雙向(南北共用一個隧道+雙向通行)。隧道內發生火災往往造成重大死傷! 鑒於瑞士聖
哥達隧道貨車對撞導致火災造成12人的死亡事故,車流方向簡單的雙孔單向隧道已成
為世界潮流,公路總局應跳脫成本考量的思考模式,選擇長隧道方案一勞永逸。
6) 大清水~崇德採長隧道方案可提升旅行速率:
方便快速到達目的可縮短救災時間。依目前規劃,長隧道方案速率可維持70km/hr、短
隧道方案限於消防通風法規只能50km/hr。本次事故可以發現,事故地點至花蓮各大醫
院約30公里,目前需耗費至少30分鐘,長隧道方案預期可以節省至少10分鐘。
結論:
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蘇花路廊無論鐵路、公路皆必須提昇運輸安全與穩定性。公路
邦呼籲政府短中期先加速推動蘇花安計畫並儘速選取安全的長隧道方案,更長遠的目
標則是建構環島高快速公路網
環團:火車出事故必然令人痛心 但少拿來借題發揮!(誤
作者: geesegeese (毆) 2021-04-04 21:28:00
一個一個來,花錢的事別擔心一定會花的最少359億改成長隧道還可以加個110億最好是兩個短隧道先100再加長隧道211
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從當年的蘇花高到蘇花改到蘇花安
作者:
pointa (偌痕~*)
2021-04-04 22:39:00國6先延伸花蓮啦
公路幫少拿這件事吃鐵路豆腐說穿了就是公路道安觀念不足造成意外不去落實停車宣導加強公安別亂發駕照 在這邊扯運量假日花東爆滿 是大學生或台北捷運通勤無車族或老人太多增加公路 是能增加什麼運量和安全增加公路的運量還會造成雪隧負擔啦 降低私人運具 並減少私人運具失誤可能 比你蓋什麼蘇花安 更安全啦說花蓮人對運具沒得選擇 但整篇都沒在說如何提高鐵道運量 就沒得選擇了 提高公路要幹嘛 邏輯打結?提高公路安全和運量 大學生和台北人就改開車了?
去過幾百次了 火車 北迴南迴中橫都去過 你怎麼會認為有人沒去過的想法
作者: e369585 2021-04-04 23:24:00
為什麼公路邦非得要提到提升鐵路運量才能講公路的事情,兩種東西本來就是相輔相成,一個有問題另一個能馬上支援不是很好嗎,礙於版規就不多說了。
1.公路先管好安全觀念吧 不然蓋的再直國道還是死一堆人2.鐵道 的大眾運輸特性是公路無法彌補的
可是那斜坡是為了蓋台鐵明隧道才出現的然後就是因為無法替代其特性才需要分流吧
作者: geesegeese (毆) 2021-04-05 00:26:00
因為不會抓啊,反正公共工程是政府在付錢
作者:
e80276 (走在冰上的男孩)
2021-04-05 00:48:00不管怎樣快點蓋 現在的蘇花改有夠瞎 根本是半套尤其是東澳到南澳...當初沒做真的是不知道在想啥
問題台鐵自己問題擺爛那麼多年 嘴巴上說要別人討論提高鐵道運量卻忽略現實狀況 說難聽一點也只是嘴砲罷了且指責人家邏輯打結之前 沒看清楚內容就只會扯安全性就代表根本沒看清楚內文重點 你連鐵道問題也沒提出實質解決方案講白一點也只是來刷存在感
作者:
fonut (fonut)
2021-04-05 02:25:00當年反蘇花高也說增加鐵路運量 結果幹話講那麼多年台鐵還是那個尿性 何況這篇是講選擇性問題而不是討論鐵道安全或是哪個比較安全 會這樣講代表根本沒看清楚內容 嘴別人吃豆腐前要不要腦袋想清楚狀況先?呵呵何況要扯道安觀念前 台鐵的監督問題不敢扯一下?
作者: e369585 2021-04-05 03:27:00
你鐵路能24小時營運再來嘴公路無法彌補鐵路。
作者:
iceonly (只有冰)
2021-04-05 11:01:00只要台鐵沒消失,就算蘇花高和國6通花蓮都蓋好還是會發生這個事件。蓋好之後這次過世的人或許會改搭客運逃過死亡,但也只是換另一批人坐台鐵然後撞卡車
作者:
JosephC (重回學生時代)
2021-04-05 11:21:00東部有蓋一堆國道嗎?只是卑微的需要一條
總歸來說就是希望鐵公路有替補性,並沒有偏廢哪一項,而是鐵公路都要有,且要夠安全,這是國人的期待,但是卻被部分環團或激進人士抹黑,事實上目前就是鐵路無法滿足全部人需求
每次看到公路戰鐵路、鐵路戰捷運、捷運戰公路等等都很令人痛心
作者:
fonut (fonut)
2021-04-05 17:00:00某些人只會表面的看工安還有台鐵問題 然後一直跳針無視另外的「選擇性」問題 果然是搞不清楚這篇要討論的重點是什麼而在那邊幹話一堆 這篇主軸就沒有要跟你只討論鐵道安全是在扯什麼?同樣的今天換成公路出事也一樣
作者: Elsa13 (愛爾莎依珊) 2021-04-05 18:48:00
別呼籲政府 呼籲環團啦 拉基團體
作者: geesegeese (毆) 2021-04-06 06:11:00
不行,但舊路就會少了汽車,安全多了
作者:
iceonly (只有冰)
2021-04-06 07:59:00自己提到脫軌事件,然後說文章內容跟鐵路安全沒關係我也是不懂啦。蘇花高跟國6都蓋好了,選擇性多了,then?「這樣我就不用搶火車,可以搭客運了!」然後就沒人選擇火車沒人掛了嗎?「這樣才不會鐵路出問題就回不去花蓮!」這次台鐵中斷,客運有因此停擺嗎?「鐵公路都要注重!」我認同這句,但是跟「問題癥結點是花東人對於運具沒得選擇」這句話有啥關係?
作者:
weyward (chuo ward)
2021-04-06 12:00:00只有白痴才做選擇 兩個都要就好
作者:
anddy (滾阿滾的貢丸人)
2021-04-07 10:08:00iceonly,如果沒有蘇花改,你有北花客運可以搭嗎?
作者:
iceonly (只有冰)
2021-04-07 11:06:00你問原po啊?我是希望蘇花高/台62延伸宜蘭/屏南快都蓋好的人,但是這跟脫軌事件一點關係都沒有;講白點西部有卡車在鐵軌上讓自強號撞也會有同樣的死傷,然後這篇文章就像在講「因為西部有卡車進鐵軌,所以我們要建第三條高速公路」一樣建第三條高速公路我也贊成,台19高架/中央高之類的;但是這跟卡車進鐵軌有啥關係?
作者:
xyxx (蕃薯)
2021-04-07 12:25:00台鐵事故主因是台灣工程營造商工安意識很低,發包的台鐵/交通部有責任,但是媒體都忽略主管職安的勞動部當初制定的職安法規有無漏洞,有沒有確實執行,還是只是應付稽查?
作者:
roc074 (安安)
2021-04-07 13:19:00一直以來台灣都是規範是一回事,執行另一回事,這從工安、交通,各行各業都是這樣啊。
幹不是很愛檢討站票,就是因為運能不足我們他媽只能買站票,能坐誰想要站?
作者:
iceonly (只有冰)
2021-04-07 17:10:00不用把你的推文截成圖片,會秀圖的都用手機app,而用手機app的沒有推文雜亂的問題,這版也沒那麼多人站票是個問題,但是就算交通方便的西部台鐵也是照賣站票,所以無關有種深度是你覺得很深,救災方便性都是在討論事後了,你拿之前八仙事件還比較有說服力;不想推重複的東西就推最後一次,反正看起來也沒啥反對說法:這篇看起來大綱就是「東部公路不方便,大家只能火車,所以卡車才會掉到鐵軌上」。講的像是搭火車會讓卡車掉到鐵軌,或是西部火車撞卡車死傷不會這麼慘重一樣。之前八仙有討論到救護車進出不便;如果這篇重點要是講的是救護車卡在國5/蘇花改需要拓寬加快救災那也合理,但講「因為交通不便所以讓火車撞卡車」只會想讓人吐槽
作者:
anddy (滾阿滾的貢丸人)
2021-04-07 17:54:00從頭到尾就你在腦補"因為交通不便所以讓火車撞卡車"
人家根本沒有說「因為交通不便所以讓卡車撞火車」之內容 請不要跳針腦補他人的內容 且連板規都沒看就違規我是不知這樣是哪來有資格指責他人用推文縮成圖片?
作者:
grinsssss (grinsssss)
2021-04-08 01:30:00笑死 果然是看不懂別人內容就腦補沒說過別人的東西 而且連板規推文規定都搞不清楚就扯我推文截成圖片 新來的昏叫嗎?
太魯閣事故期間,台9丁尾端必須得封閉優先給救災車輛進入,因此影響到花蓮北上的車流,由此可知若有一條道路可以讓車流完全避開封閉路段,那是完全沒問題的另外就算有蘇花改,也不保證蘇花路廊能全天候通行如果一條新路能完全避免落石中斷,你還會反對嗎?
作者:
azcooper (cooper)
2021-04-10 02:59:00蓋蘇花高即使鐵路出事也能最快速度抵達上次遊覽車出事就是未改線段
作者:
yevvi (yevvi)
2021-04-14 01:21:00就東澳和南澳間阿,我開過,果然是大客車的噩夢路段